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05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杯盖,包括杯盖本体、条状的提绳,其特征是:所述杯盖本体内设有用于供提绳端部伸入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具有限位通道,位于容纳空间的所述提绳的端部弯折后插入到限位通道内,所述提绳与限位通道内壁、限位通道的入口边沿摩擦配合。通过提绳分别与限位通道内壁、限位通道的入口边沿摩擦配合,以限制提绳脱落限位块,进而限制提绳脱离容纳空间,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提绳提起杯盖。另外,这种限位结构适用于条状的提绳,提绳无需加工成环状,其通过摩擦配合固定在限位块上,结构简单但限位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杯盖
本技术涉及水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杯盖。
技术介绍
目前,公告号为CN20662115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杯盖,它包括杯盖本体、提绳,杯体本体内设有容纳空间,所述提绳部分伸入容纳空间内。容置空间内设有限位部,这种提绳是封闭环状的,所述提绳套在所述限位部并可止挡于所述限位部。这种提绳虽然可以通过限位部限制在容纳空间内,但是要求提绳必须为封闭环状,若提绳首尾不连接,即提绳为条状,则限位部无法对其提绳限位,提绳可能从杯盖本体内脱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杯盖,提绳首尾不连接,并依靠摩擦力固定在容纳空间内。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杯盖,包括杯盖本体、条状的提绳,所述杯盖本体内设有用于供提绳端部伸入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具有限位通道,位于容纳空间的所述提绳的端部弯折后插入到限位通道内,所述提绳与限位通道内壁、限位通道的入口边沿摩擦配合。优选的,所述提绳的端部具有笔直的硬质胶头,所述硬质胶头用于插入限位通道内,所述容纳空间侧壁具有用于供提绳两端穿入的通孔,所述通孔与限位通道的入口错位,所述硬质胶头的长度大于入口与容纳空间侧壁的间距。优选的,所述限位通道为穿设在限位块上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一端孔口为入口。优选的,所述限位通道为设在限位块上的限位槽,所述硬质胶头可从限位槽的槽口嵌入限位槽内,限位槽的两端贯穿限位块的两侧壁,所述限位槽靠近容纳空间侧壁的一端为入口。r>优选的,所述杯盖本体包括杯座、转动连接在杯座的翻盖,所述翻盖包括上盖和盖合在上盖的下盖,所述上盖与下盖围合形成容纳空间。优选的,所述上盖设有定位片,所述下盖设有缺口,所述上盖与下盖通过定位片与缺口配合后,所述上盖与下盖卡接配合。优选的,所述杯座上设有用于与定位片抵接的挡块,当翻盖打开后,所述定位片穿过缺口与挡块抵接配合,以增大翻盖盖合到杯座的阻力。优选的,所述杯座具有出水口,当翻盖盖合在杯座时,下盖密封出水口。优选的,所述限位通道为两个,分别与提绳的两端配合。优选的,所述通孔为两个,所述提绳两端分别穿过两个不同通孔后进入容纳空间,位于容纳空间的所述提绳两端相向弯折后再插入到限位通道内。综上所述,本技术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当提绳插入到限位通道后,提绳端部与限位通道内壁摩擦配合,提绳弯折的部位于限位通道的入口边沿摩擦配合。通过提绳分别与限位通道内壁、限位通道的入口边沿摩擦配合,以限制提绳脱落限位块,进而限制提绳脱离容纳空间,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提绳提起杯盖;2、这种限位结构适用于条状的提绳,提绳无需加工成环状,其通过摩擦配合固定在限位块上,结构简单但限位可靠;3、通过对提绳施加拉力只能将硬质胶头抵接在容纳空间侧壁,无法使得硬质胶头完全脱离限位通道,有利于保证硬质胶头稳定固定在容纳空间内,即提绳端部温度固定在容纳空间内;4、用户将提绳端部从限位槽槽口放入限位槽内时,提绳端部预先套设硬质套,形成硬质胶头,用户直接将硬质胶头从限位槽槽口嵌入到限位槽内,提绳端部无需穿过限位通道,固定较为方便;5、上盖与下盖先通过定位片与缺口配合,以限制上盖与下盖的相对位置,然后上盖与下盖卡接配合,有利于保证上盖与下盖固定的位置准确;6、当翻盖完全打开后,翻盖需要克服定位片与挡块的摩擦阻力才能盖合,翻盖盖合到杯座的阻力增大,有利保证翻盖保持打开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翻盖的剖视图;图3为上盖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上盖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5为下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提绳;2、杯盖本体;21、翻盖;211、上盖;212、下盖;22、杯座;3、硬质胶头;4、容纳空间;5、限位块;6、缺口;7、定位片;8、挡块;9、出水口;10、限位通道;101、限位孔;102、限位槽;11、通孔;12、入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一种杯盖,包括杯盖本体2、安装在杯盖本体2的条状的提绳1。参见图2和图4,杯盖本体2内设有用于供提绳1端部伸入的容纳空间4,容纳空间4内设有限位块5,提绳1从杯盖本体2外伸入到容纳空间4内并固定在限位块5上。条状提绳1指的是提绳1首尾不相连,区别于环状的提绳1。提绳1可以一端伸入容纳空间4并固定在限位块5上,也可以两端伸入容纳空间4并固定在限位块5上。本实施例中,提绳1两端伸入容纳空间4内,并固定在限位块5上。具体的,限位块5上具有限位通道10,位于容纳空间4的提绳1端部弯折后插入到限位通道10内,限位通道10的入口12位于限位块5一侧,用于供提绳1插入。当提绳1插入到限位通道10后,提绳1端部与限位通道10内壁摩擦配合,提绳1弯折的部位于限位通道10的入口12边沿摩擦配合。通过提绳1分别与限位通道10内壁、限位通道10的入口12边沿摩擦配合,以限制提绳1脱落限位块5,进而限制提绳1脱离容纳空间4,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提绳1提起杯盖。另外,这种限位结构适用于条状的提绳1,提绳1无需加工成环状,其通过摩擦配合固定在限位块5上,结构简单但限位可靠。本实施例中,提绳1的端部具有笔直的硬质胶头3,硬质胶头3由套接有硬质套的提绳1端部形成。在其他实施例中,硬质胶头3也可以由胶水硬化的提绳1端部形成。本实施例中,容纳空间4侧壁具有用于供提绳1端部穿入的通孔11,通孔11与限位通道10的入口12错位,即通孔11并不正对限位通道10的入口12,提绳1穿过通孔11后,需要经弯折才能从入口12插入到限位通道10内。硬质胶头3的长度大于入口12与容纳空间4侧壁的间距,当拉动提绳1时,即使硬质胶头3从入口12脱离,但是由于硬质胶头3长度较长,硬质胶头3未完全脱离限位通道10时,硬质胶头3将会抵接在容纳空间4的内壁上。另外,硬质胶头3笔直不可弯折,通过对提绳1施加拉力只能将硬质胶头3抵接在容纳空间4侧壁,无法使得硬质胶头3完全脱离限位通道10,有利于保证硬质胶头3稳定固定在容纳空间4内,即提绳1端部温度固定在容纳空间4内。具体的,限位通道10为设在限位块5上的限位槽102,限位槽102的两端贯穿限位块5的两侧壁,限位槽102靠近容纳空间4侧壁的一端为入口12。用户可以将提绳1端部从入口12插入限位槽102内,也可以将提绳1端部从限位槽102槽口放入限位槽102内。当用户将提绳1端部从限位槽102槽口放入限位槽102内时,提绳1端部预先套设硬质套,形成硬质胶头3,用户直接将硬质胶头3从限位槽102槽口嵌入到限位槽102内,提绳1端部无需穿过限位通道10,固定较为方便。参见图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限位通道10为设在限位块5上的限位口,限位孔101的两端贯穿限位块5,限位块5靠近容纳空间4内侧壁的一端为入口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杯盖,包括杯盖本体、条状的提绳,其特征是:所述杯盖本体内设有用于供提绳端部伸入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具有限位通道,位于容纳空间的所述提绳的端部弯折后插入到限位通道内,所述提绳与限位通道内壁、限位通道的入口边沿摩擦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杯盖,包括杯盖本体、条状的提绳,其特征是:所述杯盖本体内设有用于供提绳端部伸入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具有限位通道,位于容纳空间的所述提绳的端部弯折后插入到限位通道内,所述提绳与限位通道内壁、限位通道的入口边沿摩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杯盖,其特征是:所述提绳的端部具有笔直的硬质胶头,所述硬质胶头用于插入限位通道内,所述容纳空间侧壁具有用于供提绳两端穿入的通孔,所述通孔与限位通道的入口错位,所述硬质胶头的长度大于入口与容纳空间侧壁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杯盖,其特征是:所述限位通道为穿设在限位块上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一端孔口为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杯盖,其特征是:所述限位通道为设在限位块上的限位槽,所述硬质胶头可从限位槽的槽口嵌入限位槽内,限位槽的两端贯穿限位块的两侧壁,所述限位槽靠近容纳空间侧壁的一端为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康明光李永江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