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水虻繁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862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黑水虻繁殖装置,包括设有进气透光孔的蛹室、用于诱卵集卵的诱卵装置和用于将所述蛹室中的气体导入所述诱卵装置的排气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黑水虻繁殖装置通过排气系统将蛹室中的气体收集后导入诱卵装置,该气体从诱卵装置中排出。解决了蛹室的“窜味”问题,避免黑水虻成虫被气味引诱进入蛹室中产卵。而且,蛹室中的气体进入诱卵装置后,与诱卵料产生的气体相融合,增强了诱卵装置的诱卵效果。

A breeding device of black water f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水虻繁殖装置
本技术涉及黑水虻养殖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黑水虻繁殖装置。
技术介绍
在黑水虻成虫养殖中,繁殖黑水虻时,需要进行化蛹、诱卵。化蛹一般在蛹室中进行;诱卵一般采用内设诱卵料的诱卵装置进行,但是,经常发生诱卵集卵效果差的问题。例如,蛹室多分布在成虫活动区内,黑水虻成虫经常会飞到蛹室内,产卵在蛹堆中,导致散卵现象出现,诱卵集卵效果差。或者,诱卵料效果变差时,也会出现诱卵集卵效果差,成虫进入蛹室产卵的问题。因此,需要设计出避免黑水虻成虫进入蛹室中产卵的黑水虻繁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黑水虻成虫进入蛹室中产卵导致散卵现象的缺陷,提供一种黑水虻繁殖装置,提供的黑水虻繁殖装置能够避免黑水虻成虫进入蛹室中产卵,还能增强诱卵装置的诱卵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黑水虻繁殖装置,包括设有进气透光孔的蛹室、用于诱卵集卵的诱卵装置和用于将所述蛹室中的气体导入所述诱卵装置的排气系统;所述排气系统包括排气部件和通风管,所述排气部件的进气口与所述蛹室连通,所述排气部件的出气口通过通风管与所述诱卵装置连通。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蛹室中蛹堆排出的气味也是一种易引发黑水虻成虫产卵的集息源,即引诱黑水虻成虫前来产卵的信息物质。导致黑水虻成虫被蛹堆吸引,产卵在蛹堆中,出现散卵的现象。上述黑水虻繁殖装置通过排气系统将蛹室中的气体收集后导入诱卵装置,该气体从诱卵装置中排出。解决了蛹室的“窜味”问题,杜绝了蛹室中的气体扩散到成虫活动区域,避免黑水虻成虫被气味引诱进入蛹室中产卵。而且,蛹室中的气体进入诱卵装置后,与诱卵料产生的气体相融合,增强了诱卵装置的诱卵效果。综上,本技术提供的黑水虻繁殖装置能够避免黑水虻成虫进入蛹室中产卵,避免出现散卵现象,还能增强诱卵装置的诱卵效果。优选地,所述通风管的出气口设有散流部件,所述散流部件位于所述诱卵装置内。散流部件能够将通风管中的快速风变微风。优选地,所述散流部件为多孔出风盘。所述多孔出风盘为盘状结构,布大量出风孔。优选地,所述多孔出风盘的孔径为3~30mm。优选地,所述诱卵装置包括开口向上的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开口处的集卵隔网、设置于所述集卵隔网上的集卵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诱卵饲料盒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用于支撑所述诱卵饲料盒的诱料盒支架;所述散流部件位于所述诱卵饲料盒下方。优选地,所述诱料盒支架为钢丝架。优选地,所述排气部件为排气扇。优选地,所述排气扇的功率为1~10W。所述排气扇为小功率排气扇。优选地,所述通风管为软质管或硬质管。优选地,所述硬质管为PVC管。优选地,所述通风管的内径为5~10cm。优选地,所述进气透光孔为方形或圆形。优选地,所述进气透光孔的边长或直径为5~30cm。优选地,所述进气透光孔的孔面积为200~1000cm2。进气透光孔不过大,排气扇开启时,空气许进不许出。在小功率的排气扇作用下,蛹室的气味不会从进气透光孔溢出。进气透光孔不过小,排气扇开启时,可以控制风速不大于1米/秒。黑水虻成虫可以更加轻松飞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黑水虻繁殖装置通过排气系统将蛹室中的气体收集后导入诱卵装置,该气体从诱卵装置中排出。解决了蛹室的“窜味”问题,避免黑水虻成虫被气味引诱进入蛹室中产卵。而且,蛹室中的气体进入诱卵装置后,与诱卵料产生的气体相融合,增强了诱卵装置的诱卵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黑水虻繁殖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黑水虻繁殖装置中的通风管和散流部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此外,若有“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1一种黑水虻繁殖装置,包括设有进气透光孔11的蛹室1、用于诱卵集卵的诱卵装置3和用于将蛹室1中的气体导入诱卵装置3的排气系统2。该黑水虻繁殖装置置于成虫活动区域4中。蛹室1的进气透光孔11可以为方形或圆形;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进气透光孔11为圆形。进气透光孔11的孔面积可以为200~1000cm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进气透光孔11的孔面积为600cm2。排气系统2包括排气部件21和通风管22,排气部件21的进气口与蛹室1连通,排气部件21的出气口通过通风管22与诱卵装置3连通。排气部件21为排气扇。排气扇的功率可以为1~10W;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排气扇的功率为5W。排气扇为小功率排气扇。进气透光孔不过大,排气扇开启时,空气许进不许出;在小功率的排气扇作用下,蛹室的气味不会从进气透光孔溢出。进气透光孔不过小,排气扇开启时,可以控制风速不大于1米/秒;黑水虻成虫可以更加轻松飞出。通风管22为PVC硬质管。通风管22的内径可以为5~10cm;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风管22的内径为7cm。通风管22的出气口设有散流部件23,散流部件23位于诱卵装置3内。散流部件23为多孔出风盘。多孔出风盘为盘状结构,分布有一圈出风孔231。多孔出风盘的孔径可以为3~30mm;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多孔出风盘的孔径为20mm。诱卵装置3包括开口向上的壳体31、设置于壳体31开口处的集卵隔网33、设置于集卵隔网33上的集卵器32、设置于壳体31内的诱卵饲料盒34和设置于壳体31内的用于支撑诱卵饲料盒34的诱料盒支架35;散流部件23位于诱卵饲料盒34下方。诱料盒支架35为钢丝架。本实施例提供的黑水虻繁殖装置通过排气系统将蛹室中的气体收集后导入诱卵装置,该气体从诱卵装置中排出。解决了蛹室的“窜味”问题,杜绝了蛹室中的气体扩散到成虫活动区域,避免黑水虻成虫被气味引诱进入蛹室中产卵。而且,蛹室中的气体进入诱卵装置后,与诱卵料产生的气体相融合,增强了诱卵装置的诱卵效果。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水虻繁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进气透光孔(11)的蛹室(1)、用于诱卵集卵的诱卵装置(3)和用于将所述蛹室(1)中的气体导入所述诱卵装置(3)的排气系统(2);/n所述排气系统(2)包括排气部件(21)和通风管(22),所述排气部件(21)的进气口与所述蛹室(1)连通,所述排气部件(21)的出气口通过通风管(22)与所述诱卵装置(3)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水虻繁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进气透光孔(11)的蛹室(1)、用于诱卵集卵的诱卵装置(3)和用于将所述蛹室(1)中的气体导入所述诱卵装置(3)的排气系统(2);
所述排气系统(2)包括排气部件(21)和通风管(22),所述排气部件(21)的进气口与所述蛹室(1)连通,所述排气部件(21)的出气口通过通风管(22)与所述诱卵装置(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繁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22)的出气口设有散流部件(23),所述散流部件(23)位于所述诱卵装置(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水虻繁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流部件(23)为多孔出风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黑水虻繁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出风盘的孔径为3~30mm。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祖准柴志强罗艳凤印卫化黎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银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