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驾驶气囊新型折叠装置及折叠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气囊折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驾驶气囊新型折叠装置及折叠工艺。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汽车的不断增加,交通安全事故也在不断增加,而交通安全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气囊作为车身被动安全性的辅助配置,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汽车上使用的气囊主要类型有5种:安装于驾驶位方向盘内的主驾驶气囊、安装于副驾驶位的副驾驶气囊、安装于乘员膝部的膝部气囊,安装于车门上侧的帘式气囊,安装于头部侧面的侧气囊,这些气囊需要安装在专用的型腔内,在汽车发生危险时充气撑开,保护乘车人员安全。现有主驾驶位气囊的折叠过程中,通常是以有序折叠模式生产,工艺要求复杂繁琐,折叠时所采用需要多台设备配套才能完成;生产不同直径的气囊,需要更换不同的工装治具,应用范围窄。现有折叠方式工艺具有要求复杂、工装治具多样、多台设备组合完成,耗时长,增加人工成本,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驾驶气囊新型折叠装置,设备结构简单,不需要更换工装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驾驶气囊新型折叠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包括底座(11)和设置在底座(11)上的操作平台(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载盘(2)、压缩机构(3)和天板(4);所述负载盘(2)设置在操作平台(12)上,所述操作平台(12)上具有第一圆形通孔(13),所述负载盘(2)直径不大于第一圆形通孔(13)的直径;所述的负载盘(2)由顶升气缸(21)驱动;/n所述压缩机构(3)包括若干第一压缩气缸(31)和相同数量的第二压缩气缸(32)组成;第一压缩气缸(31)和第二压缩气缸(32)循环相间设置;第一压缩气缸(31)和第二压缩气缸(32)的端部形成同心圆,同心圆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驾驶气囊新型折叠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包括底座(11)和设置在底座(11)上的操作平台(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载盘(2)、压缩机构(3)和天板(4);所述负载盘(2)设置在操作平台(12)上,所述操作平台(12)上具有第一圆形通孔(13),所述负载盘(2)直径不大于第一圆形通孔(13)的直径;所述的负载盘(2)由顶升气缸(21)驱动;
所述压缩机构(3)包括若干第一压缩气缸(31)和相同数量的第二压缩气缸(32)组成;第一压缩气缸(31)和第二压缩气缸(32)循环相间设置;第一压缩气缸(31)和第二压缩气缸(32)的端部形成同心圆,同心圆的圆心与负载盘(2)的圆心重叠;
所述天板(4)为一圆弧板,所述天板(4)的圆心与负载盘(2)的圆心重叠,所述天板(4)通过翻转机构开合,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电机(41)、转轴(42)和连接杆(43);所述连接杆(43)一端固定连接在天板(4)上,一端设置在转轴(42)上;所述转轴(42)由翻转电机(41)驱动;所述天板(4)上同轴设有第二圆形通孔(44),第二圆形通孔(44)的直径不小于负载盘(2)的直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驾驶气囊新型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气缸(31)的活塞头为锥形结构;所述第二压缩气缸(32)的活塞头为弧形台结构,所述第二压缩气缸(32)活塞头内置微型夹紧气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主驾驶气囊新型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气缸(31)和第二压缩气缸(32)分别具有8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主驾驶气囊新型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气缸(31)上设有第一色块检测仪(33),所述第二压缩气缸(32)上设有第二色块检测仪(3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驾驶气囊新型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板(4)外周设有旋转压紧气缸(47),所述旋转压紧气缸(47)设置在操作平台(12)上;所述转轴(42)上设有角度传感器(48)。
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任一一种主驾驶气囊新型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气缸(31)分别由对应的第一电磁阀(35)单独控制,所述第二压缩气缸(32)分别由对应的第二电磁阀(36)单独控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舟,蒋斌,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昌瑞汽车部品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