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豆浆机,属于食品加工装置领域,解决了粉碎与噪音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设有导流器,粉碎刀具处于所述导流器的内部空间,所述导流器的侧部设有改变物料流向的多个扰流筋,相邻扰流筋之间形成用于物料流通于所述导流器内外的精磨窗口,所述精磨窗口在所述导流器周向上的覆盖弧度A,20°≤A≤7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提高物料的粉碎程度以及降低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豆浆机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装置,特别是一种豆浆机。
技术介绍
现有豆浆机一般包括两种形态,分为有网和无网,顾名思义,无网是指没有网罩,即在豆浆机工作过程中,其粉碎刀具周围不设置相应的辅助扰流装置,而这种豆浆机为了达到更好的粉碎效果,一般会改变杯体形状,比如方形杯体等异形杯体,或者在杯体的侧壁设置相应的扰流筋,但是由此带来的加工工艺以及成本都比较高,而且不利于用户清洗,从粉碎效果上也不能达到更高级别。而有网是指在粉碎刀具的周围设施相应的辅助粉碎的导流网罩或者扰流网罩,一般会设置在豆浆机的机头上,有些也会设置在杯体底部,这种有网的豆浆机由于粉碎效果更为优良,成为豆浆机主流产品,而对于有网豆浆机来说,不论是导流网罩还是扰流网罩,其为了更好的达到粉碎效果,均是设置一个进料口还有一个出料口,且进料口为底部的开口端,出料口为设置于侧部的网孔或者条形栅格,由此形成相应的引导或者说扰乱液流方向,从而使得物料更加多的机会被粉碎刀具进行作用碰撞,达到更好的粉碎效果。在此过程中,网孔或栅格的大小影响了粉碎的效果,网孔或栅格大不能更好的对液流流向进行改变,达不到相应的粉碎要求,网孔或栅格小的话,又给清洗带来了相应的麻烦,同时容易进行夹料等,同时对加工工艺的要求也较高,且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网口小,会产生较强的液流变化,从而导致噪音也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豆浆机,能够确保粉碎,也能降低噪音,减少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所述机头扣置于所述杯体上,所述机头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所述机头的端面伸入所述杯体内,所述电机轴的前端设置有粉碎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豆浆机还设有导流器,所述粉碎刀具处于所述导流器的内部空间,所述导流器的侧部设有改变物料流向的多个扰流筋,相邻扰流筋之间形成用于物料流通于所述导流器内外的精磨窗口,所述精磨窗口在所述导流器周向上的覆盖弧度A,20°≤A≤75°。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筋的在所述导流器周向上的覆盖弧度为B,1.3B≥A≥0.7B。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器设置于所述机头的端面,所述导流器的下端为开口端,并与所述精磨窗口形成流体通道;或者,所述导流器设置于所述杯体的底部,所述导流器的上端为开口端,并与所述精磨窗口形成流体通道。进一步的,所述精磨窗口与所述开口端同方向的边上设置有扰流凸起,所述扰流凸起的朝向所述精磨窗口中心,所述粉碎刀具低于所述扰流凸起的最高点。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扰流筋的侧边距离为W,所述扰流凸起距离所述精磨窗口对向边的距离为L,L≥W。进一步的,所述精磨窗口邻近所述开口端的边与其外侧边沿距离为H,H≤20mm。进一步的,所述开口端的开口面积为S1,所述精磨窗口的总面积为S2,S2≥S1。进一步的,所述精磨窗口为进料口,所述开口端为出料口。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筋的个数不少于4个,所述粉碎刀具的最低点高于所述精磨窗口的下边沿。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筋至少有一个边缘设有朝向所述导流器内部的翻边;或者所述扰流筋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朝向所述导流器内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扰流筋以及由扰流筋形成的精磨窗口,对物料的流向产生多维度的作用效果,通过扰流筋对物料流向产生扰乱的作用,同时又可以通过精磨窗口对物料流向进行束流引导,可以更加优化粉碎效果。由于精磨窗口在导流周向上的覆盖弧度不小于20°且不大于75°,也就是说限定了精磨窗口的开度,同时限定精磨窗口与扰流筋之间的关系,以此确定其大小比常规导流网孔大,由此排布上也间距比常规导流孔更加的宽,这样便于用户进行清洗操作,也利于物料的流通,降低噪音的产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豆浆机的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豆浆机的实施例一的导流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豆浆机的实施例一的导流器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豆浆机的实施例二的导流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豆浆机的实施例二的导流器横截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豆浆机的实施例三的导流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1和杯体2,所述机头1扣置于所述杯体上2,所述机头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所述机头的端面伸入所述杯体内,所述电机轴的前端设置有粉碎刀具,其中,所述豆浆机还设有导流器3,所述粉碎刀具处于所述导流器的内部空间,所述导流器的侧部设有改变物料流向的多个扰流筋31,相邻扰流筋之间形成用于物料流通于所述导流器3内外的精磨窗口32,所述精磨窗口32为框式口。通过扰流筋以及由扰流筋形成的精磨窗口,对物料的流向产生多维度的作用效果,首先通过扰流筋对物料流向产生扰乱的作用,同时又可以通过精磨窗口对物料流向进行束流引导,可以更加优化粉碎效果。另外,由于精磨窗口的大小比常规导流孔大,且排布上也间距比常规导流孔更加的宽,这样便于用户进行清洗操作。且在豆浆机工作工程中,精磨窗口可以通过较大颗粒的物料,从而使得豆浆机的功能可以更加的拓宽,以更好的适应市功能需求。而导流器至少具有一个呈圆形的横截面,也就是说导流器整体呈圆桶型,这样更为有利于物料的循环,利于引导物料随着刀片形成相应的流向轨迹,因为粉碎刀具是确定的,其在电机带动下也是一个圆周性运动,所以导流器为圆形更好的引导物料。从另一方面来讲,本技术中,精磨窗口是由扰流筋来形成的,所以扰流筋的扰流作用实质是大于精磨窗口的束流或导流的作用,但是又都存在,这样可以适应各种粉碎情况,且噪音低。对于本技术如何提升粉碎效果,相对于现有的无网豆浆机,本技术中,相相当于是将扰流筋向粉碎的中心区域移动,这样,扰流筋所作用的半径就变小,从而其对扰流的作用就更大,避免了距离对流体流向速度的衰减。另外,对于粉碎刀具来说,相当于扰流筋为其形成了一个更小的粉碎空间,从而大幅度提升了粉碎效果。而此时,精磨窗口的出现,首先可以在扰流的基础上增加了束流导流的作用,而束流导流在现有豆浆机中已经证实可以提升粉碎效果。另外,精磨窗口也起到了缓解扰流筋行成小的粉碎空间物料集聚的问题,降低了噪音,同时更加稳定了粉碎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器设置于所述机头的端面,所述导流器的下端为开口端,并与所述精磨窗口形成流体通道。所述精磨窗口为进料口,所述开口端为出料口。具体如图2所示,所述导流器的上端设有安装凸点33,所述安装凸点33将所述导流器设置于所述机头的端面。所述精磨窗口为设置于导流器的框式开口。所述精磨窗口在所述导流器周向上的覆盖弧度为A,A≥20°,所述扰流筋的在所述导流器周向上的覆盖弧度为B,1.3B≥A≥0.7B。如果A小于20°,在精磨窗口的开度太小,影响了物料的流通,从而使得噪音较大,也增加了电机的负载,对整体的粉碎效果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所述机头扣置于所述杯体上,所述机头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所述机头的端面伸入所述杯体内,所述电机轴的前端设置有粉碎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豆浆机还设有导流器,所述粉碎刀具处于所述导流器的内部空间,所述导流器的侧部设有改变物料流向的多个扰流筋,相邻扰流筋之间形成用于物料流通于所述导流器内外的精磨窗口,所述精磨窗口在所述导流器周向上的覆盖弧度A,20°≤A≤7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所述机头扣置于所述杯体上,所述机头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所述机头的端面伸入所述杯体内,所述电机轴的前端设置有粉碎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豆浆机还设有导流器,所述粉碎刀具处于所述导流器的内部空间,所述导流器的侧部设有改变物料流向的多个扰流筋,相邻扰流筋之间形成用于物料流通于所述导流器内外的精磨窗口,所述精磨窗口在所述导流器周向上的覆盖弧度A,20°≤A≤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筋的在所述导流器周向上的覆盖弧度为B,1.3B≥A≥0.7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器设置于所述机头的端面,所述导流器的下端为开口端,并与所述精磨窗口形成流体通道;或者,所述导流器设置于所述杯体的底部,所述导流器的上端为开口端,并与所述精磨窗口形成流体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磨窗口与所述开口端同方向的边上设置有扰流凸起,所述扰流凸起的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隋守祯,刘宪明,张峰,吴华伟,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