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决凹版印刷中“隐拉线”问题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凹版印刷
,尤其是一种解决凹版印刷中“隐拉线”问题的方法。
技术介绍
A公司生产的某印刷产品至2011年投入正常生产以来,所使用油墨由于材料特性及行业类技术壁垒,在使用过程中絮凝物容易附着于刮刀,进而出现细小拉线现象,影响产品印刷质量。经多家一流油墨厂家技术攻关,最后采用添加活性减缓助剂抑制絮凝物附着于刮刀上,同时严控印刷各相关工艺的方法,把拉线现象控制在基本可接受的范围内。但活性减缓助剂中苯系物含量偏高,生产中存在一定的卫生安全性指标风险。在凹版印刷中,拉线一直是生产中常见多发的问题。主要涉及到印刷油墨、溶剂、刮墨刀质量、凹印版质量等几方面的因素。由于材料特性及行业类技术壁垒,溶剂型凹印油墨由于粘度过高、干燥过快、细度较粗和在空气中吸水等原因,容易絮凝成细小颗粒物,该颗粒物随印版上墨后附着在刮刀背,同刮刀接触后卡在刮刀及印版接触点从而造成印刷拉线现象。此外印版机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刮刀的硬度、角度和平整度也都是凹版印刷出现拉线现象的原因。主要涉及到印刷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决凹版印刷中“隐拉线”问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原有的电子雕刻凹版印刷工艺为基础,不改变油墨配方,通过调整凹印版辊网线、网角、针角、网点面积率中至少一种的参数,以实现缩小通沟宽度,达到阻断和分散油墨中絮凝颗粒物的目的,从而杜绝凹版印刷产品中的“隐拉线”现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决凹版印刷中“隐拉线”问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原有的电子雕刻凹版印刷工艺为基础,不改变油墨配方,通过调整凹印版辊网线、网角、针角、网点面积率中至少一种的参数,以实现缩小通沟宽度,达到阻断和分散油墨中絮凝颗粒物的目的,从而杜绝凹版印刷产品中的“隐拉线”现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解决凹版印刷中“隐拉线”问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网点面积率,以实现缩小印版通沟宽度,达到阻断和分散油墨中絮凝颗粒物的目的,从而杜绝凹版印刷产品中的“隐拉线”现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解决凹版印刷中“隐拉线”问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原有的凹版印刷工艺为基础,不改变凹印版辊网线、网角和针角参数,选择不同的网点面积率,在凹版印刷机上印刷出相应的印样,并测量出印刷品的密度值,绘出不同网点面积率对印刷密度的影响曲线图,借助不同网点面积率对印刷密度的影响曲线图找到网点面积率的最小值X:当网点面积率≥X时,印刷密度相对于网点面积率<X时增幅缓慢,说明当网点面积率≥X时,网点面积率的变动对印刷色相的影响也变小;
步骤2:以网点面积率=X为起点,以网点面积率为100%为终点,在X~100%区间选择不同的网点面积率进行测试,凹印版辊中的其他工艺参数均不变,在同一印版以不同的网点面积率雕刻出相应的色块,进行上机印刷测试,随机连续抽取印刷样品进行“隐拉线”数量对比,借助对比结果找到网点面积率的最大值Y:当网点面积率≤Y时,随机连续抽取印刷样品的“隐拉线”数量为0,并且X≤Y;
步骤3:以网点面积率=Z进行印刷测试,X≤Z≤Y,通过调整油墨色浓度和/或油墨印刷粘度来消除网点面积率变动后对颜色饱和度和印刷流平的不利影响,从而达到以调整网点面积率来阻断和分散絮凝颗粒物,同时不降低颜色饱和度和印刷流平的目的,最终确定解决凹版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鸿,李昭川,林湧财,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五福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