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生物电信号传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92414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体生物电信号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采集人体生物电信号的生物电信号传感器、无线信号发射器、无线信号接收器、显示器及电源;其中,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与所述生物电信号传感器相连以接收所述生物电信号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并将所述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输出;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与所述显示器相连以接收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输出的无线信号并传输至所述显示器;所述电源为所述生物电信号传感器、无线信号发射器、无线信号接收器、显示器提供工作电压,通过将信号传输方式由导线传输转换为无线信号传输,从而缩短了导线长度,保证了信号传输质量,也降低了患者医疗成本。

A device for conducting bioelectric signal of human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体生物电信号传导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人体生物电信号传导装置。
技术介绍
活动细胞或组织(如人体、动物组织)不论在静止状态还是活动状态,都会产生与生命状态密切相关的,有规律的电现象,称为生物电。临床上常见的生物电信号主要有:心电、脑电、肌电、胃电、视网膜电等。这些体表生物电信号通常能通过电极拾取,经适当的生物电放大器放大,记录而成为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胃电图、视网膜电图等,从而反应人体健康状况。以神经外科中使用的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为例,在术中使用电极进行特定功能区和神经的放电刺激,监测特定肢体或特定肌肉的变化,以实现功能区和对应神经的识别。目前临床使用的肌肉电极是针电极,针电极插入到肌肉组织中进行信号记录,灵敏度高,抗运动干扰,无表层阻抗影响。目前使用的电极配置有长导线,通过1.0-2.5米长的导线连接至放大器和刺激器,放大器和刺激器连接主机进行工作。这种方案,因为导线较长,当电极较多时,导线梳理困难,多位点同时监测不便,容易搞错电极通道,从而导致生物电检测区标记错误;同时,由于电极含有长导线,而长导线作为一次性耗材,成本较高,易增加患者负担;再者,主机接入市电(即50HZ,220V的交流电),存在形成市电-刺激器-人体-人体生物电采集环路的可能,即理论上存在触电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人体生物电信号传导装置,其目的在于通过采用无线信号发射器和无线信号接收器实现无线信号连接,由此解决现有技术人体生物电信号传导装置中由于电极导线过长而导致的梳理困难、易造成混淆、成本高且安全性能低等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人体生物电信号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采集人体生物电信号的生物电信号传感器、无线信号发射器、无线信号接收器、显示器及电源;其中,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与所述生物电信号传感器相连以接收所述生物电信号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并将所述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输出;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与所述显示器相连以接收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输出的无线信号并传输至所述显示器;所述电源为所述生物电信号传感器、无线信号发射器、无线信号接收器、显示器提供工作电压。优选地,所述的人体生物电信号传导装置,其无线信号发射器为蓝牙发射器或Wi-Fi发射器。优选地,所述的人体生物电信号传导装置,其生物电信号传感器包括生物电信号敏感元件和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生物电信号敏感元件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通过导线连接。优选地,所述的人体生物电信号传导装置,其生物电信号敏感元件为针电极。优选地,所述的人体生物电信号传导装置,其导线长度为3-15厘米。优选地,所述的人体生物电信号传导装置,其还包括固定设置在以待人体生物电信号检测区为中心、直径为3~15cm的区域范围内的底座,所述生物电信号传感器和无线信号发射器安装在所述底座之上。优选地,所述的人体生物电信号传导装置,其底座材质为生物相容性材料。优选地,所述的人体生物电信号传导装置,其电源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所述第一电源为所述生物电信号传感器和无线信号发射器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第二电源为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和显示器提供工作电压。优选地,所述的人体生物电信号传导装置,其第一电源为电池组。优选地,所述的人体生物电信号传导装置,其第二电源为交流电。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增加了无线信号发射器和无线信号接收器,通过将信号传输方式由导线传输转换为无线信号传输,从而缩短了导线长度,保证了信号传输质量,也降低了患者医疗成本,同时,当需要多位点同时监测时,也不会造成导线缠绕混乱,从而影响检测结果。(2)本技术通过在以待人体生物电信号检测区为中心、直径为3~15cm的区域范围内固定设置底座,将所述生物电信号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底座之上,以缩短连接导线长度;同时,所述底座采用生物相容性材料,以增加体验感。(3)本技术通过将电源设置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电源电路,并将为所述生物电信号传感器和无线信号发射器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设置为电池组,将为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和显示器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设置为市电,从而彻底排除脑电刺激-人体-肌电采集电路环路的可能,提高了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信号传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盒体接线端子示意图。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1-针电极;2-盒体;3-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人体生物电信号传导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采集人体生物电信号的生物电信号传感器、无线信号发射器、无线信号接收器、显示器及电源;其中:所述生物电信号传感器用于采集人体生物电信号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将人体生物电信号转换成可用的输出的电信号;具体而言,所述生物电信号传感器由生物电信号敏感元件和信号处理单元组成;所述生物电信号敏感元件用于采集人体生物电信号并将所述人体生物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具体而言,所述生物电信号敏感元件种类繁多,根据人体生物电信号检测区域的不同,主要有针电极和电极片,当进行人体肌电信号采集时,所述生物电信号敏感元件优选为针电极;当进行人体心电信号采集时,所述生物电信号敏感元件优选为电极片。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主要为模拟信号调制电路,其主要将所述生物电信号敏感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调制,以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出,以供后续电路处理;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选择,具体而言,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优选神念科技BMD101,以将所述生物电信号敏感元件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整形及模数转化,并输出至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与所述生物电信号传感器相连以接收所述生物电信号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并将所述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输出;优选地,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为蓝牙发射器或Wi-Fi发射器,以发射无线蓝牙信号或Wi-Fi信号,其型号优选为维芯HC-05蓝牙发射模块和维芯ESP8266wifi发射模块;具体而言,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包括经所述生物电信号敏感元件采集的人体生物电信号检测区域地址数据信息和经所述生物电信号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的数字信号。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与所述显示器相连以接收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输出的无线信号并传输至所述显示器;优选地,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配套使用,以接收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发出的无线蓝牙信号或Wi-Fi信号,其型号优选为维芯HC-05蓝牙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体生物电信号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采集人体生物电信号的生物电信号传感器、无线信号发射器、无线信号接收器、显示器及电源;其中,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与所述生物电信号传感器相连以接收所述生物电信号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并将所述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输出;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与所述显示器相连以接收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输出的无线信号并传输至所述显示器;所述电源为所述生物电信号传感器、无线信号发射器、无线信号接收器、显示器提供工作电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生物电信号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采集人体生物电信号的生物电信号传感器、无线信号发射器、无线信号接收器、显示器及电源;其中,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与所述生物电信号传感器相连以接收所述生物电信号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并将所述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输出;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与所述显示器相连以接收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输出的无线信号并传输至所述显示器;所述电源为所述生物电信号传感器、无线信号发射器、无线信号接收器、显示器提供工作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生物电信号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为蓝牙发射器或Wi-Fi发射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生物电信号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电信号传感器包括生物电信号敏感元件和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生物电信号敏感元件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通过导线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体生物电信号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电信号敏感元件为针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强潘智勇王泽芬张垒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布润脑医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