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属于厨房家电领域,解决了现有蒸汽饭煲中锅具取放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包括机体和外置于所述机体上的锅具,所述机体设有蒸汽发生器和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蒸汽输出口,所述锅具包括限定出烹饪腔的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的外周面侧向延伸出对接部,所述对接部上设有连通所述烹饪腔的蒸汽对接口,所述对接部对接到所述机体上,以将所述蒸汽对接口和所述蒸汽输出口接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化锅具与机体的对接方式,从而省去原有的机头部分,使烹饪器具外形更为精巧、锅具取放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厨房家电领域,尤其涉及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蒸汽饭煲,在产品设计上颠覆了传统电饭煲的内置锅具结构,实现锅具(内胆)外置,作为加热平台的机体形成开放空间,用于放置食物的锅具可取放地置于该开放空间内,机体上部设置用于对接锅具的机头,烹饪时,机体内加热产生的蒸汽经机头导入锅具进行加热,机头压紧锅具,防止锅具移动而影响蒸汽的稳定输出。但设置机头也带来了如下问题:机头增加整机体积,使得蒸汽饭煲外形显得厚重而不美观;机头对开放空间的高度造成限制,无法为锅具提供足够的取放空间和取放自由度,锅具取放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省去原有的机头部分,使烹饪器具外形更为精巧、锅具取放更加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包括机体和外置于所述机体上的锅具,所述机体设有蒸汽发生器和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蒸汽输出口,所述锅具包括限定出烹饪腔的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的外周面侧向延伸出对接部,所述对接部上设有连通所述烹饪腔的蒸汽对接口,所述对接部对接到所述机体上,以将所述蒸汽对接口和所述蒸汽输出口接通。在上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中,所述机体包括底座和设于所述底座一侧的立柱,所述立柱上设有容纳所述对接部的对接槽,所述对接部插入所述对接槽中进行对接。在上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中,所述对接槽为缺口槽。在上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中,所述立柱上朝向所述锅具的一侧设有凹腔,所述锅具置于所述底座时有部分匹配于所述凹腔内。在上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中,所述对接部和所述机体其中之一设有卡扣,另一个上设有卡槽,所述对接部与所述机体对接时,所述卡扣插入所述卡槽内以锁定所述对接部。在上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中,所述对接部上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机体上设有第二磁吸件,所述对接部与所述机体对接时,所述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吸合以锁定所述对接部。在上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中,所述机体上还设有出气阀,所述出气阀被设置为在所述对接部对接到所述机体时打开所述蒸汽输出口,以及在所述对接部与所述机体分离时关闭所述蒸汽输出口。在上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中,所述出气阀包括阀体、阀芯和弹性元件,所述阀体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所述阀芯活动安装在所述阀体上且在所述弹性元件作用下关闭所述蒸汽输出口,所述对接部对接到所述机体时,所述蒸汽对接口将所述阀芯推离关闭位置。在上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中,所述对接部和所述机体在竖直方向上对接。在上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中,所述机体和/或所述对接部上设有在二者对接时提供密封的密封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中,优化了锅具与机体的对接方式,在锅具的锅盖外周面延伸出对接部,使锅盖能够主动对接到机体上,实现蒸汽对接口和蒸汽输出口的接通,这相当于将现有设计中机头主动对接锅盖的功能通过对接部的设置转移到锅盖上,由锅盖去主动对接机体,这样机体上就可以省去机头结构,使烹饪器具外形更为精巧,同时也降低了成本;在现有技术中,为方便与机头对接,锅盖上表面需要设置凸出的承接台,锅盖造型不够简洁,而在本技术中,由于省去了机头结构,锅盖上表面的机头对接结构也可以省去,锅盖表面简洁平整,易于清洗。更重要的是,机体放置锅具的区域中没有了机头的限制,实现锅具相对机体在竖向方向、横向方向以及斜向方向上的多角度取放,用户可获得更好地的锅具取放体验。另外,当烹饪过程需要中途加料时,现有技术中因为机头的限制,必须要将锅具取出才能实现,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但在本技术中,没有了机头的限制,在烹饪过程中,用户可以取下锅盖,进行中途加料,节省不必要的取放操作,提升了烹饪体验。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机体包括底座和设于所述底座一侧的立柱,所述立柱上设有容纳所述对接部的对接槽,所述对接部插入所述对接槽中进行对接。在放置锅具时,对接槽的设置明确了立柱上的对接位置,使对接部快速对接到立柱上,为用户节省不必要的对位操作;当对接部插入对接槽后,限制了对接部的横向移动,避免烹饪过程中锅盖移动而破坏对接状态。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对接槽为缺口槽。对接槽具有彼此连通的侧面槽口和顶面槽口,对接部既能从侧面槽口插入对接槽,也能从顶面槽口插入对接槽,对接灵活性好。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立柱上朝向所述锅具的一侧设有凹腔,所述锅具置于所述底座时有部分匹配于所述凹腔内。通过设置凹腔使立柱对锅具具有更好地包容性,锅具不易受外力作用而发生偏移,位于凹腔两侧的立柱外侧面与锅具侧面保持平齐或者形成连续过度面,锅具放置于机体时具有一体化的视觉效果。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对接部和所述机体其中之一设有卡扣,另一个上设有卡槽,所述对接部与所述机体对接时,所述卡扣插入所述卡槽内以锁定所述对接部。利用卡扣和卡槽的配合将对接部锁定在与机体对接的位置,有效避免外力作用导致对接部松动而出现漏气。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对接部上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机体上设有第二磁吸件,所述对接部与所述机体对接时,所述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吸合以锁定所述对接部。基于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的磁吸效果,二者无需接触即可锁定对接部,对接部与机体对接或者分离都无需额外的锁定或者解锁操作,使用更便利;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可以实现内嵌或者内置式安装,对接部和机体的外观面上不会显露上述磁性件,表面简洁易清洗。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机体上还设有出气阀,所述出气阀被设置为在所述对接部对接到所述机体时打开所述蒸汽输出口,以及在所述对接部与所述机体分离时关闭所述蒸汽输出口。通过出气阀的设置,在对接部与机体分离时及时关闭蒸汽输出口,防止蒸汽持续外溢,使用更安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对接部和所述机体在竖直方向上对接。利用对接部以及锅盖本身的重量,提升对接部与机体的对接稳定性。本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锅具置于机体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锅具和机体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的B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00机体、110立柱、111凹腔、112对接槽、120底座、130蒸汽输出口;200锅具、210锅体、220锅盖、221对接部、222蒸汽导管、223进气接头、224对接接头、225对接密封件、226蒸汽对接口、230烹饪腔;300蒸汽发生器、400水箱、500出气阀、510阀芯、511阀芯密封圈、520阀体、530弹性元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出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包括机体和外置于所述机体上的锅具,所述机体设有蒸汽发生器和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蒸汽输出口,所述锅具包括限定出烹饪腔的锅体和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的外周面侧向延伸出对接部,所述对接部上设有连通所述烹饪腔的蒸汽对接口,所述对接部对接到所述机体上,以将所述蒸汽对接口和所述蒸汽输出口接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包括机体和外置于所述机体上的锅具,所述机体设有蒸汽发生器和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蒸汽输出口,所述锅具包括限定出烹饪腔的锅体和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的外周面侧向延伸出对接部,所述对接部上设有连通所述烹饪腔的蒸汽对接口,所述对接部对接到所述机体上,以将所述蒸汽对接口和所述蒸汽输出口接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底座和设于所述底座一侧的立柱,所述立柱上设有容纳所述对接部的对接槽,所述对接部插入所述对接槽中进行对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槽为缺口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朝向所述锅具的一侧设有凹腔,所述锅具置于所述底座时有部分匹配于所述凹腔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和所述机体其中之一设有卡扣,另一个上设有卡槽,所述对接部与所述机体对接时,所述卡扣插入所述卡槽内以锁定所述对接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吕卫卫,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