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种植滴灌装置,包括安装底板和滴液罐及与滴液罐上下两端固定连通的进液管和滴液管,所述安装底板的上表面固设有弧形安装板,且其下表面固设有入土钉,所述弧形安装板的一侧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通过设置所述螺纹杆与弧形安装板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能够在斜坡地面上安装时通过先将限位螺栓与螺纹孔分离,待入土钉扎入土内,安装底板的下表面充分与斜坡地面接触后,再将螺纹杆与弧形安装板通过相对应的螺纹孔用限位螺栓进行位置固定,组成结构相对较少,操作较为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也增强了滴灌装置的实用性。
A drip irrigation device for tea pla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种植滴灌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灌溉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种植滴灌装置。
技术介绍
茶树具有喜温喜湿的特点,目前茶园采用的方式有喷灌和滴灌两种,茶树为丛生状灌木,其枝叶繁茂,喷灌方式虽然能够扩大灌溉面积,但是在喷灌时,大多数的水分落在枝叶上,仅仅起到表面润湿的效果,特别是在与施肥结合时,导致肥料损失量大,影响肥效;而滴灌能够将水分直接送入茶树根部,保证水、肥供给,但滴灌管直接铺设在土壤表层,基质土壤易污染滴灌管外表面,堵塞滴孔,一旦发生堵塞现象,需要对滴灌管进行维护清理,提高成本,现如今的滴灌装置基本上都是由多个滴液管连为一体的,这样单个滴液管出现损坏的情况,就不能够方便拆卸,现有的滴灌装置结构复杂,以至于不能够方便使用。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专利号:CN201820277339.X,通过固定板底部设置的定位钉,可以方便把整个滴液装置固定在指定的位置,再通过固定柱内部设置的升降杆,升降杆的左侧面开设有两个固定孔,固定柱左侧面的顶部设置有卡紧装置,当卡紧装置上固定杆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孔卡接时,可以把滴液罐固定在需要滴液的位置,这样就可以直接对茶叶的根部进行滴液,这样的滴液方式可以使得茶叶接受的水分更加彻底,当固定杆的右端与第二固定孔卡接时,就可以通过升降杆把滴液罐移动到茶叶的上方,这样可以方便完成对滴液罐的检查,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茶叶大部分种植在山上,地面相对来说比较不平且存在斜坡的情况,使得该装置无法进行固定,将了其实用性,同时组成结构相对较多,操作较为复杂,增大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茶叶种植滴灌装置,目的在于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种植滴灌装置,包括安装底板和滴液罐及与滴液罐上下两端固定连通的进液管和滴液管,所述安装底板的上表面固设有弧形安装板,且其下表面固设有入土钉,所述弧形安装板的一侧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且与螺纹杆的接触面呈波浪形,所述螺纹杆与弧形安装板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套,所述调节套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滴液罐的表面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弧形安装板表面螺纹孔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螺纹孔沿弧形安装板表面扇形分布。作为优选的,所述调节套的表面固设有转动杆。作为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上端固设有提拉环。作为优选的,所述安装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防滑槽。作为优选的,所述入土钉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以安装底板下表面对称分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所述螺纹杆与弧形安装板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能够在斜坡地面上安装时通过先将限位螺栓与螺纹孔分离,待入土钉扎入土内,安装底板的下表面充分与斜坡地面接触后,再将螺纹杆与弧形安装板通过相对应的螺纹孔用限位螺栓进行位置固定,组成结构相对较少,操作较为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也增强了滴灌装置的实用性。2、通过设置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套,所述调节套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滴液罐的表面固定连接,转动调节套在螺纹杆的表面螺旋向上或向下移动时,同时带动调节套表面转动的连接杆和其一端固定连接的滴液罐移动,实现滴液罐相对高度的变换。3、通过设置弧形安装板的一侧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且与螺纹杆的接触面呈波浪形,当螺纹杆与呈波浪形的弧形安装板接触面发生摩擦时会产生震动,震动通过调节套和连接杆传递给滴液罐,进而使得滴液管产生震动,增强其防堵塞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安装底板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杆结构俯视图。附图标注:1:安装底板、2:滴液罐、3:弧形安装板、4:入土钉、5:螺纹杆、6:螺纹孔、7:限位螺栓、8:调节套、9:连接杆、10:转动杆、11:提拉环、12:防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种植滴灌装置,包括安装底板1和滴液罐2及与滴液罐2上下两端固定连通的进液管和滴液管,滴液从进液管进入滴液罐2,然后从滴液罐2从滴液管滴出,对茶叶进行滴灌,安装底板1的上表面固设有弧形安装板3,且其下表面固设有入土钉4,利用入土钉4扎入土内对滴管装置进行限位,避免其发生移动,弧形安装板3的一侧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5,且与螺纹杆5的接触面呈波浪形,当弧形安装板3或螺纹杆5其中一个发生移动时,两者之间就会形成摩擦,当螺纹杆5与呈波浪形的弧形安装板3接触面发生摩擦时会产生震动,震动通过调节套8和连接杆9传递给滴液罐2,进而使得滴液管产生震动,增强其防堵塞效果,螺纹杆5与弧形安装板3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6,螺纹孔6内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7,利用限位螺栓7对螺纹杆5与弧形安装板3的相对位置进行限位,避免其发生偏移,螺纹杆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套8,调节套8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杆9,使得当调节套8在螺纹杆5表面螺旋向上或向下时,连接杆9可以保持不动,同时当需要改变滴液罐2的方向时,通过转动9即可,方便快捷,连接杆9的一端与滴液罐2的表面固定连接。其中弧形安装板3表面螺纹孔6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螺纹孔6沿弧形安装板3表面扇形分布,方便安装底板1调节其固定角度,使得安装底板1的下表面即使在斜坡面固定时,也能与地面始终保持紧密贴合增强其固定效果,同时使得螺纹杆5始终可以保持垂直状态,方便滴液罐2对茶叶进行滴液,调节套8的表面固设有转动杆10,方便带动调节套8进行旋转,螺纹杆5的上端固设有提拉环11,需要将滴灌装置整体移动时,可以通过提拉环11对滴灌装置进行整体提拉,方便其进行位置转移,安装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防滑槽12,方便入土钉4扎入土内时,脚踩安装底板1增大与鞋底之间的摩擦力,入土钉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以安装底板1下表面对称分布。使用时,当斜坡地面安装时首先将限位螺栓7拧出使之与螺纹孔6脱离,然后翻转安装底板1,将入土钉4扎入地面,向下脚踩安装底板1的上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种植滴灌装置,包括安装底板(1)和滴液罐(2)及与滴液罐(2)上下两端固定连通的进液管和滴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的上表面固设有弧形安装板(3),且其下表面固设有入土钉(4),所述弧形安装板(3)的一侧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5),且与螺纹杆(5)的接触面呈波浪形,所述螺纹杆(5)与弧形安装板(3)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6),所述螺纹孔(6)内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7),所述螺纹杆(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套(8),所述调节套(8)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一端与滴液罐(2)的表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种植滴灌装置,包括安装底板(1)和滴液罐(2)及与滴液罐(2)上下两端固定连通的进液管和滴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的上表面固设有弧形安装板(3),且其下表面固设有入土钉(4),所述弧形安装板(3)的一侧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5),且与螺纹杆(5)的接触面呈波浪形,所述螺纹杆(5)与弧形安装板(3)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6),所述螺纹孔(6)内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7),所述螺纹杆(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套(8),所述调节套(8)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一端与滴液罐(2)的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种植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华之慧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