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平专利>正文

心内科止血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9269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心内科止血用装置,至少包括两侧连接有弹性带的固定框体,所述固定框体内设置能够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至少一个杆体,所述杆体设置有能够贯穿所述杆体且沿所述杆体的轴线的垂直方向移动以调整按压力度的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心内科止血用装置通过转动螺纹杆就能实现按压力度的调节,不会对固定好的固定框体产生位置偏移,即在止血装置固定后可以调节按压力度,不需要通过拆卸止血装置来调整按压力度,调节灵活方便医护人员的使用。

Hemostasis device in cardi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心内科止血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心内科止血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心内科临床上的导管介入手术,是指将导管经股动脉放置到病人的心脏或相关血管中进行治疗。手术时,需要将导管穿刺置入股动脉,手术结束后,股动脉的穿刺导管和鞘管要从动脉内拔除,此时需要手术医生非常准确且较长时间地用力按压穿刺部位以防止出血。由于按压时间过长,医生的手极易过度疲劳导致手压用力不均匀,使患者出现出血、皮下血肿等问题,同时给医务人员带来身心疲劳。但是,现有的心内科止血用装置在按压过程中的压力不能保证压力均匀且该过程需人工完成,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924102U)公开了了一种心内科止血装置,包括尼龙钩面、松紧带、固定块、信号传输线、尼龙绒面、止血块、血压心率测量器、止血棉、晶显示屏和心内科止血装置本体,所述尼龙钩面安装在心内科止血装置本体的上端;所述心内科止血装置本体上设置有松紧带;所述固定块设置安装在心内科止血装置本体的中端;所述固定块内设置有信号传输线;所述尼龙绒面安装在心内科止血装置本体的下端;所述固定块的下方设置有止血块;所述血压心率测量器设置在固定块的内部;所述松紧带上设置有透气孔;所述液晶显示屏安装在固定块的上端,并且该种心内科止血装置使用安全性高,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及时向医生提供患者的血压心率信息,适合推广使用。但是,该专利公开的心内科止血用装置由于采用止血块按压穿刺口止血,因此在止血块覆盖穿刺点之后,医护人员无法观察穿刺点是否出血、是否出现血肿以及是否皮下出血。而且,这种通过机械压迫力从体外对股动脉的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的方式,会对血管有一定的损伤,容易造成血肿和其他并发症,尤其是在止血块没有压迫到出血点的情况下,不仅无法达到止血的效果,可能还会加重出血。此外,这种绷带式加压止血装置,固定之后可能会产生位移,导致止血快偏离出血点。由于固定块较大,遮挡观察视线,从而无法及时发现偏移。而且,该专利提供止血装置也没有调节压力装置,一旦出现足背动脉搏动减弱,需要完全拆除并重新调整压力后固定。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在固定之后可调节按压力度,并且能够在固定之后不需要重新拆卸即能够观察穿刺点出血状况的止血装置。此外,一方面由于申请人所理解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与审查部门必然有所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依据审查指南相关规定随时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心内科止血用装置,至少包括两侧连接有弹性带的固定框体。所述固定框体内设置能够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至少一个杆体。所述杆体设置有能够贯穿所述杆体且沿所述杆体的轴线的垂直方向移动以调整按压力度的螺纹杆。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弹性带将所述固定框体固定且所述螺纹杆按压穿刺点的情况下,所述螺纹杆按照能够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减小按压力度且不改变所述固定框体的位置的方式与所述杆体连接。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固定框体固定且所述螺纹杆沿第一方向转动远离患者皮肤的情况下,所述杆体按照能够推动所述螺纹杆沿所述固定框体的长度方向移动以观察所述穿刺点的方式与所述固定框体连接。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穿刺点经过所述螺纹杆按压后出现出血的情况下,所述螺纹杆按照能够沿第二方向转动以增加按压力度的方式与患者皮肤相互抵靠。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框体的至少一侧的侧壁设置有用于所述杆体滑动的滑槽。所述滑槽的靠外侧设置有限位件。所述杆体的至少一端按照贯穿所述滑槽的方式与所述限位件连接。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纹杆的顶端设置用于转动的圆盘。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设置用于按压止血的止血块。所述止血块的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纹杆按照枢转的方式与所述止血块连接。所述止血块设置有避免所述螺纹杆和所述止血块彼此脱离的限位孔。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止血块的底端按照可拆卸的方式套接有止血棉。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带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第一紧固件。所述弹性带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二紧固件。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带的带体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彼此相互间隔排布的透气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以下一项或多项:1.本技术提供的心内科止血用装置通过转动螺纹杆就能实现按压力度的调节,不会对固定好的固定框体产生位置偏移,即在止血装置固定后可以调节按压力度,不需要通过拆卸止血装置来调整按压力度,调节灵活方便医护人员的使用;2.本技术提供的心内科止血用装置通过螺纹杆与止血块的枢转连接,实现螺纹杆转动时止血块不转动,从而止血块不会因为摩擦皮肤而导致止血块产生相对位移,结构稳定性强;3本技术提供的心内科止血用装置通过杆体和滑槽,使得螺纹杆能够随杆体沿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移动后能够暴露穿刺点,方便医护人观察穿刺点是否继续出血、是否出现血肿以及是否出现皮下出血;而且能够及时发现螺纹杆的压迫点偏离穿刺点的情况,还可以在不需要重新拆卸止血装置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杆体来修正螺纹杆的位置偏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和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附图标记列表1:固定框体2:弹性带3:杆体4:螺纹杆5:止血棉11:滑槽12:限位件21:第一紧固件22:第二紧固件23:透气孔41:圆盘42:止血块421:凹槽422: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心内科止血用装置,至少包括两侧连接有弹性带2的固定框体1。优选地,固定框体1如图1。固定框体1可以是长方形,或者是正方形。优选地,固定框体1可以采用医用硅胶制作,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和形变能力,不会对患者的皮肤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优选地,固定框体1的两侧连接有弹性带2。弹性带2用于紧缚在患者的肢体上。一般穿刺点设置在股动脉上,因此弹性带2一般束缚在患者的大腿上。优选地,弹性带2可以采用橡胶、涤纶和弹性纤维等材料制作。优选地,弹性带2的弹性伸缩功能,能够为固定框体1提供一定的加压固定效果。优选地,弹性带2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第一紧固件21。弹性带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紧固件21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二紧固件22。优选地,第一紧固件21和第二紧固件22用于锁紧弹性带2,避免弹性带2从患者腿部滑脱。优选地,第一紧固件21和第二紧固件22相互匹配工作。例如,第一紧固件21可以是尼龙钩面,第二紧固件22可以是尼龙绒面。第一紧固件21和第二紧固件22相互接触并压紧,就能相互扣合,从而需要较大撕揭力才能拆开第一紧固件21和第二紧固件22。优选地,第一紧固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心内科止血用装置,至少包括两侧连接有弹性带(2)的固定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体(1)内设置能够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至少一个杆体(3),所述杆体(3)设置有能够贯穿所述杆体(3)且沿所述杆体(3)的轴线的垂直方向移动以调整按压力度的螺纹杆(4)。/n

【技术特征摘要】
1.心内科止血用装置,至少包括两侧连接有弹性带(2)的固定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体(1)内设置能够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至少一个杆体(3),所述杆体(3)设置有能够贯穿所述杆体(3)且沿所述杆体(3)的轴线的垂直方向移动以调整按压力度的螺纹杆(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止血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带(2)将所述固定框体(1)固定且所述螺纹杆(4)按压穿刺点的情况下,所述螺纹杆(4)按照能够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减小按压力度且不改变所述固定框体(1)的位置的方式与所述杆体(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内科止血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框体(1)固定且所述螺纹杆(4)沿第一方向转动远离患者皮肤的情况下,所述杆体(3)按照能够推动所述螺纹杆(4)沿所述固定框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观察所述穿刺点的方式与所述固定框体(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内科止血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穿刺点经过所述螺纹杆(4)按压后出现出血的情况下,所述螺纹杆(4)按照能够沿第二方向转动以增加按压力度的方式与患者皮肤相互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心内科止血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体(1)的至少一侧的侧壁设置有用于所述杆体(3)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平张开萍赵可仙
申请(专利权)人:黄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