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德高专利>正文

多功能空气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129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空气调节器,将排气装置和加热装置安装于一体内。在排气装置与加热装置之间有一个调节气流方向的风向转换装置,通过选择工作状态,从而达到排气或取暖的目的。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合理地设置了排风和加热功能,使实用性增强,一机多用,给用户安装、使用带来方便。同时由于将加热装置安置在整机机壳内,故能有效地防止意外事故之发生。(*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空气调节器。现有的空气调节器,或是单独的进/排风扇,或是单独的冷或冷/暖气调节器,或是单独的加热器,若要做到既可排气又具取暖功能,必须同时按装两种设备,即排气扇和取暖器,不仅占用空间体积大,而且使用、按装都不方便。尤其在冬天取暖器按装在浴室使用时,由于空气潮湿或使用不当,很容易引起漏电触电或烫伤事故。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具备排气扇和取暖器功能、使用按装都十分方便的多功能一体化空气调节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排气扇和取暖器按装于一体化的机壳1内,该机壳上有一个空气进口2、一个排气出口25和一个暖气出口3;以及在排气扇的排风通向电热器的通道上有一个调节气流方向的风向转换装置,该装置用以控制将气流排出室外或向室内输入暖气。由于本技术采用了排气扇和取暖器一体化按装,以及在排气和取暖之间采用了简而易行的风向转换装置,从而实现了取暖或排气一机多用的功能。而且由于本技术将取暖器的发热体完全置于整机机壳内,从而又防止了意外事故的发生。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将使对本技术的目的、特点和优点更好地理解。其中附图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机外型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的部分剖开后的示意图3是显示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整机后盖的立体图;图4是介绍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方框图;图5是表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第一实施例中包括机壳部分、排气部分、加热部分、风向转换部分和电原理控制部分。机壳部分包括壳体1、在壳体1上设置的空气进口2、暖气开口3、排气出口25、工作选择拨杆4、定时器旋扭5、加热器工作选择开关6和温控器7。排气部分由排气扇上的风扇叶轮9、风扇电机10以及罩在风扇叶轮9周围形成一个进/出风的风道的风扇罩11组成。加热部分由电加热发热体15和圈在发热体15周围的暖风通道16组成。为防止加热器的热量四处散发,在暖风通道16的内壁履有一层隔热保温阻燃材料,本实施例采用云母材料。暖风通道16的出口与壳体1上的暖气出口3重合。风向转换装置由设有出风口24的管道18和操纵杆19构成。本技术中排风部分的排气扇采用了鼓式风扇,其风扇罩11的前方开口,以形成风扇进风口12,该风扇进风口12的直径小于风扇叶轮的内径,并且与机壳1上的空气进口2相当;风扇罩11上还设有一个出风口13,该出风口13的直径与风向转换装置的管道18的直径一致,并且与管道18的一端对接。在两管道对接处外圈有一个套环20,套环20与这两管道口紧配合,在套环20的外壁上设有一“”形固定件14,以使套环20与壳体1固定。按装在管道18上的操纵杆19,可以固定焊接在管道18的外壁上,也可以通过齿轮啮合的方式传动管道18。本实施例采用齿轮啮合的方式,即在管道18的部分外壁上固设齿轮21,在操纵杆19的一端也设有齿轮22,与管道18上的齿轮21啮合。在操纵杆19上有一个限位槽27,固定在机壳1上的限位轴28与其配合,以控制操纵杆19的转动范围。在限位轴28上还有一个电触点,当动作操纵杆19时,由于齿轮的转动而带动管道18的转动,选择管道18上的出风口24在排气或送暖气的位置。当使用者在机壳外将连在操纵杆19上的选择拨杆4打向“暖风”档时,操纵杆19上的电触点与电源接通,使电加热器工作,此时排气扇送出的风经管道18从风向口24排出,然后经电加热器15加热后,从暖风通道16送出。为了使管道18旋转灵活,在管道18的另一端采用轴承装置,其管口与固定在壳体1上的轴承23配合。当将操纵杆19上的选择拨杆4拨向“排气”档时,风向口24与壳体1上的排气出口25重合;当转至“取暖”档时,正好落在加热器暖风通道16的进风口26圈内。管道18的外径与暖风通道16的进风口26是间隙配合,其间隙大小以恰使管道18能自由转动为限。本技术的外壳等采用耐高温阻燃材料,本实施例选用阻燃型塑料ABS或PPO塑料。为了安全起见在调节器整机中按装了限温装置。当整机温度升到限值时,如本实施例规定80℃为限值时,限温装置自动切断电源,整机停止工作。在本技术中还设置了工作定时开关5、功率选择开关6、工作选择拨杆4以及温控开关7等,使本技术的功能齐全。图5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中风向转换装置由一个按装在排风出口管31的通道上与暖风通道32上加热进口处33之间的活动门30构成。控制活动门的动作由操纵杆36完成。操纵杆36上有一个支点35,由固定在暖风通道32外壁上的转动轴构成。操纵杆36的上端有一个孔,处于与操作杆36相邻一边的活动门30的边框上有一个与操纵杆36上的孔松动配合的限位轴34,当拨动操纵杆36时,通过活动门30上的限位轴34的力的作用,而使活动门30上下翻动。当使用者将操纵杆36拨向“排气”档时,活动门30将暖风通道32上的加热进口33封住,故气流不经加热即送出机外;当操纵杆36拨向“取暖”档时,活动门30上翻,将排气出口管通道封住,所有气流流向加热器,调节器送出暖风。本技术由于将排气扇与取暖器合理按排于一体内,兼具排气和取暖功能,增强了实用性,同时使整机体积缩小,结构简单,给按装和使用都带来方便。同时由于将加热体置于机壳内,又在整机内按装了限温装置,使工作更安全。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将排气扇和电热器按装于一体化的机壳1内,该机壳上有一个空气进口2,一个排气出口25和一个暖气出口3;以及在排气扇排风通向电热器的通道上有一个调节气流方向的风向转换装置,该装置用以控制气流排出室外或向室内输入暖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向转换装置,是由一端与排气扇的风扇罩11上出风口13连通,另一端与固定在机壳1上的轴承23配合以可自由转动管道18,和一固连于管道18上的选择工作状态用的操纵杆19组成,在管道18上设有一风向出口24,使当通过操纵杆19转动管道18对,可有选择地分别与所述排气口25和暖气出口3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向转换装置中的操纵杆19是由在管道18的外壁上固设的转动齿轮21以及一端设有与齿轮21啮合的拨杆4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向转换装置上的操纵杆19是由固连于管道18壁上的齿轮22的拨杆4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口转换装置是由按装在与排风扇罩上的出风口13相对并位于排气出口管31的通道上与暖风通道32的加热进口处33之间的活动门30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门30上有一个限位轴34,与操纵杆36上的孔松配合,使活动门30与操纵杆36联动。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器外包围一暖风通道16,其进、出口分别可与所述管道18上的风向出口24及暖气出口3相对连通,暖风通道16的内壁有一层隔热保温阻燃材料。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整机内还有一个限温装置,控制整机内部的温度。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空气调节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将排气扇和电热器按装于一体化的机壳1内,该机壳上有一个空气进口2,一个排气出口25和一个暖气出口3;以及在排气扇排风通向电热器的通道上有一个调节气流方向的风向转换装置,该装置用以控制气流排出室外或向室内输 入暖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高
申请(专利权)人:王德高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