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验科用高效血液混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863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验科用高效血液混摇装置,包括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的一端安装有减振机构,所述减振机构的前面安装有摇匀机构,所述摇匀机构的前面安装有试管夹具,所述机械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旋转连接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侧面旋转连接有第一转臂,所述第一转臂远离第一固定座的一端侧面旋转连接有第二转臂,所述第二转臂远离第一转臂的一端侧面旋转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减振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座的前面,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前面固定连接有导轨。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可以降低人工劳动强度,从而提高血检的效率。

An efficient blood mixer for laborato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验科用高效血液混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验科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检验科用高效血液混摇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检验实验需要用试管进行观察实验现象,试管摇匀在用试管进行检验中显得尤为重要,医院检验科有的检验项目需要将采出的人体血液放入采血管内与防凝剂进行混匀,这就需要长时间摇动采血瓶使其充分混合。目前,医院、疾控中心等医疗单位,为了取得准确的血液分析检测结果,在进行血液检验的时候,针对一些特定的项目,需要将人体血液与防凝剂在采血瓶中进行混合,在血液检测前要将血液标本充分混匀,传统的混匀方式是手工摇匀,但当集中体检或医院检测量大时,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血液标本的均匀性会受到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差异,常时间的机械式重复动作,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底,工作质量差,往往不能达到检验的要求,影响检验结构,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而且容易导致血液与防凝剂混合不均匀,进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而且采取手摇这种手段并不卫生,对医护人员来说,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验科用高效血液混摇装置,具备自动化程度高、混合均匀度高、提高血检效率的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验科用高效血液混摇装置,包括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的一端安装有减振机构,所述减振机构的前面安装有摇匀机构,所述摇匀机构的前面安装有试管夹具。优选的,所述机械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旋转连接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侧面旋转连接有第一转臂,所述第一转臂远离第一固定座的一端侧面旋转连接有第二转臂,所述第二转臂远离第一转臂的一端侧面旋转连接有第二固定座。优选的,所述减振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座的前面,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前面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导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减振弹簧。优选的,所述导轨的数量设有两个,两个导轨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靠近顶部与底部的前面。优选的,所述减振弹簧的数量设有四个,四个减振弹簧均分为两组,两组减振弹簧分别对应在两个导轨的前方,每组减振弹簧分别对应在滑块的两侧。优选的,所述摇匀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滑块的前面,所述第二固定板后面的中部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穿出第二固定板前方的轴端固定连接有偏心轮,所述第二固定板靠近底端的前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后面开设有导槽,所述偏心轮的前面固定连接有导块,所述导块的外壁与导槽的内壁相抵。优选的,所述试管夹具包括平行手指气缸,所述平行手指气缸安装在转动板的前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机械手,对采血管自动夹取和放置,代替了传统人工频繁取用采血管。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试管夹具,对采血管夹持,代替了传统人工手持采血管。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摇匀机构,带动夹持后的采血管摇摆,使得采血管内血液与防凝剂混匀,提高采血管内血液与防凝剂混合均匀度。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偏心轮,运作时产生偏心力,带动采血管振动,以防止采血管管底有沉淀,进一步提高采血管内血液与防凝剂混合均匀度。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减振机构,滤除振动,使得装置运动更平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机械手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减振机构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摇匀机构与试管夹具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滑块沿导轨滑动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电动机驱动偏心轮转动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偏心轮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沿着图6中A-A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械手、11-底座、12-旋转座、13-第一固定座、14-第一转臂、15-第二转臂、16-第二固定座、2-减振机构、21-第一固定板、22-导轨、23-滑块、24-限位块、25-减振弹簧、3-摇匀机构、31-第二固定板、32-电动机、33-偏心轮、34-转轴、35-转动板、36-导槽、37-导块、4-试管夹具、41-平行手指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检验科用高效血液混摇装置,包括机械手1,机械手1的一端安装有减振机构2,减振机构2的前面安装有摇匀机构3,摇匀机构3的前面安装有试管夹具4。具体地,机械手1包括底座11,底座11的顶部旋转连接有旋转座12(带动旋转座12转动的减速机设置在底座11内,故在图中未示出),旋转座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13,第一固定座13的侧面旋转连接有第一转臂14,第一转臂14远离第一固定座13的一端侧面旋转连接有第二转臂15,第二转臂15远离第一转臂14的一端侧面旋转连接有第二固定座16,通过设置机械手1,对采血管自动夹取和放置,代替了传统人工频繁取用采血管。具体地,试管夹具4包括平行手指气缸41,平行手指气缸41安装在转动板35的前面,通过设置试管夹具4,对采血管夹持,代替了传统人工手持采血管。具体地,摇匀机构3包括第二固定板31,第二固定板31固定连接在滑块23的前面,第二固定板31后面的中部安装有电动机32,电动机32穿出第二固定板31前方的轴端固定连接有偏心轮33,第二固定板31靠近底端的前面通过转轴34转动连接有转动板35,转动板35的后面开设有导槽36,偏心轮33的前面固定连接有导块37,导块37的外壁与导槽36的内壁相抵,当电动机32启动后,带动偏心轮33转动,通过导块37与导槽36相抵,带动转动板35摆动,使得采血管内血液与防凝剂混匀,提高采血管内血液与防凝剂混合均匀度。进一步地,偏心轮33运作时产生偏心力,带动采血管振动,以防止采血管管底有沉淀,进一步提高采血管内血液与防凝剂混合均匀度。具体地,减振机构2包括第一固定板21,第一固定板21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座16的前面,第一固定板21的前面固定连接有导轨22,导轨2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23,导轨2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4,限位板24与滑块23之间固定连接有减振弹簧25,第二固定板31通过滑块23在导轨22上滑动,不断地冲击减振弹簧25,而后在减振弹簧25本身的弹力作用下复位,通过这样的运动形式,滤除偏心轮33运作时带来的振动,使得本装置运行起来更平稳。进一步地,导轨22的数量设有两个,两个导轨22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21靠近顶部与底部的前面,使得第二固定板31滑动更平稳、协调。进一步地,减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验科用高效血液混摇装置,包括机械手(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1)的一端安装有减振机构(2),所述减振机构(2)的前面安装有摇匀机构(3),所述摇匀机构(3)的前面安装有试管夹具(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验科用高效血液混摇装置,包括机械手(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1)的一端安装有减振机构(2),所述减振机构(2)的前面安装有摇匀机构(3),所述摇匀机构(3)的前面安装有试管夹具(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验科用高效血液混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1)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顶部旋转连接有旋转座(12),所述旋转座(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13),所述第一固定座(13)的侧面旋转连接有第一转臂(14),所述第一转臂(14)远离第一固定座(13)的一端侧面旋转连接有第二转臂(15),所述第二转臂(15)远离第一转臂(14)的一端侧面旋转连接有第二固定座(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验科用高效血液混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机构(2)包括第一固定板(21),所述第一固定板(21)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座(16)的前面,所述第一固定板(21)的前面固定连接有导轨(22),所述导轨(2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23),所述导轨(2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4),所述限位板(24)与滑块(23)之间固定连接有减振弹簧(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检验科用高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相赵枰周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