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772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捕鱼手套,包括:手套本体,由手套层形成为与使用者手部相适应的形状,该手套层具有内胆层以及涂覆于内胆层表面的胶面;PVC颗粒,分布于手套主体的掌部以及指间;以及接袖,与手套本体的靠近使用者腕部的内胆层镶接,其中,PVC颗粒为由食品级PVC制成,嵌合于内胆层上且露出于胶面外,接袖由正反面均涂覆有PVC涂层的加强涤纶网纹布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捕鱼手套,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增加手套与鱼之间的摩擦力,防止鱼滑落,从而能够更好的捕鱼,提高捕鱼效率。

Fishing Glo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捕鱼手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套,具体涉及一种捕鱼手套。
技术介绍
捕鱼手套又称捕鱼防滑手套,是在进行钓鱼或者捉鱼作业时一种捕捉鱼类的辅助工具。由于大多数鱼类身体外表面都有一粘液,所以在抓鱼时不容易抓紧而让鱼挣脱。并且,为了保证鱼的存活,抓鱼时不能使用鱼叉,所以,捕鱼作业中需要使用手套等工具。现有的作业手套一般只在内胆层的表面涂覆胶面来实现防水,其达不到防滑效果,使得作业人员在进行捕鱼时容易出现鱼滑落的情况。另外,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采用粘胶将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颗粒物粘在手套表面的防滑手套,粘胶在接触水时间较长时容易失效而导致表面颗粒脱落,这些颗粒粘在鱼身上反而会增加鱼的处理时间,粘胶残留或颗粒残留也影响食品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且能够满足食品安全要求的捕鱼手套。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捕鱼手套,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手套本体,由手套层形成为与使用者手部相适应的形状,该手套层具有内胆层以及涂覆于内胆层表面的胶面;PVC颗粒,分布于手套本体的掌部以及指间;以及接袖,与手套本体的靠近使用者腕部的内胆层镶接,其中,PVC颗粒为由食品级PVC制成,嵌合于内胆层上且露出于胶面外,接袖由正反面均涂覆有PVC涂层的加强涤纶网纹布构成。在本技术提供的捕鱼手套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内胆层由棉布构成。在本技术提供的捕鱼手套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胶面采用的材料为PVC。在本技术提供的捕鱼手套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PVC颗粒的粒径为30-60目。在本技术提供的捕鱼手套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接袖的底部设置有挂扣,该挂扣上开有用于挂钩穿过的挂钩圆孔。在本技术提供的捕鱼手套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接袖与内胆层采用高频热纹镶接,且接袖与内胆层的镶接部位具有45°的斜角。在本技术提供的捕鱼手套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手套层的长度为23cm,接袖的长度为18cm。技术的作用与效果根据本技术所涉及的捕鱼手套,因为胶面中嵌合有PVC颗粒,所以能够在捕鱼时增大摩擦,防止出现鱼滑落的情况,同时该PVC颗粒嵌合于内胆层上且露出于胶面外,所以不会产生PVC颗粒掉落的情况,能够进一步防止颗粒粘在鱼身上,减少处理时间,还能够延长使用年限。另外,手套本体的内胆表面涂覆有胶面,所以能够防水;PVC颗粒由食品级PVC制成,因此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因为手套本体的靠近使用者腕部的内胆层上镶接有接袖,所以能够防止水进入内胆层,从而保持内胆层的干燥。因此,本技术的捕鱼手套,能够增加手套与鱼之间的摩擦力,防止鱼滑落,从而能够更好的捕鱼,提高捕鱼效率,同时还不会产生食品安全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捕鱼手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捕鱼手套的手套层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阐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捕鱼手套100,包括:手套本体10、PVC颗粒20以及接袖30。手套本体10由手套层形成为与使用者手部相适应的形状,该手套层具有内胆层11以及涂覆于内胆层11表面的胶面12。内胆层11由棉布构成,长度为23cm。胶面12采用的材料为PVC,且胶面12的厚度为0.5~1.5mm,使其能够满足使用者在使用时的手套的柔软性。内胆层11的内表面直接与使用者的手部接触,胶面12涂覆于内胆层11的外表面,使用者在使用时,胶面12直接与鱼接触。PVC颗粒20较密集的分布于手套本体10的掌部以及指间,且该PVC颗粒20为由食品级PVC制成,粒径在30-60目之间,嵌合于内胆层上且露出于胶面12外,该PVC颗粒20进行嵌合时需在胶面12未干燥时进行。内胆层11的内表面直接与使用者的手部接触,胶面12涂覆于内胆层11的外表面,使用者在使用时,胶面12以及PVC颗粒20均直接与鱼接触。接袖30与手套本体10的靠近使用者腕部的内胆层11之间采用高频热纹镶接,且接袖30与内胆层11的镶接部位具有45°的斜角,另外,该接袖30由正反面均涂覆有PVC涂层的加强涤纶网纹布构成。接袖30的长度为18cm,且底部设置有挂扣40,该挂扣40呈环状,且开有用于挂钩穿过的挂钩圆孔41,用于将使用后的捕鱼手套100挂起来,从而便于晾晒。使用前,使用者戴上捕鱼手套100后,将接袖30往上拉拉至手腕上方防止水进入手套内部,而后利用掌部以及手指抓住鱼,通过掌部以及指间的PVC颗粒20增加鱼与捕鱼手套100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不会出现鱼从手中滑落的情况,进而能够抓到鱼,提高效率。本实施例的捕鱼手套100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分别编织内胆层11和接袖30的加强涤纶网纹布;步骤2,在加强涤纶网纹布的正反面涂覆PVC涂层;步骤3,在内胆层11的表面涂覆胶面,并在在胶面12未干燥时将PVC颗粒20置于掌部以及指间的胶面上,使其嵌于内胆层11上且露出于胶面12外;步骤4,待胶面12干燥凝固后将内胆层11和接袖30采用高频热纹镶接在一起,得到捕鱼手套100。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捕鱼手套,因为胶面中嵌合有PVC颗粒,所以能够在捕鱼时增大摩擦,防止出现鱼滑落的情况,同时该PVC颗粒嵌合于内胆层上且露出于胶面外,所以不会产生PVC颗粒掉落的情况,能够进一步防止颗粒粘在鱼身上,减少处理时间,还能够延长使用年限。另外,手套本体的内胆表面涂覆有胶面,所以能够防水;PVC颗粒由食品级PVC制成,因此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因为手套本体的靠近使用者腕部的内胆层上镶接有接袖,所以能够防止水进入内胆层,从而保持内胆层的干燥。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捕鱼手套,因为内胆层由棉布制成,所以使得内胆层柔和,贴合手部,且透气性佳。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捕鱼手套,因为胶面采用PVC进行涂覆,所以能够很好的进行防水。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捕鱼手套,因为PVC颗粒的粒径为30-60目,所以PVC颗粒大小比较均匀,从而避免了让使用者的手部在捕鱼时由于PVC颗粒大小不均匀而产生不舒适的感觉。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捕鱼手套,因为接袖的底部设置有挂扣,且改挂扣上开设有挂钩圆孔,所以能够在使用后将手套挂起,便于晾晒沥干水分。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捕鱼手套,因为接袖与内胆层之间采用高频热纹镶接,所以能够使得接袖与内胆之间连接紧密,不易脱离,因为接袖与内胆层的镶接部位具有45°斜纹,所以能够增加熔合牢度。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捕鱼手套,因为接袖的长度为18cm,所以能够更好的防止捕鱼时水从接袖进入,进而保证内胆层的干燥。综上,本实施例的捕鱼手套,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增加手套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捕鱼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n手套本体,由手套层形成为与使用者手部相适应的形状,该手套层具有内胆层以及涂覆于所述内胆层表面的胶面;/nPVC颗粒,分布于所述手套本体的掌部以及指间;以及/n接袖,与所述手套本体的靠近使用者腕部的所述内胆层镶接,/n其中,所述PVC颗粒为由食品级PVC制成,嵌合于所述内胆层上且露出于所述胶面外,/n所述接袖由正反面均涂覆有PVC涂层的加强涤纶网纹布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捕鱼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套本体,由手套层形成为与使用者手部相适应的形状,该手套层具有内胆层以及涂覆于所述内胆层表面的胶面;
PVC颗粒,分布于所述手套本体的掌部以及指间;以及
接袖,与所述手套本体的靠近使用者腕部的所述内胆层镶接,
其中,所述PVC颗粒为由食品级PVC制成,嵌合于所述内胆层上且露出于所述胶面外,
所述接袖由正反面均涂覆有PVC涂层的加强涤纶网纹布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鱼手套,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内胆层由棉布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鱼手套,其特征在于:
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耀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瑞斯达安全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