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角板结构,包括本体以及插入件。本体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具有第一内表面,而第二侧板具有第二内表面。插入件设置于本体上,且位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插入件适于插入堆叠的两物品之间,以使两物品同侧的角落接触于本体的第一内表面与第二内表面,而将角板结构固定于两物品的角落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角板结构具有方便操作及降低人力成本的优势,且可灵活应用于不同规格的堆叠物品上。
Angle plat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角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角板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插入件的角板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对于堆叠物品的总高度不同,需要订制不同长度的角板,因而会造成角板的规格不一且不利管理。再者,传统堆叠物品的总高度都有较高的趋势(如:堆叠至1米高),需对应使用到较长的角板,而会提高角板的材料成本。此外,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角板并无法直接固定于堆叠物品上,因此,于打包的过程中,需要人力去扶住角板,再利用打包带将角板固定于堆叠物品上。如此一来,会提高打包人员的操作困难度,也会提升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角板结构,具有方便操作及降低人力成本的优势,且可灵活应用于不同规格的堆叠物品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角板结构,包括本体以及插入件。本体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具有第一内表面,而第二侧板具有第二内表面。插入件设置于本体,且位于第一侧板的所述第一内表面与第二侧板的所述第二内表面之间。插入件适于插入堆叠的两物品之间,以使两物品同侧的角落接触于本体的第一内表面与第二内表面,而将角板结构固定于两物品的角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插入件的厚度为3毫米至5毫米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角板结构的长度为100毫米至300毫米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本体与插入件为一体成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插入件的形状包括三角形、扇形或正方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本体包括第一对卡扣部,分别位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上。插入件包括第二对卡扣部。第二对卡扣部分别卡扣第一对卡扣部,而使插入件设置于本体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对卡扣部与第二对卡扣部其中的一者为卡槽,而第一对卡扣部与第二对卡扣部其中的另一者为卡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本体具有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插入件与第一端面的距离等于插入件与第二端面的距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本体具有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插入件与第一端面的距离不等于插入件与第二端面的距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两物品适于配置于栈板上,且绑带适于捆绑栈板、两物品与角板结构,而将栈板、两物品以及角板结构固定在一起。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的角板结构的设计中,角板结构包括插入件,其中插入件插入于堆叠在一起的两物品之间,而将角板结构固定于此两物品的角落上。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角板结构具有方便操作及降低人力成本的优势。此外,由于插入件是利用物品的重力固定于堆叠在一起的两物品之间,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角板结构可灵活应用于不同规格的堆叠物品上。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包含附图以便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且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角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1B是图1A的角板结构与物品及栈板的打包示意图;图1C是图1B的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图2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角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角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种角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一种角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例的一种角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0a、100b、100c、100d、100e、100f:角板结构;110a、110b:本体;112a、112b:第一侧板;114a、114b:第二侧板;120a、120b、120c、120d:插入件;122:主体;124:第二对卡扣部;130a、130b、130c:第一对卡扣部;140a、140b:物品;142:角落;150:绑带;160:栈板;A:区域;S1:第一内表面;S2:第二内表面;S3:第一端面;S4:第二端面。具体实施方式图1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角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1B是图1A的角板结构与物品及栈板的打包示意图。图1C是图1B的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A至图1C,本实施例的角板结构100a包括本体110a以及插入件120a。本体110a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侧板112a与第二侧板114a。第一侧板112a具有第一内表面S1,而第二侧板114a具有第二内表面S2。插入件120a设置于本体110a上,且位于第一侧板112a的第一内表面S1与第二侧板114a的第二内表面S2之间。详细而言,如图1C所示,插入件120a适于插入堆叠在一起的两物品140a、140b之间,以使两物品140a、140b同侧的角落142接触于本体110a的第一内表面S1与第二内表面S2,而将角板结构100a固定于两物品140a、140b的角落142上。更具体来说,如图1A所示,第一侧板112a与第二侧板114a例如是无缝垂直连接,即本体110a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其中第一侧板112a与第二侧板114a具体化连接呈L形。插入件120a例如是无缝连接于第一侧板112a与第二侧板114a,即本体110a与插入件120a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其中插入件120a的形状具体化为三角形,但并不以此为限。较佳地,插入件120a的厚度例如是3毫米(millimeter,mm)至5毫米之间。另一方面,角板结构100a的长度例如是100毫米至300毫米之间,且角板结构100a的材质例如是纸或塑胶,但并不以此为限。由于传统堆叠物品的总高度都有较高的趋势(如1米高),而需对应使用较长的角板(如1米长),因此相较于上述传统使用的较长角板而言,本实施例的角板结构100a可具有较短的长度,进而降低材料成本。请再同时参考图1A与图1B,本体110a具有第一端面S3与第二端面S4。第一端面S3位于插入件120a上方,而第二端面S4位于插入件120a下方。换句话说,相较于第一端面S3而言,第二端面S4较靠近栈板160。此处,插入件120a与第一端面S3的距离等于插入件120a与第二端面S4的距离,但并不以此为限。当将两物品140a、140b配置于栈板160上时,本实施例的角板结构100a的插入件120a可以插入于物品140a与物品140b之间,再通过物品140a的重力使角板结构100a固定于角落142上。因此,于打包过程中无需使用多余的人力去扶住角板结构100a,使本实施例的角板结构100a具有可方便操作及降低人力成本的优势。此外,由于插入件120a是利用物品140a的重力使角板结构100a固定于堆叠在一起的两物品140a、140b之间,因此本实施例的角板结构100a不需要搭配特定高度的堆叠物品使用,可任意放置于两物品之间,进而可灵活应用于不同规格的堆叠物品上。除此之外,由于角板结构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具有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二侧板具有第二内表面;以及/n插入件,设置于所述本体,且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二侧板的所述第二内表面之间,所述插入件适于插入堆叠的两物品之间,以使所述两物品同侧的角落接触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内表面,而将所述角板结构固定于所述两物品的所述角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具有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二侧板具有第二内表面;以及
插入件,设置于所述本体,且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二侧板的所述第二内表面之间,所述插入件适于插入堆叠的两物品之间,以使所述两物品同侧的角落接触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内表面,而将所述角板结构固定于所述两物品的所述角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件的厚度为3毫米至5毫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板结构的长度为100毫米至300毫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与所述插入件为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角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件的形状包括三角形、扇形或正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板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吉,吕信璋,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