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登岚专利>正文

一种妇产科护理用接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9258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妇产科护理用接尿装置,涉及产科护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辅助固定带和接尿漏斗,辅助固定带一表面与接尿漏斗固定连接;接尿漏斗一端连通有导尿软管;导尿软管一端连通有集尿瓶;集尿瓶内壁连通有引水管;引水管一端与导尿软管连通;集尿瓶内壁固定连接有分水软座;分水软座周侧面分别设置有直排区和缓冲区;分水软座顶部设置有采样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分水软座、分水板和压杆的设计,一方面提高产妇在接尿时的舒适度,另一方面当需要对尿液进行尿检时,可通过压杆的运动带动分水软座发生形变,进而分段对尿液进行采集,提高尿液采集样本的代表性;有助于提高尿检结果的准确性。

A urinary device for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产科护理用接尿装置
本技术属于产科护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妇产科护理用接尿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临床护理中,产妇生产后的体质较虚弱,通常需要卧床休息,受其身体状况影响不能起身采取蹲位排尿,成为护理工作中令人头疼的问题,现在普遍采取的方法就是使用便盆接尿液,异味容易散出对室内环境造成影响,且使用时需要陪护家属或者护理人员帮助产妇抬起臀部,既让产妇耗费了不必要的体力,又给病人家属或护理人员增加了工作负担,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且对于产科护理而言,常常需要对产妇进行尿检,通过尿检以检验产妇的身体状况,但是对于尿检而言前段尿和尾端尿往往是无用的,中段尿为有用尿,但是现有的接尿装置并不能分开进行收集,且在对中段尿进行收集时不能实现定量收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妇产科护理用接尿装置,通过分水软座和分水板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妇产科护理用接尿装置不能对尿液进行分段收集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妇产科护理用接尿装置,包括辅助固定带和接尿漏斗,所述辅助固定带一表面与接尿漏斗固定连接;所述接尿漏斗一端连通有导尿软管;所述导尿软管一端连通有集尿瓶;所述集尿瓶内壁连通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一端与导尿软管连通;所述集尿瓶内壁固定连接有分水软座;所述分水软座周侧面分别设置有直排区和缓冲区;所述分水软座顶部设置有采样区;所述直排区周侧面开设有直排孔;所述采样区一表面开设有采样孔;所述缓冲区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缓冲软管;所述集尿瓶内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集尿瓶一表面贯穿有压杆;所述压杆一端贯穿连接管并与分水软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周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压杆周侧面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集尿瓶内表面的底部连接有分水板;所述集尿瓶内部以分水板为分隔分别设置有采样室和直排室。进一步地,所述分水板为环形结构;所述分水板一表面连通有第一排管;所述第一排管一端与采样室连通;所述直排室一表面连通有第二排管;所述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管一端均延伸至集尿瓶外部。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簧位于限位环与连接管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直排孔和缓冲软管均在直排区周侧面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采样孔在采样区一表面呈圆周阵列分布。进一步地,所述分水软座为底端开口的中空圆台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集尿瓶周侧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集尿瓶周侧面设置有刻度;所述压杆横截面为T型结构。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分水软座、分水板和压杆的设计,一方面提高产妇在接尿时的舒适度,另一方面当需要对尿液进行尿检时,可通过压杆的运动带动分水软座发生形变,进而分段对尿液进行采集,提高尿液采集样本的代表性;有助于提高尿检结果的准确性。2、本技术通过集尿瓶上刻度的设计,有助于在尿检时实现定量采尿,解决传统的采尿方式不能实现定量采尿的问题;通过缓冲区和缓冲软管的设计,有助于解决采集时液体飞溅的问题。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妇产科护理用接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集尿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分水软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辅助固定带,2-接尿漏斗,3-导尿软管,4-集尿瓶,5-引水管,6-分水软座,7-直排区,8-缓冲区,9-采样区,10-直排孔,11-采样孔,12-缓冲软管,13-连接管,14-压杆,15-限位环,16-复位弹簧,17-分水板,18-采样室,19-直排室,20-第一排管,21-第二排管,22-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为一种妇产科护理用接尿装置,包括辅助固定带1和接尿漏斗2,辅助固定带1一表面与接尿漏斗2固定连接;接尿漏斗2一端连通有导尿软管3;导尿软管3一端连通有集尿瓶4;集尿瓶4内壁连通有引水管5;引水管5一端与导尿软管3连通;集尿瓶4内壁固定连接有分水软座6;分水软座6采用硅胶材质制成;可发生弹性形变;分水软座6周侧面分别设置有直排区7和缓冲区8;分水软座6顶部设置有采样区9;直排区7周侧面开设有直排孔10;采样区9一表面开设有采样孔11;缓冲区8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缓冲软管12;集尿瓶4内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3;集尿瓶4一表面贯穿有压杆14;压杆14一端贯穿连接管13并与分水软座6固定连接;连接管13周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5;压杆14周侧面套设有复位弹簧16;集尿瓶4内表面的底部连接有分水板17;集尿瓶4内部以分水板17为分隔分别设置有采样室18和直排室19。其中,分水板17为环形结构;分水板17一表面连通有第一排管20;第一排管20一端与采样室18连通;直排室19一表面连通有第二排管21;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管21一端均延伸至集尿瓶4外部;第一排管20和第二排管21均设置有阀门。其中,复位弹簧16位于限位环15与连接管13之间。其中,直排孔10和缓冲软管12均在直排区7周侧面呈圆周阵列分布;采样孔11在采样区9一表面呈圆周阵列分布。其中,分水软座6为底端开口的中空圆台型结构。其中,集尿瓶4周侧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2;集尿瓶4周侧面设置有刻度;压杆14横截面为T型结构;集尿瓶4和分水板17均为透明材质。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该装置主要功能在于分段采尿,平常工作时可作为正常接尿装置使用时,正常接尿时,压杆14不运动,分水软座6为正常梯型结构,尿液经引水管5的引水作用,直接落至直排区7经直排孔10排至直排室19最终经第二排管21排出;当需要对尿液进行采样时,在前段尿和尾端尿阶段,集尿瓶4的工作状态为上述接尿正常工作状态,压杆14不运动;而在中段尿阶段,采集人员按压压杆14,使硅胶制成的分水软座6发生形变,此时的分水软座6变为倒梯形结构,中段尿液经引水管5和分水软座6的倒梯形结构进入采样区9经采样孔11进入采样室18最终经第一排管20进入采样管;集尿瓶4和分水板17均为透明材质,集尿瓶4上设置的刻度有助于采样时的定量采集,缓冲区8上设置的缓冲软管12则能降低采集时水流的速度,避免液体飞溅。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妇产科护理用接尿装置,包括辅助固定带(1)和接尿漏斗(2),所述辅助固定带(1)一表面与接尿漏斗(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接尿漏斗(2)一端连通有导尿软管(3);所述导尿软管(3)一端连通有集尿瓶(4);所述集尿瓶(4)内壁连通有引水管(5);所述引水管(5)一端与导尿软管(3)连通;所述集尿瓶(4)内壁固定连接有分水软座(6);所述分水软座(6)周侧面分别设置有直排区(7)和缓冲区(8);所述分水软座(6)顶部设置有采样区(9);所述直排区(7)周侧面开设有直排孔(10);所述采样区(9)一表面开设有采样孔(11);所述缓冲区(8)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缓冲软管(12);所述集尿瓶(4)内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3);所述集尿瓶(4)一表面贯穿有压杆(14);所述压杆(14)一端贯穿连接管(13)并与分水软座(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13)周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5);所述压杆(14)周侧面套设有复位弹簧(16);所述集尿瓶(4)内表面的底部连接有分水板(17);所述集尿瓶(4)内部以分水板(17)为分隔分别设置有采样室(18)和直排室(19);所述分水板(17)为环形结构;所述分水板(17)一表面连通有第一排管(20);所述第一排管(20)一端与采样室(18)连通;所述直排室(19)一表面连通有第二排管(21);所述第一排管和第二排管(21)一端均延伸至集尿瓶(4)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产科护理用接尿装置,包括辅助固定带(1)和接尿漏斗(2),所述辅助固定带(1)一表面与接尿漏斗(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尿漏斗(2)一端连通有导尿软管(3);所述导尿软管(3)一端连通有集尿瓶(4);所述集尿瓶(4)内壁连通有引水管(5);所述引水管(5)一端与导尿软管(3)连通;所述集尿瓶(4)内壁固定连接有分水软座(6);所述分水软座(6)周侧面分别设置有直排区(7)和缓冲区(8);所述分水软座(6)顶部设置有采样区(9);所述直排区(7)周侧面开设有直排孔(10);所述采样区(9)一表面开设有采样孔(11);所述缓冲区(8)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缓冲软管(12);所述集尿瓶(4)内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3);所述集尿瓶(4)一表面贯穿有压杆(14);所述压杆(14)一端贯穿连接管(13)并与分水软座(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13)周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5);所述压杆(14)周侧面套设有复位弹簧(16);所述集尿瓶(4)内表面的底部连接有分水板(17);所述集尿瓶(4)内部以分水板(17)为分隔分别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登岚苏芹英管白云
申请(专利权)人:林登岚苏芹英管白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