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涛专利>正文

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630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一壳体,为矩形柱体或圆形筒体,且为中空,在该壳体中从下到上依序形成有:一循环水容置槽,为一槽体,形成于壳体内;一第一清洗室,为一中空体,形成于壳体内与循环水容置槽连通;一滤网分流及液滴发生器,为多数细管状排列结构,或波纹管排列结构,安装于第一清洗室之上壳体内;一第二清洗室,为一中空体,形成于壳体内、滤网分流及液滴发生器之上;一分流器,该分流器类似于淋浴喷头结构,安装于第二清洗室之上壳体内;一过滤网,为网状过滤结构,安装于分流器的上面壳体内;一风扇,安装于过滤网的上面;一循环泵,通过管道一端与分流器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循环水容置槽连通。(*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用于室内的家庭、办公用的空气净化器。二、静电吸附方式的空气净化装置,同样有在更换过滤网或停止状态时,微尘再次进入到空气中,而造成二次污染;当微尘再次进入到空气中的同时,由静电的作用又合成新的物质,同样可造成二次污染;再有就是因静电的关系,当空气净化装置摆放在靠墙壁附近时,使墙壁上吸附一层灰尘,而造成墙壁的污染。本技术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包括一壳体,该壳体为矩形柱体或圆形筒体,且为中空,在该壳体中从下到上依序形成有一循环水容置槽,为一槽体,形成于壳体内;一第一清洗室,该第一清洗室为一中空体,形成于壳体内与循环水容置槽连通;一滤网分流及液滴发生器,为多数细管状排列结构,或波纹管排列结构,安装于第一清洗室之上壳体内;一第二清洗室,该第二清洗室为一中空体,形成于壳体内、滤网分流及液滴发生器之上;一分流器,该分流器类似于淋浴喷头结构,安装于第二清洗室之上壳体内;一过滤网,为网状过滤结构,安装于分流器的上面壳体内;一风扇,安装于过滤网的上面;一循环泵,通过管道一端与分流器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循环水容置槽连通。其中还包括一水容器,通过管道与循环水容置槽连通。其中在水容器和循环水容置槽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一液面控制器。其中在循环水容置槽的下面安装有一超声波发生器。其中在第一清洗室上形成有一空气吸入口。一过滤网8,为网状过滤结构(该过滤网8的结构为已有技术,只要能使气体通过并能起到过滤空气的过滤网均可使用),该过滤网8安装于分流器5的上面壳体20内,;一风扇9,安装于过滤网8的上面,该风扇9是起到抽风的作用;一循环泵3,通过管道一端与分流器5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循环水容置槽13连通,以使循环水容置槽13中的循环水循环。其中还可在包括一水容器11,该水容器11置放于空气净化器的一侧,该水容器11通过管道与循环水容置槽13连通,且在水容器11和循环水容置槽13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一液面控制器10,该液面控制器10是控制循环水容置槽13中的循环水的水位,当循环水容置槽13中的循环水的水位低于要求时,液面控制器10自动开启以补充循环水容置槽13中的循环水。本技术还可包括一超声波发生器6,该超声波发生器6安装在循环水容置槽13的下面,该超声波发生器6可将循环水容置槽13中的循环水净化。本技术是用水的清洗作用,或利用水和颗粒直径为100微米以下的微细颗粒所组成的净化液的吸附作用,或用水和小孔直径为100微米以下的多孔物质的所组成部分的净化液的吸附作用,清除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可吸入颗粒物,烟尘及有害气体的清洗空气的装置。水及净化液中放置具有杀菌效果的铜离子或银离子的合金网,利用铜离子或银离子杀菌效果控制水及净化液细菌繁殖,作为辅助净化物质。在对空气进行净化时,飘浮在空气中的微尘及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被水幕吸附。集中于水及净化液中,水及净化液作为生活废水排放于下水后集中处理,或者利用超声波分解集中于水及净化液中的有害物质。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空气从空气吸入口4进入空气净化器。循环水通过分流器5后,通过分流及液滴发生器7产生水幕。分流器4可为静止式,也可为转动式。空气在风扇9的作用下向上流动,从而空气和循环水形成对流。空气和循环水在第一和第二清洗室1、2的水幕及过滤网8分流及液滴发生器7时,两者充分接触,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可吸入颗粒物、烟尘及有害气体被循环水吸附,使空气得到净化。理想的过滤网8分流及液滴发生器7由释放有杀菌效果的铜离子或银离子的合金材料制成,也可在循环水中释放有杀菌效果的铜离子或银离子的合金材料,以控制其中的细菌繁殖。在循环水中可分散具有强力吸附力的500纳米以下的CaCO3、MgCo3颗粒、活性炭管的至少一种物质。第二清洗室2上部设置的过滤网8、排气扇9,使排出的过滤后的空气清新。本技术的效果1、使用本技术的空气净化器1小时后可吸入颗粒度为1毫克/立方米,5小时后可吸入颗粒度为0.11毫克/立方米。2、在体积为120立方米、大肠杆菌为10个/立方米的房间内,使用本技术的空气净化器。使空气在通过第一和第二清洗室及过滤网时与空气充分接触,水及水中分散的具有强力吸附力的500纳米以下的CaCO3、MgCo3颗粒或活性碳颗粒对空气中的颗粒物及有害气体进行吸附。净化1小时后,房间内的大肠杆菌为5个/立方米。3、在体积为120立方米的房间内,使用本技术的空气净化器。使空气在通过第一和第二清洗室及过滤网分流及液滴发生器时与空气充分接触,水及水中分散的具有强力吸附力的500纳米以下的CaCO3、MgCo3颗粒或活性碳颗粒对空气中的颗粒物及有害气体进行吸附。净化1小时后,房间内的湿度增加10%RH。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化、效率高、效果好和没有二次污染的问题,可使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包括一壳体,该壳体为矩形柱体或圆形筒体,且为中空,在该壳体中从下到上依序形成有一循环水容置槽,为一槽体,形成于壳体内;一第一清洗室,该第一清洗室为一中空体,形成于壳体内与循环水容置槽连通;一滤网分流及液滴发生器,为多数细管状排列结构,或波纹管排列结构,安装于第一清洗室之上壳体内;一第二清洗室,该第二清洗室为一中空体,形成于壳体内、滤网分流及液滴发生器之上;一分流器,该分流器类似于淋浴喷头结构,安装于第二清洗室之上壳体内;一过滤网,为网状过滤结构,安装于分流器的上面壳体内;一风扇,安装于过滤网的上面;一循环泵,通过管道一端与分流器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循环水容置槽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括一水容器,通过管道与循环水容置槽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水容器和循环水容置槽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一液面控制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在循环水容置槽的下面安装有一超声波发生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在第一清洗室上形成有一空气吸入口。专利摘要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一壳体,为矩形柱体或圆形筒体,且为中空,在该壳体中从下到上依序形成有一循环水容置槽,为一槽体,形成于壳体内;一第一清洗室,为一中空体,形成于壳体内与循环水容置槽连通;一滤网分流及液滴发生器,为多数细管状排列结构,或波纹管排列结构,安装于第一清洗室之上壳体内;一第二清洗室,为一中空体,形成于壳体内、滤网分流及液滴发生器之上;一分流器,该分流器类似于淋浴喷头结构,安装于第二清洗室之上壳体内;一过滤网,为网状过滤结构,安装于分流器的上面壳体内;一风扇,安装于过滤网的上面;一循环泵,通过管道一端与分流器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循环水容置槽连通。文档编号F24F3/16GK2529113SQ0220157公开日2003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11日专利技术者张涛, 夏朝欣, 易中国 申请人:张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包括:一壳体,该壳体为矩形柱体或圆形筒体,且为中空,在该壳体中从下到上依序形成有:一循环水容置槽,为一槽体,形成于壳体内;一第一清洗室,该第一清洗室为一中空体,形成于壳体内与循环水容置槽连通; 一滤网分流及液滴发生器,为多数细管状排列结构,或波纹管排列结构,安装于第一清洗室之上壳体内;一第二清洗室,该第二清洗室为一中空体,形成于壳体内、滤网分流及液滴发生器之上;一分流器,该分流器类似于淋浴喷头结构,安装于第二清洗室之上壳体 内;一过滤网,为网状过滤结构,安装于分流器的上面壳体内;一风扇,安装于过滤网的上面;一循环泵,通过管道一端与分流器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循环水容置槽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夏朝欣易中国
申请(专利权)人:张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