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晨静专利>正文

干蒸汽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295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干蒸汽加湿器,其技术特征在于离心旋筒分离室设在加湿器壳体之内,进汽管和离心旋筒分离室以同水平之间小于7度的仰角相切而相通,在离心旋筒分离室的顶端设有溢水节汽喷管,底部设有疏水溢汽伞形板,缝隙挡环筒设在溢水节汽喷管之上,且同离心旋筒分离室的外侧之间留有缝隙,在缝隙挡环筒的上端、壳体之上设有不锈钢丝阻水疏汽网,下端壳体和离心旋筒分离室的之间设有均汽分离板,干化分离室设成斜锥形,其小端与设在不锈钢丝阻水疏汽网上端的节流均汽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汽、水分离较佳。是较为理想的加湿器。(*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加湿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干蒸汽加湿器。目前,人们使用的蒸汽加湿器,是将锅炉或其它加热物产生的蒸汽直接作用于需要加湿的物体上或房间。这种蒸汽加湿器所喷出的蒸汽含有水,这样会影响需要加湿的物体。如烟叶、棉麻加湿,水滴滴上后会影响其质量。另外,有些加湿器,将蒸汽经过离心旋筒分离室进行一次水、汽分离。这种蒸汽干化的方法,使得水、汽分离不佳,加湿器喷出的蒸汽也会带有水滴。其次这种水、汽分离,不适应于间歇运行的需要。因为间歇运行时,离心旋筒分离室需要再进行加热,所以开始喷出的蒸汽附带的水滴多,这样会影响工作效率。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蒸汽中的水和水滴,经过充分分离的一种干蒸汽加湿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离心旋筒分离室[10]设在壳体[3]的中间,进汽管[9]和离心旋筒分离室[10]以同水平面之间小于7度的仰角相切而相连通。将汽、水混合的蒸汽通过进汽管[9]送入离心旋筒分离室[10]内,水汽混合的蒸汽进入离心旋筒分离室[10]后,会在离心旋筒分离室[10]旋转作离心运动。由于水、水滴的密度比蒸汽的密度大,因而惯性也大,水和水滴就贴着离心旋筒分离室的内壁旋转,-->同时受重力的作用,其运动的方向向下。蒸汽的密度小,位于离心旋筒分离室中心向上旋转。这样就达到了第一次水、汽分离的作用。在离心旋筒分离室[10]的顶端设有其上设有小孔的溢水节汽喷管[11],下端设有疏水溢汽伞形板[6],疏水溢汽伞形板[6]的作用便于蒸汽在中心部位聚集,促使蒸汽螺旋向上和便于水下落疏水。缝隙挡环筒[4]套在溢水节汽喷管[11]和离心旋筒分离室[10]之上,且同离心旋筒分离室[10]的外侧之间留有缝隙,经过第一次水、汽分离的蒸汽进入溢水节汽管[11]内,从溢水节汽喷管[11]上的小孔排出,喷射到缝隙挡环筒的筒壁上,增大了水滴碰撞面,由于惯性重力的作用,减小了机械携带,使水滴再大下落,从而达到第二次水、汽分离。在缝隙挡环筒[4]的上端、壳体之上设有不锈钢丝阻水疏汽网[2],为了效果更佳,将不锈钢丝阻水疏汽网[2]设成双层、中间下凹形。这样未被分离净的小水滴,会粘附在双层网之上,以达到再次汽、水分离的目的。在缝隙环筒[4]的下端,离心旋筒分离室[10]和壳体之间设有均汽分离板[5],均汽分离板[5]上设有φ6的小孔,且同壳体相接端与同离心旋筒分离室相连接端高。均汽分离板[5]起均汽疏水的作用,下部由疏水溢汽伞形板[6]之间排出的余汽和蓄水室内的余汽,从均汽分离板[5]内的小孔上升,携带的水滴被粘附在小孔壁上受重力的作用下落;上部从缝隙挡环筒[10]内排出的蒸汽向下运动受阻,从而使其改变方向向上运动。蓄水室[7]设在壳体的底部,为了防止蓄水室[7]内的水上溢,在蓄水室[7]上设有不锈钢丝阻水疏汽网[8]。干化分离疏-->汽室[12]的进口端与设在不锈钢丝阻水疏汽网[2]上端的其上设有小孔的节流均汽管[1]相连,出口端与干化蒸汽喷口端相连。干化分离疏汽室[12]设计成斜锥形。经过节流均汽管[1]进入干化分离疏汽室[12]内的蒸汽,直接流向干化蒸汽喷口端的小孔处,干化蒸汽喷孔[13]是φ1.5~φ2,且进口为8度,出口为15度的小孔。这样使得蒸汽的颗粒被压缩,从而喷出的蒸汽为干蒸汽。本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将经过干化蒸汽喷口设计成沿四周都能喷射的圆形吊顶式和沿壳体135度半圆喷射的壁挂式。本技术结构简单,汽、水分离效果好,歇间运行时,不喷水,这是由于离心旋筒分离室设在壳体中间,刚进入的蒸汽在高温的作用下,使离心旋筒分离室的外部,内部达到预热状态,为蒸汽进入分离空间达到其过热状态作好准备。在此加湿器放出的蒸汽经过三次汽、水分离,所以此加湿器喷出的蒸汽,不存着喷水现象。附图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用无缝钢管制作成一个圆形的加温器壳体[3]和离心旋筒分离室[10],离心旋筒分离室[10]装在加湿器壳体间,进汽管[9]同离心旋筒分离室[10]以同水平之间的夹角小于7度的仰角相切而相通,在离心旋筒分离室[10]的上端设有其上设有小孔的溢水节汽喷管[11],下端设有疏水溢汽伞形板[6],缝隙挡环筒[4]设在溢水节汽喷管[11]之上,且同离心旋筒分离室[10]的外侧之间留有缝隙,在缝隙档环筒[4]-->的上端,壳体的内侧,设有双层不锈钢丝阻水疏汽网[2],缝隙挡环筒的下端,离心旋筒分离室[10]和壳体内侧之间设有下凹的其上设有φ6小孔的均汽分离板[5],干化分离疏汽室[12]的进汽口与设在不锈钢丝阻水疏汽网[2]上端的其上设能小孔的节流均汽管[1]相连,出口端与干化蒸汽喷口端相连,干化分离疏汽室[12]设计居斜锥形。干化喷汽孔[13]直径为φ1.2~2,进口角8度,出口角为15度的双锥孔,喷汽口端设成沿壳体135度半圆形的壁挂式加湿器或设成沿壳体四周都有喷汽的吊顶式加湿器。蓄水室[7]设在壳体的底部,在蓄水室[7]上设有防止水溢的且下凹的不锈钢丝阻水疏汽网[8],出水口同在蓄水室[7]相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蒸汽加湿器,它是由进汽管[9],离心旋筒分离室[10]及蓄水室、壳体相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离心旋筒分离室[10]设在壳体[3]的中间,进汽管[9]和离心旋筒分离室[10]以同水平面之间夹角小于7度的仰角相切而相接,在离子旋筒分离室[10]的顶端设有其上设有小孔的溢水节汽喷管[11],下端设有疏水溢汽伞形板[6],缝隙档环筒[4]设在溢水节汽喷管[11]之上,且同离心旋筒分离室的外侧之间设有缝隙,在缝隙档环筒[4]的上端,壳体[3]之上设有不锈钢丝阻水疏汽网[2];下端,壳体[3]和离心旋筒分离室[10]之间设有其上设有小孔的均汽分离板[5],干化分离疏汽室[12]的进汽口与设在不锈钢丝阻水疏汽网[2]上端的其上设有小孔的节流均汽管[1]相连接,出汽口与喷汽口端相连接,且干化分离疏汽室[12]是斜锥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蒸汽加湿器,它是由进汽管[9],离心旋筒分离室[10]及蓄水室、壳体相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离心旋筒分离室[10]设在壳体[3]的中间,进汽管[9]和离心旋筒分离室[10]以同水平面之间夹角小于7度的仰角相切而相接,在离子旋筒分离室[10]的顶端设有其上设有小孔的溢水节汽喷管[11],下端设有疏水溢汽伞形板[6],缝隙档环筒[4]设在溢水节汽喷管[11]之上,且同离心旋筒分离室的外侧之间设有缝隙,在缝隙档环筒[4]的上端,壳体[3]之上设有不锈钢丝阻水疏汽网[2];下端,壳体[3]和离心旋筒分离室[10]之间设有其上设有小孔的均汽分离板[5],干化分离疏汽室[12]的进汽口与设在不锈钢丝阻水疏汽网[2]上端的其上设有小孔的节流均汽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晨静
申请(专利权)人:方晨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