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鱼籽脱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8703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鲟鱼鱼籽脱腥装置,包括脱腥池,所述脱腥池内部对称设有两个支架,所述支架由上至下设有若干个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有过滤框,所述支撑台由上至下长度越来越小,所述过滤框由上至下直径越来越小,所述过滤框底部筛网孔径由上至下越来越小,所述脱腥池设有臭氧曝气装置,所述臭氧曝气装置通过管道与脱腥池外部的臭氧发生装置连通,最上方的过滤框的上方设有搅拌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一次性同时完成消毒、除色、除味、除嗅,且臭氧化的产物也是无毒和能生物降解的。

Sturgeon seed deodoriz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鲟鱼鱼籽脱腥装置鲟鱼鱼籽脱腥装置
本技术属于鲟鱼加工
,涉及用于鲟鱼鱼籽脱腥装置。
技术介绍
鲟鱼属鲟形目,是与恐龙同时代的生物,距今约有1亿3千多万年的历史,故有“活化石”之称。鲟鱼籽酱提取于在稳定无污染的水环境内养殖了6年以上的的性成熟的鲟鱼。目前腥味重是鱼籽食品加工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其严重影响鱼籽产品品质。关于水产品的脱腥处理有很多方法,主要有吸附分离、包埋络合等是较为简单而且有效的方法,但具有损失营养等不可克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鲟鱼鱼籽脱腥装置,成本低,可以将鱼籽充分脱腥,又不影响其品质。本技术的方案是:一种鲟鱼鱼籽脱腥装置,包括脱腥池,所述脱腥池内部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由上至下设有若干个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有过滤框,所述支撑台由上至下长度越来越小,所述过滤框由上至下直径越来越小,所述过滤框底部筛网孔径由上至下越来越小,所述脱腥池设有臭氧曝气装置,所述臭氧曝气装置通过管道与脱腥池外部的臭氧发生装置连通,最上方的过滤框的上方设有搅拌轴。优选地,所述脱腥池上部为敞口结构,所述脱腥池还设有碳酸钠进入管和蒸馏水进入管。优选地,所述搅拌轴通过位于第二支架上的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支架的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下支架连接在脱腥池上,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通过侧支架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支架底部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与滑轨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底部固定连接电机。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支架底部位于滑轨两端分别设有可转动的定滑轮和固定轮,所述定滑轮靠近侧支架一侧,所述下支架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与连接板底部连接,所述连接板顶部与第一拉线连接,所述第一拉线绕过定滑轮且第一拉线与滑块远离固定轮一侧连接。更优地,所述搅拌轴上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绕线轮,所述绕线轮上绕有第二拉线,第二拉线末端固定在固定轮上。优选地,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螺旋形搅拌叶片。优选地,所述脱腥池底部设有出料口。本技术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臭氧处理对鱼籽进行脱腥处理可以一次性同时完成消毒、除色、除味、除嗅,且臭氧化的产物也是无毒和能生物降解的。2、筛选框能够按照大小有效对鲟鱼受精卵进行筛选。3、在脱腥的过程中,由于鲟鱼鱼籽很黏,通过控制的电机正反转保证脱腥池左右运动,使得第一层过滤框得到翻动,进而筛分的更加均匀。搅拌叶片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以及搅拌叶片左右运动,对鱼籽搅拌均匀,增大搅拌的范围。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装置系统示意图;其中:脱腥池1,第一支架101,第二支架2,所述支架2,上支架201,下支架202,侧支架203,滑轨204,滑块205,定滑轮206,固定轮207,弹簧208,连接板209,第一拉线210,绕线轮211,第二拉线212,支撑台3,过滤框4,臭氧曝气装置5,臭氧发生装置6,搅拌轴7,螺旋形搅拌叶片701,碳酸钠进入管8,蒸馏水进入管9,电机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但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述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一种鲟鱼鱼籽脱腥装置,包括脱腥池1,所述脱腥池1内部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支架101,所述第一支架101由上至下设有若干个支撑台3,所述支撑台3上设有过滤框4,所述支撑台3由上至下长度越来越小,所述过滤框4由上至下直径越来越小,所述过滤框4底部筛网孔径由上至下越来越小,所述脱腥池1设有臭氧曝气装置5,所述臭氧曝气装置5通过管道与脱腥池1外部的臭氧发生装置6连通,最上方的过滤框4的上方设有搅拌轴7。优选地,所述脱腥池1上部为敞口结构,所述脱腥池1还设有碳酸钠进入管8和蒸馏水进入管9。优选地,所述搅拌轴7通过位于第二支架2上的电机10驱动,所述第二支架2的包括上支架201和下支架202,所述下支架202连接在脱腥池1上,所述上支架201和下支架202之间通过侧支架203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支架201底部设有滑轨204,所述滑轨204上设有与滑轨204配合的滑块205,所述滑块205底部固定连接电机10。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支架201底部位于滑轨204两端分别设有可转动的定滑轮206和固定轮207,所述定滑轮206靠近侧支架203一侧,所述下支架202上设有弹簧208,所述弹簧208另一端与连接板209底部连接,所述连接板209顶部与第一拉线210连接,所述第一拉线210绕过定滑轮206且第一拉线210与滑块205远离固定轮207一侧连接。更优地,所述搅拌轴7上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绕线轮211,所述绕线轮211上绕有第二拉线212,第二拉线212末端固定在固定轮207上。优选地,所述搅拌轴7上设有螺旋形搅拌叶片701。优选地,所述脱腥池底部设有出料口。本技术使用时:将鱼籽加入到1.5-2.1mg/L的臭氧水于中,臭氧水体积约为鱼籽的3倍,通过5%的Na2CO3溶液来调节溶液的pH值。并继续向脱腥液中连续通入臭氧气体,一方面维持臭氧水的浓度,一方面使臭氧产生的气泡对溶液进行搅拌,脱腥结束后停止通气,排出臭氧水,加入蒸馏水,清洗3min后排出蒸馏水。电机10带动搅拌轴7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当搅拌轴7顺时针转动时,带动螺旋形搅拌叶片701顺时针转动,同时带动绕线轮211顺时针转动,第二拉线212收起拉动滑块205向右运动,滑块205带动搅拌轴7向右运动,进而第一拉线210拉动连接板209通过向上运动,弹簧208被拉伸;当搅拌轴7逆时针转动时,带动搅拌叶片701逆时针转动,同时带动绕线轮211逆时针转动,进而第二拉线212放出,连接板209在弹簧208弹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弹簧208被压缩,滑块205带动搅拌轴7向左运动,如此反复,螺旋形搅拌叶片701左右运动,增大搅拌的范围,且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使其搅拌均匀。当pH超过8.0时,脱腥效果开始减弱。这是因为随着溶液pH的升高,臭氧分子分解产生氢氧根离子的能力也在增强,而羟基自由基是较臭氧更强的氧化剂,所以随着pH值的升高,臭氧溶液的脱腥能力也会增强;当溶液的pH值继续升高时,臭氧的分解也会越来越快,而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在水中的溶解度十分低,导致它的氧化能力降低,所以当pH值超过8.0时,臭氧水的脱腥能力反而会下降。因此pH在7-9之间。0-10℃的温度范围,脱腥效果随着水温的升高缓慢减弱,当温度范围为10-20℃时,脱腥效果迅速减弱。主要是由于随着水温的升高,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也不断下降,因此设定在0-1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鲟鱼鱼籽脱腥装置,包括脱腥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腥池(1)内部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支架(101),所述第一支架(101)由上至下设有若干个支撑台(3),所述支撑台(3)上设有过滤框(4),所述支撑台(3)由上至下长度越来越小,所述过滤框(4)由上至下直径越来越小,所述过滤框(4)底部筛网孔径由上至下越来越小,所述脱腥池(1)设有臭氧曝气装置(5),所述臭氧曝气装置(5)通过管道与脱腥池(1)外部的臭氧发生装置(6)连通,最上方的过滤框(4)的上方设有搅拌轴(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鲟鱼鱼籽脱腥装置,包括脱腥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腥池(1)内部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支架(101),所述第一支架(101)由上至下设有若干个支撑台(3),所述支撑台(3)上设有过滤框(4),所述支撑台(3)由上至下长度越来越小,所述过滤框(4)由上至下直径越来越小,所述过滤框(4)底部筛网孔径由上至下越来越小,所述脱腥池(1)设有臭氧曝气装置(5),所述臭氧曝气装置(5)通过管道与脱腥池(1)外部的臭氧发生装置(6)连通,最上方的过滤框(4)的上方设有搅拌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鲟鱼鱼籽脱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腥池(1)上部为敞口结构,所述脱腥池(1)还设有碳酸钠进入管(8)和蒸馏水进入管(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鲟鱼鱼籽脱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7)通过位于第二支架(2)上的电机(10)驱动,所述第二支架(2)的包括上支架(201)和下支架(202),所述下支架(202)连接在脱腥池(1)上,所述上支架(201)和下支架(202)之间通过侧支架(20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鲟鱼鱼籽脱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201)底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开红张书凡杨德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清江鲟龙渔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