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冷组件以及包括该蓄冷组件的容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152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冷组件。所述蓄冷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铰接的蓄冷板。该蓄冷组件能够稳固地放置在容器内,不会由于货物减少或运输颠簸而倒塌,因而不会损坏货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容器,容器底部放置有两个上述蓄冷组件。

The cold storage assembly and the container assembly including the cold storage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冷组件以及包括该蓄冷组件的容器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冷组件以及包括该蓄冷组件的容器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保温容器,在使用时,将冷冻后的蓄冷板搁置在箱内,而后再盖上容器盖子,使得蓄冷板在箱内逐渐释放冷量,以使得箱内温度在一段时间内维持较低的温度,从而起到保温,避免箱内货物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变质腐坏,现有的保温容器,其蓄冷板一般是随意放置在箱内,或斜插在保温箱的侧壁,而保温箱在搬运及配送过程中,往往会经历颠簸及磕碰等情况,而蓄冷板在保温箱内无有效的固定方式,尤其是箱体内货物处于半箱或留有少许货物时,蓄冷板会因箱体颠簸振动后发生倾斜或倒塌,导致箱内货物与蓄冷板相互磕碰,或是蓄冷板压在货物上,造成货物的损坏,蓄冷板的倒塌一方面会导致货物受损,其次蓄冷板倒塌后无规则存放也会使得蓄冷板在箱内的冷量释放不均匀,使其保温箱失去其保温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容器组件,组件可通过其蓄冷板铰接,并可在直立状态固定在保温容器内壁,使得保温容器在搬运过程中避免因颠簸或振动等原因而导致蓄冷板组件倒塌,致使货物被压伤或损坏,其次蓄冷板有效固定在保温容器内壁,蓄冷板组件的冷量释放均匀,能使得箱内空间温度更均衡,提升保温箱保温时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冷组件,所述蓄冷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铰接的蓄冷板。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蓄冷板包括一个蓄冷底板和与所述蓄冷底板的边缘铰接的至少一个蓄冷侧板。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蓄冷底板和所述至少一个蓄冷侧板的相邻边缘中的一个边缘设有平行于所述一个边缘延伸的转轴,所述蓄冷底板和所述至少一个蓄冷侧板的相邻边缘中的另一个边缘设有转轴限位部,所述转轴能够容纳在所述转轴限位部内并在所述转轴限位部内转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蓄冷底板和所述至少一个蓄冷侧板中的任一个相对于彼此在相互垂直的第一位置与相互平齐的第二位置之间枢转。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蓄冷底板和所述至少一个蓄冷侧板中的任一个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蓄冷底板和所述至少一个蓄冷侧板中的任一个的彼此接触表面上分别设有形状互补的底板限位部和侧板限位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蓄冷底板的至少三条边为直边,所述至少一个蓄冷侧板为分别铰接在所述一个蓄冷底板的三条直边的三个蓄冷侧板;或者,所述蓄冷底板的至少两条边为直边,所述至少一个蓄冷侧板为分别铰接在所述一个蓄冷底板的两条直边的两个蓄冷侧板。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蓄冷侧板中至少一对相邻蓄冷侧板具有一对相邻边缘,所述一对相邻边缘具有彼此接触的一对接触面,所述一对接触面相对于所述一对相邻蓄冷侧板中的任一蓄冷侧板成角度。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一对接触面相对于所述一对相邻蓄冷侧板成45°角。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蓄冷板具有板状主体和分布于板状主体上的多个通孔,其中所述板状主体内部为封闭的中空空间,且所述蓄冷板上还具有灌装口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容器组件,所述容器组件具有容器和放置于所述容器内的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蓄冷组件。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容器内部放置有两个如上所述的蓄冷组件。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容器具有底座、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两对相对的侧壁以及盖合于所述侧壁的顶部的盖子。本专利技术的蓄冷组件能够稳固地固定在保温容器内部,避免搬运过程中的颠簸晃动而使蓄冷板倾斜倒塌,导致保温箱内货物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容器组件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容器组件的蓄冷组件与保温容器分解开的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容器组件的蓄冷组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4A和4B分别是图3的细节A和B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容器组件的蓄冷组件的局部剖视图。图5A是图5细节C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容器组件的蓄冷组件部分展开的立体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蓄冷组件的不同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在下文的描述中,出于说明各种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阐述了某些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公开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但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无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细节的情况来实践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下,与本申请相关联的熟知的装置、结构和技术可能并未详细地示出或描述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混淆实施例的描述。除非语境有其它需要,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和其变型,诸如“包含”和“具有”应被理解为开放的、包含的含义,即应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包括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的出现无需全都指相同实施例。另外,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方式组合。如该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用的单数形式“一”和“所述”包括复数指代物,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应当指出的是术语“或”通常以其包括“和/或”的含义使用,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首先参见图1,图1中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容器组件100。容器组件100包括容器200和贴合容器200的内表面放置的蓄冷组件300(见图2)。容器100包块底座1、从底座1垂直延伸且彼此相互连接的两对相对侧壁2和3、以及盖子4。在图示实施例中,盖子4通过铰链铰接到其中一个侧壁3的上边缘。但应理解,盖子4也可以是独立的部件,用于在容器200装填完成之后覆盖容器200的开口。在图示实施例中,两对相对的侧壁可相对于底座折叠。应理解,侧壁也可以固定连接于底座,即侧壁不能相对于底座折叠。侧壁的数量也不限于4个,例如侧壁可以是形成为一体的圆形侧壁,或者可以围成横截面为三角形或扇形等的筒状体的侧壁。在容器200内放置有蓄冷组件300,如图2所示。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容器200内放置有两个蓄冷组件300。图3中示出一个蓄冷组件300的立体图。蓄冷组件300由相互铰接的至少两个蓄冷板构成。蓄冷板包括蓄冷板壳体和相变蓄冷材料,蓄冷板壳体具有内部彼此连通空间,用于容纳相变蓄冷材料。应理解的是,蓄冷板可以由任何已知的合适的材料制成,只要其能够实现蓄冷功能即可。蓄冷板的形状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矩形、圆形、扇形等。内部容纳的蓄冷材料可以是相变蓄冷材料,也可以是诸如磁性蓄冷材料等。图2至5所示的实施例中,蓄冷板301、302具有板状主体303和分布于板状主体303上的多个通孔304。板状主体内部为封闭的中空空间,用于容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铰接的蓄冷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铰接的蓄冷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蓄冷板包括一个蓄冷底板和与所述蓄冷底板的边缘铰接的至少一个蓄冷侧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底板和所述至少一个蓄冷侧板的相邻边缘中的一个边缘设有平行于所述一个边缘延伸的转轴,所述蓄冷底板和所述至少一个蓄冷侧板的相邻边缘中的另一个边缘设有转轴限位部,所述转轴能够容纳在所述转轴限位部内并在所述转轴限位部内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底板和所述至少一个蓄冷侧板中的任一个相对于彼此在相互垂直的第一位置与相互平齐的第二位置之间枢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冷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蓄冷底板和所述至少一个蓄冷侧板中的任一个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蓄冷底板和所述至少一个蓄冷侧板中的任一个的彼此接触表面上分别设有形状互补的底板限位部和侧板限位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冷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