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折叠的沙发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98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折叠的沙发床结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水平固定于所述容置腔底部且朝向所述支撑板的电动推杆、倾斜连接于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支撑板之间的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塞杆转动连接,所述推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当用户需要躺在沙发上休息时,工作人员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支撑板向上转动,支撑板旋转至水平,从而增加底座的宽度。工作人员将折叠坐垫的上层折叠至支撑板上,用户躺在支撑板上及坐垫上的折叠坐垫上休息。因此,方便人们躺在沙发上休息。

An automatic folding sofa be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折叠的沙发床结构
本技术涉及沙发床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折叠的沙发床结构。
技术介绍
沙发,为一种装有软垫的多座位椅子。装有弹簧或厚泡沫塑料等的靠背椅,是软装家具的一种,且受到人们的喜欢。沙发包括底座,底座的两端部上设置有扶手,底座的后侧设置有靠垫。一般坐垫设计的较窄,方便用户靠在靠垫上休息,且节约沙发的占用空间。然而,人们在发困时,经常需要躺在沙发上休息,且底座设计较窄,不便人们躺在沙发上休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折叠的沙发床结构,其优势在于,增加底座的宽度,方便人们躺着休息。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折叠的沙发床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与所述底座前侧相通容置腔,所述底座的前侧铰接有位于所述容置腔开口处且用于增加底座宽度的支撑板;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驱动支撑板向上转动并使所述支撑板保持水平的驱动组件;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折叠坐垫(12);当所述支撑板水平位于所述底座的前侧时,所述支撑板上的折叠坐垫折叠至所述支撑板上。当用户需要躺在沙发上休息时,工作人员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支撑板向上转动,支撑板旋转至水平,从而增加底座的宽度。工作人员将折叠坐垫的上层折叠至支撑板上,用户躺在支撑板上及坐垫上的折叠坐垫上休息。因此,方便人们躺在沙发上休息。通过驱动组件的设置,工作人员通过驱动组件进行支撑板的展开或折叠,从而方便人们的使用。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水平固定于所述容置腔底部且朝向所述支撑板的电动推杆、倾斜连接于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支撑板之间的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塞杆转动连接,所述推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工作人员启动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活塞杆相容置腔的开口移动,推动杆逐渐自倾斜到竖直状态,支撑板被推动杆向上转动,从而支撑板保持水平,从而增加底座的水平宽度,且通过此种方式,方便支撑板的展开或收拢。作为优选,所述容置腔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向所述支撑板滑动的滑动部,所述推动杆的底部转动连接于滑动部上,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动部固定连接且推动所述滑动部向所述支撑板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滑动部的设置,工作人员通过水平推动滑动部,滑动部相容置腔的开口移动,推动杆逐渐自倾斜到竖直状态,支撑板被推动杆向上推动,支撑板保持水平。通过滑动部的设置,且滑动部与容置腔的底部稳定滑动,因此稳定推动杆发生位置的改变。作为优选,所述容置腔的底部开设有向所述支撑板延伸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水平固定有与所述滑动槽平行设置的导向杆,所述滑动部的下侧固定有滑动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的滑动块;当所述支撑板处于水平时,所述滑动块抵接于滑动槽靠近支撑板的一端,当所述支撑板处于竖直时,所述滑动块抵接于滑动槽靠近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滑动槽、导向杆的设置,滑动槽及导向杆通过对滑动块的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滑动块与滑动部固定连接。因此,滑动槽及导向杆使滑动部稳定滑动。作为优选,所述容置腔的底部竖直固定导向块,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塞杆活动穿设于所述导向块上。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导向块的设置,导向块具有对电动推杆活塞杆的导向作用,从而使电动推杆的活塞杆稳定滑动。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的数量为三,且并列间隔设置于容置腔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驱动组件的数量为三,因此支撑板的转动及支撑较稳定。作为优选,所述推动杆远离所述电动推杆端部设置有沿所述推动杆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远离所述推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板的下侧;所述推动杆与所述滑动杆套设有阻碍所述推动杆与所述滑动杆相对滑动的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推动杆通过弹簧撑起支撑板,使支撑板具有一定的弹性,使人躺在支撑板上,更舒适;同时,弹簧具有对支撑板具有缓冲的作用。通过滑动杆的设置,通过滑动杆与支撑杆的相对滑动,使弹簧稳定被压缩或伸长。作为优选,所述推动杆靠近所述电动推杆的侧壁固定有第一支撑环,所述滑动杆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侧壁固定有第二支撑环,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第一支撑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二支撑环。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一支撑环与第二支撑环的设置,从而使弹簧稳定套设于推动杆与滑动杆上。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于支撑板的下侧,所述电动推杆的主体转动连接于容置腔内。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工作人员通过启动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发生转动且推动支撑板向上转动,从而支撑起支撑板。通此种方式,结构较简单,且方便人们的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当用户需要躺在沙发上休息时,工作人员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支撑板向上转动,支撑板旋转至水平,从而增加底座的宽度。工作人员将折叠坐垫的上层折叠至支撑板上,用户躺在支撑板上及坐垫上的折叠坐垫上休息。因此,方便人们躺在沙发上休息。通过驱动组件的设置,工作人员通过驱动组件进行支撑板的展开或折叠,从而方便人们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中的沙发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容置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中滑动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二中沙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1、容置腔;111、滑动槽;112、导向杆;12、折叠坐垫;2、支撑板;3、驱动组件;31、电动推杆;32、推动杆;33、滑动部;331、滑动块;34、导向块;35、滑动杆;36、弹簧;37、第一支撑环;38、第二支撑环;4、安装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动折叠的沙发床结构,包括水平放置的底座1,底座1的上侧水平放置有折叠起来的折叠坐垫12,且底座1的前侧沿其长度方向铰接有增加底座1宽度的支撑板2。同时,底座1的下侧设置有容置腔11,容置腔11与底座1的前侧相通,且容置腔11的底部安装有推动支撑板2上下转动的驱动组件3。当人们需要休息时,人们通过驱动组件3推动支撑板2向上转动,并使支撑板2保持水平,折叠坐垫12的上层折叠至支撑板2上,人们可躺在底座1上及支撑板2上的折叠坐垫12上休息。参照图2,驱动组件3的数量为三,且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于容置腔11的底部。驱动组件3包括电动推杆31、推动杆32以及滑动部33,电动推杆31通过螺栓水平固定于容置腔11的底部,电动推杆31的活塞杆垂直朝向容置腔11的开口。推动杆32倾斜设置,推动杆32的一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支撑板2靠近容置腔11开口的一侧,推动杆32的另一端延伸至电动推杆31活塞杆的端部;同时,滑动部33连接于电动推杆31的活塞杆与推动杆32之间,滑动部33水平滑动连接于容置腔11的底部,且垂直相容置腔11的开口处水平。电动推杆31的端部固定连接于滑动部33远离容置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折叠的沙发床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与所述底座(1)前侧相通容置腔(11),所述底座(1)的前侧铰接有位于所述容置腔(11)开口处且用于增加底座(1)宽度的支撑板(2);所述容置腔(11)内设置有驱动支撑板(2)向上转动并使所述支撑板(2)保持水平的驱动组件(3);所述底座(1)与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有折叠坐垫(12);当所述支撑板(2)水平位于所述底座(1)的前侧时,所述支撑板(2)上的折叠坐垫(12)折叠至所述支撑板(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折叠的沙发床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与所述底座(1)前侧相通容置腔(11),所述底座(1)的前侧铰接有位于所述容置腔(11)开口处且用于增加底座(1)宽度的支撑板(2);所述容置腔(11)内设置有驱动支撑板(2)向上转动并使所述支撑板(2)保持水平的驱动组件(3);所述底座(1)与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有折叠坐垫(12);当所述支撑板(2)水平位于所述底座(1)的前侧时,所述支撑板(2)上的折叠坐垫(12)折叠至所述支撑板(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折叠的沙发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水平固定于所述容置腔(11)底部且朝向所述支撑板(2)的电动推杆(31)、倾斜连接于所述电动推杆(31)与所述支撑板(2)之间的推动杆(32),所述推动杆(32)的一端与所述电动推杆(31)的活塞杆转动连接,所述推动杆(32)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折叠的沙发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1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向所述支撑板(2)滑动的滑动部(33),所述推动杆(32)的底部转动连接于滑动部(33)上,所述电动推杆(31)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动部(33)固定连接且推动所述滑动部(33)向所述支撑板(2)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折叠的沙发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11)的底部开设有向所述支撑板(2)延伸的滑动槽(111),所述滑动槽(111)内水平固定有与所述滑动槽(111)平行设置的导向杆(112),所述滑动部(33)的下侧固定有滑动套设于所述导向杆(112)上的滑动块(3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环亚联合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