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意民专利>正文

一种人工土壤复合生态水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9322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土壤复合生态水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预处理人工湿地、物化处理池、植生滞留层、渗透储水层和双级人工土壤复合层;预处理人工湿地前设有隔栅过滤池,并通过进水管与外部污水连通,预处理人工湿地的处理水进入物化处理池,物化处理池设有两个隔开的处理室,每个处理室由层叠交错的隔板隔开,物化处理池的处理水通过虹吸管进入植生滞留层,植生滞留层的处理水通过土壤过滤进入渗透储水层,渗透储水层的水通过渗透进入双级人工土壤复合层,双级人工土壤复合层底部的处理水通过出水管排出本净化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水净化系统具有高效低成本的优点,不仅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TSS、表面活性剂和COD,提高污水的生化性,还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氮磷和致病菌。

A composite ecological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of artificial s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土壤复合生态水净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中国每年产生约80亿吨的农村污水,但是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缺乏有效的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大量的农村生活污水、禽畜养殖废水和农田农药、施肥产生的有毒有害农田废水未经合理的处置便排入环境中,污染了周围的土壤和各类水源,威胁着生态系统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农村污水存在面广、量大、随机性、高分散性和高氮磷等特点,但是,传统运行比较成熟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工艺并不适合农村污水。现有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有: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自然处理法和物理膜滤法等。其中,生物膜法包括生物转盘、生物滤池、接触氧化和生物流化床,但是此种方法对水质的生化性要求较高,且不耐水质和水量的波动。活性污泥法一般要求处理水量保持较大的规模,日处理能力达到万吨,而农村污水较为分散和不稳定的污水量并不适合。自然处理法中稳定塘、传统人工湿地处理等方法存在占地面积大、易受病虫害等影响。而物理膜法虽然可以高效去除污染物,但是设备昂贵、膜易受污染和堵塞。因此开发一种高效低成本且可适用农村分散性和不稳定性特点的污水净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土壤复合生态水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预处理池(1)、物化处理池(2)、植生渗滤层(3)、渗透储水层(4)和双级人工土壤复合层(5);预处理池(1)前通过进水管(11)与外部污水连通进入隔栅过滤池(12),隔栅过滤池(12)的水过滤后进入生化处理池(13),生化处理池(13)的处理水进入物化处理池(2),物化处理池(2)设有两个隔开的处理室,每个处理室由层叠交错的隔板隔开,物化处理池的处理水通过虹吸管(24)进入植生滞留层(3),植生滞留层(3)的处理水通过土壤过滤进入渗透储水层(4),渗透储水层(4)的水通过渗透进入双级人工土壤复合层(5),双级人工土壤复合层(5)底部的处理水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土壤复合生态水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预处理池(1)、物化处理池(2)、植生渗滤层(3)、渗透储水层(4)和双级人工土壤复合层(5);预处理池(1)前通过进水管(11)与外部污水连通进入隔栅过滤池(12),隔栅过滤池(12)的水过滤后进入生化处理池(13),生化处理池(13)的处理水进入物化处理池(2),物化处理池(2)设有两个隔开的处理室,每个处理室由层叠交错的隔板隔开,物化处理池的处理水通过虹吸管(24)进入植生滞留层(3),植生滞留层(3)的处理水通过土壤过滤进入渗透储水层(4),渗透储水层(4)的水通过渗透进入双级人工土壤复合层(5),双级人工土壤复合层(5)底部的处理水通过出水管(52)排出本净化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土壤复合生态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生化处理池(13)含有水生植物并接种有多种环境有益的产氧光合微藻和细菌,微藻和细菌的接种比例在2:1~20: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土壤复合生态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物化处理池(2)的处理室内装有人工碳纤维和铁丝球的混合填料(21),在各层隔板上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意民
申请(专利权)人:陈意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