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献忠专利>正文

空气冷却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537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空气调节系统中的空气冷却加湿装置。由埋入地下的箱体1、上盖2和冷却导流板3构成,在上盖2的上面有进气口4和出气口5。利用地下和地面的温差实现热交换,将空气冷却并加湿。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传统的制冷设备成本高、耗电大、易损坏的不足,具有节能低成本免维护等好处,可用于民用住宅的空调系统中。(*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空气调节系统中的空气冷却加湿装置。传统的空气调节系统中采用气体压缩机强迫蒸发制冷,制冷设备造价高、耗电大,不仅有很大的工作噪音,而且设备机件易损维修费用高。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的空气冷却加湿装置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无疑是具有很现实的经济效益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耗电、无噪音、经久耐用的空气冷却加湿器。本专利技术的要点是利用了一个埋入地下的由混凝土制成的带有迷宫隔板的由箱体和上盖构成的容器,在容器的两个端部开设进气口和出气口构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了地面和地下的温差、尤其是夏季较大的温差实现对空气进行冷却并且同时加湿。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气冷却加湿器,其特征是箱体1的上面盖有上盖2构成密闭的容器,在箱体1内有若干块相交错的将箱体分隔成多个迷宫的冷却导流板3,上盖2的一端有进气口4,相对的另一端有出气口5。使用时将其整体埋入距地面1.5米以下的地下,进气口4与一管道相接,引入地面与大气相通;出气口5经管道与引风机相连通入室内。开动引风机将地面的空气自进气口4引入空气冷却加湿器中,经多块冷却导流板3隔挡在箱体1内的迷宫中穿过,充分与箱体1、上盖2、冷却导流板3进行热交换后,自出气口5经管道、引风机进入室内。由于埋入地下的箱体和上盖浸有充分的水,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使空气增加一定的湿度。考虑到地下热传递速度较慢,引风机可以采用间歇工作方式,以期得到较好的效果。另外,为了防止箱体内积水,可以装上水位自动控制泵,自动将箱体内积水排出。上述引风控制方法和排水装置是已有技术可以容易实现的公知技术,不再重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设备构造简单、造价低、节能无噪音。可用于民用住宅的空调系统中。说明书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构造示意图。说明书附图2是附图1的A-A剖视图。两附图中1箱体,2上盖,3冷却导流板,4进气口,5出气口。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箱体1、上盖2、冷却导流板3采用厚度100mm钢筋混凝土制成,箱体外尺寸为长5000mm,宽2000mm,高1500mm。箱体内等距分布有15个冷却导流板。上盖开有直径300mm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冷却加湿器,其特征是箱体1的上面盖有上盖2构成密闭的容器,在箱体1内有相交错的将箱体分隔成多个迷宫的冷却导流板3,上盖2的一端有进气口4,相对的另一端有出气口5。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冷却加湿器,其特征是箱体1、上盖2、冷却导流板3采用厚度100mm的钢筋混凝土制造,箱体外尺寸为长5000mm,宽2000mm,高1500mm。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冷却加湿器,其特征是箱体1内等距分布有15个冷却导流板3。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冷却加湿器,其特征是上盖2开有直径300mm的进气口4和出气口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空气调节系统中的空气冷却加湿装置。由埋入地下的箱体1、上盖2和冷却导流板3构成,在上盖2的上面有进气口4和出气口5。利用地下和地面的温差实现热交换,将空气冷却并加湿。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传统的制冷设备成本高、耗电大、易损坏的不足,具有节能低成本免维护等好处,可用于民用住宅的空调系统中。文档编号F24F3/12GK2088663SQ9022516公开日1991年11月13日 申请日期1990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1990年12月27日专利技术者孟献忠 申请人:孟献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冷却加湿器,其特征是箱体1的上面盖有上盖2构成密闭的容器,在箱体1内有相交错的将箱体分隔成多个迷宫的冷却导流板3,上盖2的一端有进气口4,相对的另一端有出气口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献忠
申请(专利权)人:孟献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