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压强式增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9299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曝气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管道压强式增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位于水下的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输出端固定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远离所述潜水泵的一端固定有水气混合管道,所述水气混合管道位于地面上,且所述水气混合管道的外侧壁固定有空气管;通过潜水泵和进水管道将水抽入到水气混合管道中,在水气混合管道中,将空气和水分进行混合,再经由空气导管将混合后的水气导入到出水管道中,由于出水管道竖直部分的三分之二位于水面上,三分之一位于水面下,出水管道中水面上三分之二部分的混合水气重力会产生大于水面下三分之一部分一倍以上的压强,因此出水管道中的混合水气在不用外界的动力的情况下,从出水管道中喷入到水中。

A pipeline pressure type aerator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压强式增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曝气
,具体为一种管道压强式增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曝气是指将空气中的氧强制向液体中转移的过程,其目的是获得足够的溶解氧,现有的曝气技术中,一般通过水气混合装置来将水气进行混合,并将混合后的水气再次注入到水中,从而增大水中的氧含量。但现有的水气混合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将水气混合完毕后,一般再由装置将混合后的水气喷出,由于在水下,存在水阻力,容易增加装置的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压强式增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水气混合装置,将水气混合完毕后,一般再由装置将混合后的水气喷出,由于在水下,存在水阻力,容易增加装置的功耗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压强式增氧装置,包括位于水下的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输出端固定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远离所述潜水泵的一端固定有水气混合管道,所述水气混合管道位于地面上,且所述水气混合管道的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压强式增氧装置,包括位于水下的潜水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泵(1)的输出端固定有进水管道(2),所述进水管道(2)远离所述潜水泵(1)的一端固定有水气混合管道(4),所述水气混合管道(4)位于地面上,且所述水气混合管道(4)的内侧壁底部固定有多个切割棒条(8),所述水气混合管道(4)的外侧壁固定有空气管(5),且所述水气混合管道(4)的内部一侧固定有空气导管(6),且所述水气混合管道(4)远离所述进水管道(2)的一端固定有出水管道(7),所述空气导管(6)的一端位于所述出水管道(7)的内部,所述出水管道(7)远离所述水气混合管道(4)的一端位于水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压强式增氧装置,包括位于水下的潜水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泵(1)的输出端固定有进水管道(2),所述进水管道(2)远离所述潜水泵(1)的一端固定有水气混合管道(4),所述水气混合管道(4)位于地面上,且所述水气混合管道(4)的内侧壁底部固定有多个切割棒条(8),所述水气混合管道(4)的外侧壁固定有空气管(5),且所述水气混合管道(4)的内部一侧固定有空气导管(6),且所述水气混合管道(4)远离所述进水管道(2)的一端固定有出水管道(7),所述空气导管(6)的一端位于所述出水管道(7)的内部,所述出水管道(7)远离所述水气混合管道(4)的一端位于水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压强式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道(2)与地面之间设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的底端与地面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架(3)的顶部与所述进水管道(2)的外侧壁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压强式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道(2)和所述水气混合管道(4)的管径大小分别为40mm和9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压强式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气混合管道(4)中水分和空气各占二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压强式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管(6)中水分占三分之二,空气占三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压强式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权明邹振飞
申请(专利权)人:湛江市鸿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