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彬专利>正文

一种急诊护理用肢体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9262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急诊护理用肢体定位装置。所述急诊护理用肢体定位装置包括固定机构、支撑机构、转动机构、第二连接杆、两个限位机构、卡合机构及两个定位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焊接于所述固定机构的顶部,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柱,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柱的侧壁;两个所述限位机构安装于所述转动机构、第二连接杆及所述支撑柱之间;所述卡合机构,安装于两个所述限位机构的一端;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螺母、滑套、滑杆、固定卡扣及第一限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急诊护理用肢体定位装置操操作方便、减轻病人痛苦、避免患者二次受伤。

A limb positioning device for emergency nur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护理用肢体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肢体定位
,尤其涉及一种急诊护理用肢体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急诊指医院的急诊科,意思是紧急情况下的治疗。分为紧急救治和抢救。它的存在保证了我们在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时,能在最快时间内得到专业、科学的救治。但是现在一些急诊过程中都是将病人直接放在担架或者病床、轮椅上进行运输,在运输时若是病人的四肢受伤严重,若是不对患者的受伤肢体进行固定,一方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另一方面可能造成患者受伤的部位二次受伤。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急诊护理用肢体定位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减轻病人痛苦、避免患者二次受伤的急诊护理用肢体定位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急诊护理用肢体定位装置包括:固定机构、支撑机构、转动机构、第二连接杆、两个限位机构、卡合机构及两个定位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焊接于所述固定机构的顶部,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柱,呈圆柱形结构的所述支撑柱焊接于所述固定机构的顶部;所述转动机构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柱的侧壁,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柱的侧壁;两个所述限位机构安装于所述转动机构、第二连接杆及所述支撑柱之间;所述卡合机构,安装于两个所述限位机构的一端;两个所述定位机构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螺母、滑套、滑杆、固定卡扣及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均垂直焊接内部中空的所述滑套,两个所述滑套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所述滑杆,两个所述滑杆与所述滑套之间通过所述固定螺母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杆的底部均焊接截面呈弧形结构的所述固定卡扣,两个所述固定卡扣的底部形成所述第一限位槽。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槽、固定板、固定架及螺丝,所述支撑柱的底部焊接截面呈倒“U”形结构的所述固定架的顶部,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形成所述固定槽,所述螺丝贯穿所述固定架底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槽内部的所述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转环,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均通过呈中空圆柱形结构的所述转环与所述支撑柱之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支撑盘,所述支撑柱高度的二分之一处焊接所述支撑盘,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支撑盘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支撑盘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关于所述支撑柱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转环关于所述支撑盘对称设置。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圈、第二限位圈、固定孔、压环、弹簧、安装柱及限位杆,两个所述转环的顶部、底部均设有与所述支撑柱焊接的所述第一限位圈、所述第二限位圈,两组所述第一限位圈、所述第二限位圈关于所述支撑盘对称设置,所述支撑盘的顶部、底部关于所述支撑柱呈斜对角对称焊接所述安装柱,两个所述安装柱的表面缠绕所述弹簧,其中一个所述弹簧的顶部与另一个所述弹簧的底部均设有与所述安装柱滑动的所述压环,所述支撑盘顶部的所述第二限位圈与所述支撑盘底部的所述第二限位圈的表面边沿处均开设所述固定孔,其中一个所述压环的表面与了另一个所述压环的底面均焊接有所述限位杆。优选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卡齿、及第二限位槽及齿盘,所述支撑盘顶部的所述第二限位圈与所述支撑盘底部的所述第二限位圈内部的所述限位杆的顶部、底部均焊接呈三棱柱形结构的所述卡齿,两个所述转环相对开设所述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部安装有与所述卡齿卡合的所述齿盘。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海绵垫,两个所述固定卡扣的底部均安装所述海绵垫。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急诊护理用肢体定位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急诊护理用肢体定位装置,将整体结构通过所述固定架安装在床沿,将两个压簧相对运动实现了所述卡齿、所述齿盘脱离实现了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转动,转动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到与患者的手臂、手杆对齐,进而将所述固定螺丝进行松动、滑动所述滑杆将两个呈弧形结构的所述固定卡扣分别固定患者的手杆合手臂,进而保证了患者的手臂垂直定位,避免患者二次受伤,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将所述固定螺母固定实现了所述固定卡扣对患者的手杆手臂的固定,松开所述压环实现了两个所述弹簧张开,进而实现了两个所述限位杆向所述固定孔的内部运动,进而实现了两个所述卡齿卡合到所述齿盘的内部实现了对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固定,确保患者的手肘进行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急诊护理用肢体定位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支撑柱、限位机构、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连接示意图。图中标号:1、固定机构,11、固定槽,12、固定板,13、固定架,14、螺丝,2、转动机构,21、第一连接杆,22、转环,3、支撑机构,31、支撑柱,32、支撑盘,4、第二连接杆,5、定位机构,51、固定螺母,52、滑套,53、滑杆,54、固定卡扣,55、海绵垫,56、第一限位槽,6、限位机构,61、第一限位圈,62、第二限位圈,63、固定孔,64、压环,65、弹簧,66、安装柱,67、限位杆,7、卡合机构,71、卡齿,72、第二限位槽,73、齿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急诊护理用肢体定位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支撑柱、限位机构、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连接示意图。急诊护理用肢体定位装置包括:固定机构1、支撑机构3、转动机构2、第二连接杆4、两个限位机构6、卡合机构7及两个定位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1的顶部焊接所述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机构2与第二连接杆4,所述转动机构2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的底部安装所述定位机构5,所述支撑机构3与所述转动机构2之间安装所述限位机构6,所述限位机构6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机构2的内部安装所述卡合机构7。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机构3焊接于所述固定机构1的顶部,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支撑柱31,呈圆柱形结构的所述支撑柱31焊接于所述固定机构1的顶部;所述转动机构2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柱31的侧壁,所述转动机构2包括第一连接杆22,所述支撑柱31与所述第一连接杆2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4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柱31的侧壁;两个所述限位机构6安装于所述转动机构2、第二连接杆4及所述支撑柱31之间;所述卡合机构,7安装于两个所述限位机构6的一端;两个所述定位机构5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2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的底部,所述定位机构5包括固定螺母51、滑套52、滑杆53、固定卡扣54及第一限位槽56,所述第一连接杆22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的底部均垂直焊接内部中空的所述滑套52,两个所述滑套5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所述滑杆53,两个所述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诊护理用肢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机构(1);/n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焊接于所述固定机构(1)的顶部,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支撑柱(31),呈圆柱形结构的所述支撑柱(31)焊接于所述固定机构(1)的顶部;/n转动机构(2),所述转动机构(2)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柱(31)的侧壁,所述转动机构(2)包括第一连接杆(22),所述支撑柱(31)与所述第一连接杆(22)之间转动连接;/n第二连接杆(4),所述第二连接杆(4)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柱(31)的侧壁;/n两个限位机构(6),两个所述限位机构(6)安装于所述转动机构(2)、第二连接杆(4)及所述支撑柱(31)之间;/n卡合机构(7),所述卡合机构(7)安装于两个所述限位机构(6)的一端;/n两个定位机构(5),两个所述定位机构(5)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2)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的底部,所述定位机构(5)包括固定螺母(51)、滑套(52)、滑杆(53)、固定卡扣(54)及第一限位槽(56),所述第一连接杆(22)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的底部均垂直焊接内部中空的所述滑套(52),两个所述滑套(5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所述滑杆(53),两个所述滑杆(53)与所述滑套(52)之间通过所述固定螺母(5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杆(53)的底部均焊接截面呈弧形结构的所述固定卡扣(54),两个所述固定卡扣(54)的底部形成所述第一限位槽(5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护理用肢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机构(1);
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焊接于所述固定机构(1)的顶部,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支撑柱(31),呈圆柱形结构的所述支撑柱(31)焊接于所述固定机构(1)的顶部;
转动机构(2),所述转动机构(2)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柱(31)的侧壁,所述转动机构(2)包括第一连接杆(22),所述支撑柱(31)与所述第一连接杆(22)之间转动连接;
第二连接杆(4),所述第二连接杆(4)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柱(31)的侧壁;
两个限位机构(6),两个所述限位机构(6)安装于所述转动机构(2)、第二连接杆(4)及所述支撑柱(31)之间;
卡合机构(7),所述卡合机构(7)安装于两个所述限位机构(6)的一端;
两个定位机构(5),两个所述定位机构(5)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2)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的底部,所述定位机构(5)包括固定螺母(51)、滑套(52)、滑杆(53)、固定卡扣(54)及第一限位槽(56),所述第一连接杆(22)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的底部均垂直焊接内部中空的所述滑套(52),两个所述滑套(5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所述滑杆(53),两个所述滑杆(53)与所述滑套(52)之间通过所述固定螺母(5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杆(53)的底部均焊接截面呈弧形结构的所述固定卡扣(54),两个所述固定卡扣(54)的底部形成所述第一限位槽(5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护理用肢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固定槽(11)、固定板(12)、固定架(13)及螺丝(14),所述支撑柱(31)的底部焊接截面呈倒“U”形结构的所述固定架(13)的顶部,所述固定架(13)的内部形成所述固定槽(11),所述螺丝(14)贯穿所述固定架(13)底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槽(11)内部的所述固定板(12)之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护理用肢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2)还包括转环(21),所述第一连接杆(22)、所述第二连接杆(4)均通过呈中空圆柱形结构的所述转环(21)与所述支撑柱(31)之间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彬秦文军杨明
申请(专利权)人:曹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