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折叠沙发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988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折叠沙发床,包括靠背、扶手和底座,靠背与底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扶手在底座以及靠背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且连接在靠背靠近底座的一侧,底座包括伸缩架,伸缩架远离靠背的一端可朝向远离靠背的一侧拉伸移动,伸缩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伸缩杆,伸缩杆与两个扶手相互靠近的侧面相邻,伸缩杆的一端与靠背固定连接,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同步杆,伸缩架上铺设有单元垫,单元垫设置有至少两块,且单元垫的大小与伸缩架完全收缩时的大小相等,各个单元垫呈直线排布,相邻的两块单元垫相互靠近的一边固定连接在一起,伸缩架完全拉伸时的长度与各个单元垫完全打开时的长度相等。不易沾染上地面的灰尘,使人们使用时更为舒适。

An intelligent folding sofa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折叠沙发床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折叠沙发床。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沙发已经成为现代家庭的必备用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各种各样智能的沙发也随之出现。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60469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沙发。包括靠背、扶手及底垫,所述靠背与底垫固定连接,所述扶手位于底垫及靠背的两侧;关键在于所述可折叠沙发还包括两个或多个利用软质材料依次连接的辅垫,其中位于一侧的辅垫通过软质材料与底垫连接;底垫与辅垫的面积相同。平时可以将辅垫折叠起来而摞至于底垫上,形成沙发,其占地面积即为底垫及靠背的占地面积,而在需要时,可以将辅垫展开平铺于地上,与底垫一起构成床体,用于睡眠。但是该结构中,由于辅垫是直接铺设在地面上的。若室内环境较为脏乱的话,辅垫与底面贴合的侧面上会存在污渍和灰尘。在将该沙发床折叠好后,整个沙发床都会显得比较脏,降低了人们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折叠沙发床,其不易沾染上地面的灰尘,使人们使用时更为舒适。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折叠沙发床,包括靠背、扶手和底座,靠背与底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扶手在底座以及靠背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且连接在靠背靠近底座的一侧,所述的底座包括伸缩架,伸缩架远离靠背的一端可朝向远离靠背的一侧拉伸移动,伸缩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伸缩杆,伸缩杆与两个扶手相互靠近的侧面相邻,伸缩杆的一端与靠背固定连接,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同步杆,伸缩架上铺设有单元垫,单元垫设置有至少两块,且单元垫的大小与伸缩架完全收缩时的大小相等,各个单元垫呈直线排布,相邻的两块单元垫相互靠近的一边固定连接在一起,伸缩架完全拉伸时的长度与各个单元垫完全打开时的长度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伸缩架连接有同步杆的一端朝向远离靠背的一侧拉动,使伸缩架拉升开,之后将依次连接的单元垫铺展开,并将单元垫架设在伸缩架上。伸缩架使架设在伸缩架上的单元垫底面与地面之间存在空隙,即使地面较为脏乱,架设在伸缩架上的单元垫也不易沾染上灰尘。从而便于人们使用,提高了单元垫清洗的间隔时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单元垫和伸缩架之间铺设有架设板,架设板与单元垫大小相等,且数量与单元垫的数量相等,架设板呈直线排布,相邻的两块架设板相互靠近的侧边铰接,且转动轴线与这两条侧边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伸缩架为中空的结构,直接将单元垫铺设在伸缩架上的时候,容易出现单元垫部分下陷的现象,影响人们的使用该沙发床的舒适度。在使用的时候,将架设板铺展开,并架设在伸缩架上,之后将单元垫铺设在架设板上。使整个单元垫能够更为平整的架设在伸缩架上,提高了人们使用该沙发床的舒适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相邻两块单元垫之间通过魔术贴固定连接,魔术贴设置在单元垫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各个单元垫可以简单的连接在一起,并且也能够方便的分开,便于后续的清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单元垫上表面的其中一边缝制有魔术贴的圆毛面,该单元垫的下表面中的与上表面缝制有圆毛面相对的侧边上也缝制有圆毛面,魔术贴的刺毛面的宽度大于圆毛面的宽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两个单元垫之间通过魔术贴连接,且在翻折单元垫的时候,将两个单元垫贴合有刺毛面的一侧翻折至贴合在一起的位置。因为单元垫通常具有一定的厚度,这样的翻折方式能够使单元垫之间相互连接的边缘不易被压缩弯折,便于折叠起单元垫。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单元垫与另一块单元垫贴合的侧边为连接边,单元垫与连接边相邻两个侧边上均安装有弹性带,弹性带的另一端可拆卸的安装有挂钩,弹性带的自然长度小于弹性带与单元垫连接的位置与伸缩架之间的距离,弹性带完全拉伸时的长度大于弹性带与单元垫连接的位置与伸缩架之间的距离,在伸缩杆的侧面上开设有挂设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单元垫在架设在伸缩架上的时候,往往不够稳固,容易因为坐在单元垫上的人们移动,而导致单元垫从伸缩架上掉落,从而沾染上灰尘。通过弹性带和挂钩,并将挂钩挂在伸缩杆侧面上的挂设孔内,能够方便的将单元垫的位置固定住,使单元垫不易从伸缩架上掉落至地面,很好的保护了单元垫。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架设板上开设有穿设槽,穿设槽的数量与弹性带的数量相等,在架设板和单元垫完全铺设开时,穿设槽均与一个弹性带对应,穿设槽开设在其所对应的弹性带和单元垫连接处的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架设板和单元垫完全铺设开时,将单元垫上的弹性带穿过其所对应的穿设槽,之后再安装上挂钩,并将挂钩挂在伸缩杆侧面上的挂设孔内,从而将架设板的位置也一并固定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扶手与另一个扶手相邻的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导向杆,导向杆与伸缩杆平行,在导向杆的底面上开设有长度相等的导向槽,伸缩杆穿设在导向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伸缩杆嵌设在导向杆下表面的导向槽内,导向槽能限制住伸缩杆的位置。在伸缩杆拉伸的时候,不易因为外力,导致伸缩杆出现弯折变形的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架设板上开设有透气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人们使用该沙发床,单元垫铺设在架设板上的时候,使单元垫能够更好的透气。人们在睡在该沙发床上的时候,更加舒适。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不易沾染上地面的灰尘,使人们使用时更为舒适;2、其结构简单,便于进行折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隐藏单元垫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单元垫的安装示意图;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靠背;11、扶手;2、底座;21、伸缩架;22、伸缩杆;221、挂设孔;23、导向杆;24、导向槽;25、同步杆;3、架设板;31、透气孔;32、穿设槽;4、单元垫;41、圆毛面;42、刺毛面;43、弹性带;44、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智能折叠沙发床,包括靠背1、扶手11和底座2。靠背1连接在底座2的一侧侧面上,扶手11连接在靠背1与底座2连接的侧面上,且在底座2和靠背1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两个扶手11均垂直于靠背1,且两个扶手11相互平行。底座2包括伸缩架21,伸缩架21上架设有架设板3,架设板3的上侧架设有单元垫4。如图2和图3所示,伸缩架21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伸缩杆22,伸缩杆22设置在两个扶手11之间,且在与扶手11相邻的位置各设置一有一根,伸缩杆22与扶手11平行。在两个扶手11相互靠近的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导向杆23,导向杆23与伸缩杆22平行,导向杆23的底面上开设有导向槽24,导向槽24与导向杆23平行,伸缩杆22嵌设在导向槽24内。伸缩杆22的一端与靠背1固定连接,伸缩杆22的另一端连接有同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折叠沙发床,包括靠背(1)、扶手(11)和底座(2),靠背(1)与底座(2)的侧面固定连接,扶手(11)在底座(2)以及靠背(1)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且连接在靠背(1)靠近底座(2)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2)包括伸缩架(21),伸缩架(21)远离靠背(1)的一端可朝向远离靠背(1)的一侧拉伸移动,伸缩架(21)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伸缩杆(22),伸缩杆(22)与两个扶手(11)相互靠近的侧面相邻,伸缩杆(22)的一端与靠背(1)固定连接,伸缩杆(22)的另一端连接有同步杆(25),伸缩架(21)上铺设有单元垫(4),单元垫(4)设置有至少两块,且单元垫(4)的大小与伸缩架(21)完全收缩时的大小相等,各个单元垫(4)呈直线排布,相邻的两块单元垫(4)相互靠近的一边固定连接在一起,伸缩架(21)完全拉伸时的长度与各个单元垫(4)完全打开时的长度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折叠沙发床,包括靠背(1)、扶手(11)和底座(2),靠背(1)与底座(2)的侧面固定连接,扶手(11)在底座(2)以及靠背(1)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且连接在靠背(1)靠近底座(2)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2)包括伸缩架(21),伸缩架(21)远离靠背(1)的一端可朝向远离靠背(1)的一侧拉伸移动,伸缩架(21)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伸缩杆(22),伸缩杆(22)与两个扶手(11)相互靠近的侧面相邻,伸缩杆(22)的一端与靠背(1)固定连接,伸缩杆(22)的另一端连接有同步杆(25),伸缩架(21)上铺设有单元垫(4),单元垫(4)设置有至少两块,且单元垫(4)的大小与伸缩架(21)完全收缩时的大小相等,各个单元垫(4)呈直线排布,相邻的两块单元垫(4)相互靠近的一边固定连接在一起,伸缩架(21)完全拉伸时的长度与各个单元垫(4)完全打开时的长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折叠沙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元垫(4)和伸缩架(21)之间铺设有架设板(3),架设板(3)与单元垫(4)大小相等,且数量与单元垫(4)的数量相等,架设板(3)呈直线排布,相邻的两块架设板(3)相互靠近的侧边铰接,且转动轴线与这两条侧边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折叠沙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两块单元垫(4)之间通过魔术贴固定连接,魔术贴设置在单元垫(4)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折叠沙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元垫(4)上表面的其中一边缝制有魔术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新慧张望超张银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慧晗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