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饲料生产线,属于饲料生产线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装置、圆筒初清筛、永磁筒、粉碎机、配料秤、混料机、分装设备,其中,永磁筒包括筒体,筒体的顶端开设有进料口,底端开设有出料口,筒体转动连接有开关门,开关门的内壁设置有永磁体,进料口处设置有弧形的分散板,弧形开口朝下,分散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贯穿的分散孔,筒体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导料板,导料板靠近筒体中心处的一侧向下倾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去除饲料中的铁屑,提高饲料的纯度。
A feed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饲料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饲料生产线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饲料生产线。
技术介绍
畜牧业生产正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饲料产品质量成为饲料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想要提高饲料产品质量,就需要改进饲料的生产线。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508264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饲料生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固体原料进料机构、固体原料仓、固体原料输送装置、固体原料提升机、预出渣装置、初清筛、分配器、粉碎仓、粉碎机、配料仓、一次混合机、储存仓、配料秤、二次混合机、提升机、定量秤、制粒机、分级筛、冷却箱和打包台。从原料进料到成品打包的整个过程中,无需人工中转,一体化、自动化程度高,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原料在经过初清筛后,直接进入分配器然后再被粉碎,使得原料中混有的铁屑无法去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饲料生产线,有效去除饲料中的铁屑,提高饲料的纯度。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饲料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装置、圆筒初清筛、永磁筒、粉碎机、配料秤、混料机、分装设备,其中,永磁筒包括筒体,筒体的顶端开设有进料口,底端开设有出料口,筒体转动连接有开关门,开关门的内壁设置有永磁体,进料口处设置有弧形的分散板,弧形开口朝下,分散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贯穿的分散孔,筒体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导料板,导料板靠近筒体中心处的一侧向下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产饲料时,将饲料由上料装置进行上料,将饲料转移至圆筒初清筛内,通过圆筒初清筛初步除去饲料中颗粒较大的粗杂,经过初步除杂的饲料再由进料口进入永磁筒内,饲料中混有的铁屑可被永磁体吸附,提高饲料的纯度;进料口处设置有弧形开口朝下的分散板,当饲料进入永磁筒内时,会尽可能均匀的分散于筒体内,避免饲料只集中于筒体的中心处落下;另外,在筒体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导料板,部分饲料与永磁体接触时会弹至筒体的导料板的内壁,然后再沿导流板的倾斜方向再次落至永磁体的外壁,分散板与导料板的设置使得饲料可以充分与永磁体的外壁接触,尽可能降低饲料中铁屑残留的可能性,有效去除饲料中的铁屑,进一步提高饲料的纯度,提高饲料产品质量;除去粗杂及铁屑后,再将饲料颗粒依次经过粉碎、配重、混料、分装,完成对饲料的打包过程,按照本申请提供的生产线进行操作,可得到铁屑残留量较少、纯度较高的饲料,饲料产品质量较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散孔的开口由下而上呈扩口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分散孔由下而上设置为扩口状,便于饲料流经分散孔,降低饲料于分散板上的残留量,尽可能确保饲料均能沿分散孔落至永磁体的外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散孔连通有分散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散管的设置可降低由分散孔落下的饲料随意飘散的可能性,分散管具有束缚作用,饲料由分散孔落下时,只能在分散管内的空间向下落,在分散管内时饲料不会随意向远离永磁体中心处的方向飘落,进一步确保饲料只能落至永磁体的外壁,确保饲料下落时的准确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散板的顶端设置有卡接杆,卡接杆远离导料板的一端向上延伸至进料口的顶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分散孔或是分散管堵塞时,饲料将不能顺畅的由分散板落至永磁体的外壁,此时,可将卡接杆向上抬起,即可将分散板由筒体内取出,便于及时更换或清理分散板,提高使用时的便利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的顶端开设有用于卡嵌卡接杆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杆卡嵌于凹槽内,凹槽可在水平方向限制卡接杆的移动,减小分散板在使用时卡接杆产生晃动的可能性,提高分散板在使用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的内壁开设有卡槽,卡槽远离筒体中心处的一侧向下倾斜,卡槽内设置有卡块,卡块与导料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饲料不断下落过程中,饲料不断与导料板接触,导料板的外壁很可能粘附有较多的饲料残留,导料板的表面较脏,此时,可将卡块由卡槽内取出,从而将导料板由筒体的内壁取下,以便于及时更换或清理导料板,提高使用时的便利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料板靠近卡块的一端竖直连接有挡板,挡板的侧壁与筒体的内壁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的设置可起到阻拦作用,降低饲料落入卡槽内的可能性,便于确保卡槽内的清洁度,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使用时的便利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的顶端呈倾斜状,靠近导料板的一侧向下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挡板的顶端设置为倾斜状,可降低饲料留存于挡板顶端的可能性,当饲料落至挡板上时,可沿挡板顶端的倾斜方向继续下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分散板与导料板的设置使得饲料可以充分与永磁体的外壁接触,尽可能降低饲料中铁屑残留的可能性,有效去除饲料中的铁屑,进一步提高饲料的纯度,提高饲料产品质量;2.分散管的设置可降低由分散孔落下的饲料随意飘散的可能性,分散管具有束缚作用,饲料由分散孔落下时,只能在分散管内的空间向下落,确保饲料下落时的准确性;3.挡板的设置可起到阻拦作用,降低饲料落入卡槽内的可能性,便于确保卡槽内的清洁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体现生产线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体现永磁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体现永磁筒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1、上料装置;12、圆筒初清筛;13、粉碎机;14、配料秤;15、混料机;16、分装设备;2、永磁筒;21、筒体;211、进料口;212、出料口;213、开关门;2131、永磁体;22、凹槽;23、卡槽;3、分散板;31、分散孔;311、分散管;32、卡接杆;4、导料板;41、卡块;42、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与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饲料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装置11、圆筒初清筛12、永磁筒2、粉碎机13、配料秤14、混料机15、分装设备16,其中,永磁筒2包括筒体21,筒体21铰接有开关门213,开关门213上设置有永磁体2131,筒体21内设置有分散板3和多个导料板4。参照图2,筒体21的顶端开设有进料口211,底端开设有出料口212,外壁铰接有开关门213,铰接轴位于竖直平面内。开关门213的内壁竖直设置有永磁体2131,永磁体2131为竖直设置的圆柱状,顶端呈尖头状,外壁与开关门213的内壁固定连接,开关门213闭合时,永磁体2131位于筒体21的中心处。使用时,可将饲料由进料口211处倒入筒体21内,饲料由上而下经过永磁体2131时,饲料中的铁屑将被吸附在永磁体2131的表面,而不含铁屑的饲料即可继续向下滑落,直至由出料口212排出。参照图3,筒体21内水平设置有分散板3,分散板3呈开口朝下的弧形,分散板3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分散孔31,分散孔31由下而上呈扩口状。分散板3的上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饲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装置(11)、圆筒初清筛(12)、永磁筒(2)、粉碎机(13)、配料秤(14)、混料机(15)、分装设备(16),其中,永磁筒(2)包括筒体(21),筒体(21)的顶端开设有进料口(211),底端开设有出料口(212),筒体(21)转动连接有开关门(213),开关门(213)的内壁设置有永磁体(2131),进料口(211)处设置有弧形的分散板(3),弧形开口朝下,分散板(3)的表面开设有多个贯穿的分散孔(31),筒体(21)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导料板(4),导料板(4)靠近筒体(21)中心处的一侧向下倾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饲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装置(11)、圆筒初清筛(12)、永磁筒(2)、粉碎机(13)、配料秤(14)、混料机(15)、分装设备(16),其中,永磁筒(2)包括筒体(21),筒体(21)的顶端开设有进料口(211),底端开设有出料口(212),筒体(21)转动连接有开关门(213),开关门(213)的内壁设置有永磁体(2131),进料口(211)处设置有弧形的分散板(3),弧形开口朝下,分散板(3)的表面开设有多个贯穿的分散孔(31),筒体(21)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导料板(4),导料板(4)靠近筒体(21)中心处的一侧向下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饲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孔(31)的开口由下而上呈扩口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饲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孔(31)连通有分散管(3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文静,苏英,常正宇,李成效,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嘉立荷饲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