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鞍座以及配装有鞍座的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096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鞍座以及配装有鞍座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双面鞍座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嵌槽,所述底座的嵌槽内嵌装座垫体,所述座垫体的下部嵌入所述底座的嵌槽中;所述座垫体与所述底座通过尼龙粘扣连接且所述座垫体的上面部和下面部上均设有与所述底座连接的尼龙粘扣。本新型所述鞍座具有骑乘舒适,可便于恶劣环境下骑行且使用寿命长的鞍座。

A double saddle and a bicycle equipped with sad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鞍座以及配装有鞍座的自行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行车
,尤其涉及一种双面鞍座以及配装有鞍座的自行车。
技术介绍
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人们短途交通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具有绿色节能方便快捷的优点。鞍座是电动自行车上的主要骑乘部件。现有技术中的鞍座包括座板、发泡体和坐面层,发泡体固定在座板上部,坐面层包裹发泡体和座板外援形成鞍座。现有传统鞍座结构固定单一,降雨或者暴晒天气下骑乘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现有鞍座结构单一且恶劣天气下使用不便的问题的双面鞍座。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面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嵌槽,所述底座的嵌槽内嵌装座垫体,所述座垫体的下部嵌入所述底座的嵌槽中,所述座垫体的上部凸出所述底座形成乘坐部,所述座垫体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本专利技术中的座垫体为可拆卸且可上下换面使用,具有一下优点:1、在雨后或暴晒天气时,骑乘前对室外的电动自行车鞍座的座垫体进行翻面,避免坐面潮湿或者高温,便于骑行。2、座垫体的双面均可使用,坐面的耐磨损能力提高一倍,延长了鞍座的使用寿命。3、座垫体的上面部和下面部的坐面层可根据车型设计为不同材质,为骑行者提供更多选择。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座垫体与所述底座通过尼龙粘扣连接且所述座垫体的上面部和下面部上均设有与所述底座连接的尼龙粘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座垫体包括发泡体和包裹于所述发泡体外侧的坐面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坐面层包括皮面层和布面层,所述皮面层和布面层分别包裹于所述发泡体的上面部和下面部,所述皮面层和布面层缝合连接。两种材质的坐面层的乘坐感受以及透气性均存在很大差别,骑乘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骑行环境进行自主选择。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嵌槽内固定有钩面粘扣,所述座垫体的上面部和下面部设有与所述钩面粘扣连接的绒面粘扣。绒面粘扣与钩面粘扣是尼龙粘扣相互配合的两部分,绒面粘扣不会与骑行者的外衣产生剐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座垫体的上面前部、后部以及座垫体的下面前部、后部分别固定所述绒面粘扣。绒面粘扣的设置位置避开座垫体的乘坐面域,令座垫体的乘坐面更佳平滑,令乘坐舒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座垫体的上面部和下面部形状相同,所述底座的嵌槽底面形状与所述座垫体的上面部和下面部形状吻合。底座可以对座垫体进行全接触承托,保证座垫体在被压坐的条件下下部不变形,令座垫体的使用寿命更长,且有助于座垫体的稳定安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嵌槽两侧部为下凹缘。底座的下凹缘在座垫体两侧部形成缺口,避免底座与骑行者的大腿内侧部分接触,骑行者在骑车的过程中,大腿内侧频繁动作且可直接接触到座垫体,令骑行更佳舒适,消除了底座边缘与座垫体接缝对骑行者大腿内侧剐蹭而缠身不适感。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座垫体的两侧部连接有绑带,所述绑带的自由端连接有可相互插接的塑料插扣,所述底座的下部设有用于安装座架的凹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种自行车,所述自行车安装有上述的双面鞍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座垫体取出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底座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二中底座的底部视图。图中、1、底座;1-1、插接部;1-2、凹槽;2、鞍座支架;3、座垫体;4、钩面粘扣;5、绒面粘扣;6、绑带;7、塑料插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鞍座结构单一且恶劣天气下使用不便的弊端,本专利技术特提供一种双面鞍座以及配装有鞍座的自行车,本新型所述鞍座具有骑乘舒适,可便于恶劣环境下骑行且使用寿命长的鞍座。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书如下: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3,一种双面鞍座,包括底座1。底座为注塑件。本实施例中,底座的下部前后端均一体注塑出带插孔的插接部1-1,插接部上插装鞍座支架2。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嵌槽。本实施例中,底座的四周向上弯曲形成嵌槽。所述底座的嵌槽内嵌装座垫体3,所述座垫体的下部嵌入所述底座的嵌槽中。所述座垫体的上部凸出所述底座形成乘坐部,所述座垫体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底座具有承托和稳定座垫体的作用。所述座垫体与所述底座通过尼龙粘扣连接,且所述座垫体的上面部和下面部上均设有与所述底座连接的尼龙粘扣。即座垫体的上面部和下面部可根据选择嵌装在底座的嵌槽中,令座垫体不同的面部朝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座垫体包括发泡体和包裹于所述发泡体外侧的坐面层。本实施例中,发泡体是聚氨酯发泡体。坐面层包括皮面层和布面层。皮面层和布面层分别包裹于发泡体的上面部和下面部,所述皮面层和布面层缝合连接。布面和皮面两种材质的坐面层的乘坐感受以及透气性均存在很大差别,骑乘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骑行环境进行自主选择。尼龙粘扣是组合件,包括可相互粘合的钩面粘扣4和绒面粘扣5。所述底座的嵌槽内固定有钩面粘扣,本实施例中,钩面粘扣胶粘在底座的嵌槽内面。所述座垫体的上面部和下面部设有与所述钩面粘扣连接的绒面粘扣。本实施例中,绒面粘扣缝合在座垫体的上面部和下面部上。绒面粘扣与钩面粘扣位置对应。本实施例中,座垫体的上面前部、后部以及座垫体的下面前部、后部分别固定所述绒面粘扣,钩面粘扣对应固定在底座的嵌槽内前部和后部。本实施例中,所述座垫体的上面部和下面部形状相同,即面形以座垫体的中线对称。底座的嵌槽底面形状与所述座垫体的上面部和下面部形状吻合。座垫体嵌入底座的嵌槽之后,保证底座嵌槽的内面与座垫体面部全面贴合。所述底座的嵌槽两侧部为下凹缘。底座的下凹缘在座垫体两侧部形成缺口,避免底座与骑行者的大腿内侧部分接触,骑行者在骑车的过程中,大腿内侧频繁动作且可直接接触到座垫体,令骑行更佳舒适,消除了底座边缘与座垫体接缝对骑行者大腿内侧剐蹭而缠身不适感。实施例二请参阅图4,包括底座1。底座为注塑件。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下部设有用于安装座架的凹槽1-2,底座的凹槽内嵌装螺杆,底座通过螺杆和相匹配的螺母安装在自行车座架上。。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嵌槽。所述底座的嵌槽内嵌装座垫体3,所述座垫体的下部嵌入所述底座的嵌槽中。所述座垫体的上部凸出所述底座形成乘坐部,所述座垫体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底座具有承托和稳定座垫体的作用。所述座垫体的两侧部连接有绑带6,本实施例中的绑带为弹性绑带。所述绑带的自由端连接有可相互插接的塑料插扣7。塑料插扣为现有常规部件,普遍使用于书包、儿童车等领域中。利用塑料插扣锁紧的绑带可将座垫体固定在底座上。实施例三一种自行车,所述自行车安装有上述的双面鞍座。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嵌槽,所述底座的嵌槽内嵌装座垫体,所述座垫体的下部嵌入所述底座的嵌槽中,所述座垫体的上部凸出所述底座形成乘坐部,所述座垫体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底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嵌槽,所述底座的嵌槽内嵌装座垫体,所述座垫体的下部嵌入所述底座的嵌槽中,所述座垫体的上部凸出所述底座形成乘坐部,所述座垫体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体与所述底座通过尼龙粘扣连接且所述座垫体的上面部和下面部上均设有与所述底座连接的尼龙粘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体包括发泡体和包裹于所述发泡体外侧的坐面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坐面层包括皮面层和布面层,所述皮面层和布面层分别包裹于所述发泡体的上面部和下面部,所述皮面层和布面层缝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嵌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武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卡希玛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