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播种机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便携式棉花播种机,包括车架、播种组件,播种组件为两个,对称设置在车架上,播种组件包括放料斗、输料管和开沟器,输料管与放料斗连通,输料管设置在车架上,开沟器设置在输料管的下方,且位于输料管的前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播种效率低,劳动量大,费时费力的问题。
A portable cotton see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棉花播种机
本技术属于播种机
,涉及一种便携式棉花播种机。
技术介绍
播种机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用于某类或某种作物的播种机,常冠以作物种类名称,如棉花播种机。棉花种植管理和生产用工十分复杂,从种到收,有多道工序,,其中播种环节极为重要,所以棉花播种机被大量应用。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棉花播种机的播种组件均为一个,使播种效率低,劳动量大,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便携式棉花播种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播种效率低,劳动量大,费时费力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式棉花播种机,包括车架,播种组件,所述播种组件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播种组件包括放料斗,及输料管,所述输料管与所述放料斗连通,所述输料管设置在所述车架上,及开沟器,所述开沟器设置在所述输料管的下方,且位于所述输料管的前端。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地轮,所述地轮转动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链轮,所述地轮的中心轴上设置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上套设有链条。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车架包括控制架、架一和架二,所述控制架的一端设置有把手,所述控制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架一的一端连接,所述架一的另一端与所述架二连接,所述地轮和所述动力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架一上,所述架二包括平行设置且均固定在所述架一上的杆一和杆二,所述输料管设置在所述杆一和所述杆二之间。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杆一与所述杆二之间固定有第一套筒,所述输料管穿过所述第一套筒,且可在所述第一套筒内沿轴向移动,所述第一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通过螺纹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内的一端与所述输料管的外壁压紧。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平衡轮,所述平衡轮转动设置在平衡杆的下端,所述平衡杆设置在所述杆一和所述杆二之间,且位于所述杆一和所述杆二的中间部位。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杆一与所述杆二之间固定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一套筒平行,所述平衡杆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筒内,所述第二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通过螺纹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位于所述第二套筒内的一端与所述平衡杆的外壁压紧。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开沟器包括板一和板二,所述板一与所述板二分别设置在所述输料管下端的两侧,且所述板一的前端与所述板二的前端连接,所述开沟器的后端设置有压土器。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板一的后端与所述板二的后端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板一和所述板二上,所述连杆远离所述压土器的一侧设置有挡杆,所述挡杆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板一和所述板二上,所述压土器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板和压板,所述压板为中心向下的弧形,所述连接板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杆上,所述连杆上穿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挡杆接触,另一端与所述压板的上表面接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在工作过程中,先将棉花种子放入放料斗中,然后推动车架,使两个开沟器分别对应一垄进行开沟,在车架不断推动的同时进行播种。其中播种组件为两个,能够同时对两垄进行播种,播种效率高,省时省力。2、本技术中地轮通过动力组件转动设置在车架上,即动力组件带动注定链轮转动,注定链轮带动链条转动,链条带动从动链轮转动,从动链轮带动地轮转动,从而实现地轮的转动,有利于提高播种机的前进速度,省时省力。3、本技术中车架包括控制架、架一和架二,控制架的一端设置有把手,控制架的另一端与架一的一端连接,架一的另一端与架二连接,有利于合理分配整个播种机的布局,在工作人员手握把手推动机架时,整个机架的运动更加平稳,架二包括平行设置且均固定在架一上的杆一和杆二,输料管设置在杆一和杆二之间,连接稳定,有利于平衡播种机的构架,设计合理,运行平稳。4、本技术中杆一与杆二之间固定有第一套筒,输料管滑动设置在第一套筒内,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输料管的高度,在调节过程中,首先松动第一螺栓,将输料管沿第一套筒向上或向下运动,当位置合适后,旋动第一螺栓,使第一螺栓位于第一套筒的一端与输料管的外壁锁紧,从而将输料管固定,实现输料管高度的调节,有利于适应各种土壤,使棉花种子的厚度适中,有利于促进播种效果。5、本技术中平衡轮转动设置在平衡杆的下端,平衡杆设置在杆一和杆二之间,且位于杆一和杆二的中间部位,平衡杆和平衡轮的作用为平衡车架前后端的力,有利于保持工作过程中车架前后端的平衡,同时也能够平衡两个播种组件的位置,保证平衡杆两侧的播种组件的高度相同、使开沟器深入土壤的深度一直,有利于提高播种质量。6、本技术中杆一与杆二之间固定有第二套筒,平衡杆滑动设置在第二套筒内,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平衡杆的高度,使平衡轮的高度与播种组件的高度相对应,在调节过程中,首先松动第二螺栓,将平衡杆沿第二套筒向上或向下运动,当位置合适后,旋动第二螺栓,使第二螺栓位于第二套筒的一端与平衡杆的外壁锁紧,从而将平衡杆固定,实现平衡杆高度的调节,有利于适应输料管的高度,更好地起到平衡两个播种组件的效果。7、本技术中开沟器包括板一和板二,板一的前端与所述板二的前端连接,输料管的下端设置在板一和板二之间,在工作过程中,板一和板二连接的一端先进行开沟,随后棉花种子会从输料管内排出到沟内,然后板一和板二后端的压土器将原沟里的土压到沟内,实现棉花的播种,设计简单合理,省时省力。8、本技术中,板一的后端和板二的后端通过连杆固定,另外,连杆也将连接板与板一、板二进行连接,实现压板与板一、板二的转动连接,在压土的过程中,沟两侧的土会给压板一个向上的力,使压板向上运动,此时扭簧给压板一个向下的力,使压板能够对两侧的土进行挤压,使两侧的土顺着压板的弧度向沟内运动,实现压土。设计简单,压土效果好,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平衡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螺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压土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架,101-控制架,102-架一,103-架二,1031-杆一,1032-杆二,2-播种组件,21-放料斗,22-输料管,23-开沟器,231-板一,232-板二,3-地轮,4-动力组件,8-第一套筒,9-第一螺栓,10-平衡轮,11-平衡杆,12-第二套筒,13-第二螺栓,14-压土器,141-连接板,142-压板,15-连杆,16-挡杆,17-扭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棉花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n播种组件(2),所述播种组件(2)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所述播种组件(2)包括/n放料斗(21),及/n输料管(22),所述输料管(22)与所述放料斗(21)连通,所述输料管(22)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及/n开沟器(23),所述开沟器(23)设置在所述输料管(22)的下方,且位于所述输料管(22)的前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棉花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
播种组件(2),所述播种组件(2)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所述播种组件(2)包括
放料斗(21),及
输料管(22),所述输料管(22)与所述放料斗(21)连通,所述输料管(22)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及
开沟器(23),所述开沟器(23)设置在所述输料管(22)的下方,且位于所述输料管(22)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棉花播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轮(3),所述地轮(3)转动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
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动力组件(4),所述动力组件(4)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链轮,所述地轮(3)的中心轴上设置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上套设有链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棉花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包括控制架(101)、架一(102)和架二(103),所述控制架(101)的一端设置有把手,所述控制架(101)的另一端与所述架一(102)的一端连接,所述架一(102)的另一端与所述架二(103)连接,
所述地轮(3)和所述动力组件(4)均设置在所述架一(102)上,
所述架二(103)包括平行设置且均固定在所述架一(102)上的杆一(1031)和杆二(1032),所述输料管(22)设置在所述杆一(1031)和所述杆二(103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棉花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一(1031)与所述杆二(1032)之间固定有第一套筒(8),所述输料管(22)穿过所述第一套筒(8),且可在所述第一套筒(8)内沿轴向移动,所述第一套筒(8)的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通过螺纹设置有第一螺栓(9),所述第一螺栓(9)位于所述第一套筒(8)内的一端与所述输料管(22)的外壁压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亮,钱玉源,崔淑芳,李俊兰,王广恩,刘祎,金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特种经济作物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