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鳅宰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8672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泥鳅宰杀装置,包括宰杀箱,设置在宰杀箱内的储料箱,连接在储料箱底部上的出料管,与出料管相连接的输送管,以及设置在宰杀箱内的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宰杀机构,所述出料管的下部呈圆弧状,所述输送管由两个截面呈弧形的输送半管组成,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的结构一致,且并排设置在输送管的上方,其中第一输送机构设置在靠近出料管的一侧,第二输送机构设置在远离出料管的一侧,所述宰杀机构设置在输送管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泥鳅宰杀装置,能够快速的对泥鳅进行宰杀,降低了泥鳅宰杀的难度,同时提高了泥鳅宰杀的效率,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适于实用。

A killing device for loa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鳅宰杀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产品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泥鳅宰杀装置。
技术介绍
泥鳅肉质细嫩鲜美且营养丰富,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随着泥鳅需求量的上升,规模化的泥鳅养殖业越来越繁荣,大量泥鳅成熟后需要进行深加工,而其深加工的第一步即是泥鳅的宰杀。泥鳅的身体表面有一层保护性粘液,在宰杀过程中非常难于把握,这样导致依靠人工宰杀不仅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低,还非常容易对操作人员身体造成损伤,目前也有一些设备可以对泥鳅进行宰杀,但其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工效较低,泥鳅容易滑出,适应性能差,并且仅能够对泥鳅进行剖杀,无法取出泥鳅的内脏,还需要人工取出,这样也会影响泥鳅的深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泥鳅宰杀装置,能够快速的对泥鳅进行宰杀,降低了泥鳅宰杀的难度,同时提高了泥鳅宰杀的效率,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适于实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泥鳅宰杀装置,包括宰杀箱,设置在宰杀箱内的储料箱,连接在储料箱底部上的出料管,与出料管相连接的输送管,以及设置在宰杀箱内的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宰杀机构,所述储料箱设置在宰杀箱内一侧的顶部上,所述出料管竖直设置在宰杀箱内,所述出料管的上端连接在储料箱的底部上,其下端与输送管相连通,所述出料管的下部呈圆弧状,所述输送管由两个截面呈弧形的输送半管组成,所述输送管水平设置在宰杀箱内,其一端与出料管相连通,另一端连接有设置在宰杀箱内壁上的集料板,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的结构一致,且并排设置在输送管的上方,其中第一输送机构设置在靠近出料管的一侧,第二输送机构设置在远离出料管的一侧,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均包括设置在宰杀箱内壁上的旋转电机一,以及连接在旋转电机一输出端上的输送轮,所述输送轮设置在两个输送半管之间上部形成的间隙内,所述宰杀机构设置在输送管的下方,所述宰杀机构包括设置在宰杀箱内壁上的旋转电机二,连接在旋转电机二输出端上的剖刀轮,以及环绕设置在剖刀轮上的剖刀,所述剖刀设置在两个输送半管之间下部形成的间隙内,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轮正下方设置有固定在两个输送半管之间下部形成的间隙内的刮刀,所述宰杀箱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料口,所述集料板的另一侧从排料口延伸至宰杀箱外侧,所述宰杀箱下部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渣口。优选的,所述宰杀箱的顶部上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出口与储料箱相连通,这样便于将泥鳅从进料斗倒入到储料箱内进行宰杀,不需要单独放入,提高泥鳅宰杀的效率。优选的,所述刮刀呈倾斜设置,其上端向出料管一侧倾斜,这样便于刮刀插入到被剖开的泥鳅的腹部当中,将腹部中的内脏刮出,从而不需要再通过人工取出泥鳅的内脏,提高泥鳅宰杀的效率。优选的,所述集料板呈倾斜设置,其设置在排料口的一侧向下倾斜,这样便于将宰杀并清理了内脏后的泥鳅能够滑落到集料板上,并从排料口集中排出,便于进行收集。优选的,所述宰杀箱内底部上放置有废料箱,所述废料箱设置在排渣口处,这样便于将从泥鳅腹部中清理出来的内脏集中收集到废料箱中,在宰杀完泥鳅后将废料箱从排渣口中取出,便于对清理的废料进行集中处理。优选的,所述剖刀轮设置在两个输送轮之间的下方,这样便于泥鳅在输送的过程中能进行剖腹处理,从而提高泥鳅宰杀的效率。优选的,所述输送轮上设置有凸起,这样便于输送轮能够将泥鳅进行固定,避免泥鳅滑动,从而便于对泥鳅进行剖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泥鳅宰杀装置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宰杀箱内设置有储料箱和出料管,并将出料管的下部设置圆弧状,这样能够使泥鳅从储料箱中钻入到出料管内,同时进行姿态调整,使其腹部朝下,通过设置有输送管,并且输送管由两个输送半管组成,这样能够使输送管上方和下方均留有间隙,同时在输送管上方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并且在输送管下方设置有宰杀机构,从而能够通过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以及输送管,能够将泥鳅进行固定输送,避免其滑动,再通过宰杀机构对泥鳅进行剖腹处理,并通过刮刀进行内脏清理,从而能够快速的对泥鳅进行宰杀,降低了泥鳅宰杀的难度,同时提高了泥鳅宰杀的效率,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适于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泥鳅宰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泥鳅宰杀装置中第一输送机构和宰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泥鳅宰杀装置中刮刀固定安装在输送管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宰杀箱,2-储料箱,3-出料管,4-输送管,5-输送半管,6-集料板,7-旋转电机一,8-输送轮,9-旋转电机二,10-剖刀轮,11-剖刀,12-刮刀,13-排料口,14-排渣口,15-进料斗,16-废料箱,17-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泥鳅宰杀装置,包括宰杀箱1,设置在宰杀箱1内的储料箱2,连接在储料箱2底部上的出料管3,与出料管3相连接的输送管4,以及设置在宰杀箱1内的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宰杀机构,所述储料箱2设置在宰杀箱1内一侧的顶部上,所述出料管3竖直设置在宰杀箱1内,所述出料管3的上端连接在储料箱2的底部上,其下端与输送管4相连通,所述出料管3的下部呈圆弧状,所述输送管4由两个截面呈弧形的输送半管5组成,所述输送管4水平设置在宰杀箱1内,其一端与出料管3相连通,另一端连接有设置在宰杀箱1内壁上的集料板6,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的结构一致,且并排设置在输送管4的上方,其中第一输送机构设置在靠近出料管3的一侧,第二输送机构设置在远离出料管3的一侧,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均包括设置在宰杀箱1内壁上的旋转电机一7,以及连接在旋转电机一7输出端上的输送轮8,所述输送轮8设置在两个输送半管5之间上部形成的间隙内,所述宰杀机构设置在输送管4的下方,所述宰杀机构包括设置在宰杀箱1内壁上的旋转电机二9,连接在旋转电机二9输出端上的剖刀轮10,以及环绕设置在剖刀轮10上的剖刀11,所述剖刀11设置在两个输送半管5之间下部形成的间隙内,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轮8正下方设置有固定在两个输送半管5之间下部形成的间隙内的刮刀12,所述宰杀箱1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料口13,所述集料板6的另一侧从排料口13延伸至宰杀箱1外侧,所述宰杀箱1下部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渣口1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泥鳅宰杀装置中,所述宰杀箱1的顶部上设置有进料斗15,所述进料斗15的出口与储料箱2相连通。所述刮刀12呈倾斜设置,其上端向出料管3一侧倾斜。所述集料板6呈倾斜设置,其设置在排料口13的一侧向下倾斜。所述宰杀箱1内底部上放置有废料箱16,所述废料箱16设置在排渣口14处。所述剖刀轮10设置在两个输送轮8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泥鳅宰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宰杀箱(1),设置在宰杀箱(1)内的储料箱(2),连接在储料箱(2)底部上的出料管(3),与出料管(3)相连接的输送管(4),以及设置在宰杀箱(1)内的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宰杀机构,所述储料箱(2)设置在宰杀箱(1)内一侧的顶部上,所述出料管(3)竖直设置在宰杀箱(1)内,所述出料管(3)的上端连接在储料箱(2)的底部上,其下端与输送管(4)相连通,所述出料管(3)的下部呈圆弧状,所述输送管(4)由两个截面呈弧形的输送半管(5)组成,所述输送管(4)水平设置在宰杀箱(1)内,其一端与出料管(3)相连通,另一端连接有设置在宰杀箱(1)内壁上的集料板(6),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的结构一致,且并排设置在输送管(4)的上方,其中第一输送机构设置在靠近出料管(3)的一侧,第二输送机构设置在远离出料管(3)的一侧,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均包括设置在宰杀箱(1)内壁上的旋转电机一(7),以及连接在旋转电机一(7)输出端上的输送轮(8),所述输送轮(8)设置在两个输送半管(5)之间上部形成的间隙内,所述宰杀机构设置在输送管(4)的下方,所述宰杀机构包括设置在宰杀箱(1)内壁上的旋转电机二(9),连接在旋转电机二(9)输出端上的剖刀轮(10),以及环绕设置在剖刀轮(10)上的剖刀(11),所述剖刀(11)设置在两个输送半管(5)之间下部形成的间隙内,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轮(8)正下方设置有固定在两个输送半管(5)之间下部形成的间隙内的刮刀(12),所述宰杀箱(1)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料口(13),所述集料板(6)的另一侧从排料口(13)延伸至宰杀箱(1)外侧,所述宰杀箱(1)下部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渣口(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鳅宰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宰杀箱(1),设置在宰杀箱(1)内的储料箱(2),连接在储料箱(2)底部上的出料管(3),与出料管(3)相连接的输送管(4),以及设置在宰杀箱(1)内的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宰杀机构,所述储料箱(2)设置在宰杀箱(1)内一侧的顶部上,所述出料管(3)竖直设置在宰杀箱(1)内,所述出料管(3)的上端连接在储料箱(2)的底部上,其下端与输送管(4)相连通,所述出料管(3)的下部呈圆弧状,所述输送管(4)由两个截面呈弧形的输送半管(5)组成,所述输送管(4)水平设置在宰杀箱(1)内,其一端与出料管(3)相连通,另一端连接有设置在宰杀箱(1)内壁上的集料板(6),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的结构一致,且并排设置在输送管(4)的上方,其中第一输送机构设置在靠近出料管(3)的一侧,第二输送机构设置在远离出料管(3)的一侧,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均包括设置在宰杀箱(1)内壁上的旋转电机一(7),以及连接在旋转电机一(7)输出端上的输送轮(8),所述输送轮(8)设置在两个输送半管(5)之间上部形成的间隙内,所述宰杀机构设置在输送管(4)的下方,所述宰杀机构包括设置在宰杀箱(1)内壁上的旋转电机二(9),连接在旋转电机二(9)输出端上的剖刀轮(10),以及环绕设置在剖刀轮(10)上的剖刀(11),所述剖刀(11)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高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金盆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