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打开式双源CT设备O型臂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是一种可打开式双源CT设备O型臂结构。
技术介绍
微创外科手术因各种优势,已经成为21世纪外科医疗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微创手术的本身技术特点就意味着无法在完全开放的状态下施展手术,手术风险高,手术质量完全依赖术者根据经验对病人术前CT图像的评估,术后进行CT扫描确认手术效果,并决定是否进行二次手术。但是患者体位的改变,造成与术前CT图像评估的差异,直接造成手术达不到预估效果,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是采用先进的术中CT扫描设备,扫描重建高精度的三维图像,及时修正手术操作,从而减小手术难度,提高手术的精准度,避免二次手术的发生。另外,在心脏检查及血管造影等方面,双源设备具有较大的优势,时间分辨率高,检查不受患者心率变化的影响。而且双源能够实现双能量扫描,两个X射线源释放不同的能量,从而获得同一位置的高能和低能数据,利用双能剪影技术,可以获得优质的骨骼及血管影像,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目前市场上一般的微创外科术及血管造影设备多为单源的C型臂X射线扫描设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打开式双源CT设备O型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C型支架(100),C型支架(100)内侧设有可自由转动的转子(200),所述转子(200)为C型开口状,转子(200)内侧设有固定球管(30)和转子内轨(214),转子内轨(214)上设有滚动架(220)、活动球管(40)和探测器一(50),滚动架(220)内侧设有探测器二(228),滚动架(220)可沿转子内轨(214)滑动并与转子(200)组成圆环型转动体,在圆环型转动体圆周上,固定球管(30)与探测器一(50)间隔180°,活动球管(40)与探测器二(228)间隔180°,且固定球管(30)与活动球管(40)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打开式双源CT设备O型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C型支架(100),C型支架(100)内侧设有可自由转动的转子(200),所述转子(200)为C型开口状,转子(200)内侧设有固定球管(30)和转子内轨(214),转子内轨(214)上设有滚动架(220)、活动球管(40)和探测器一(50),滚动架(220)内侧设有探测器二(228),滚动架(220)可沿转子内轨(214)滑动并与转子(200)组成圆环型转动体,在圆环型转动体圆周上,固定球管(30)与探测器一(50)间隔180°,活动球管(40)与探测器二(228)间隔180°,且固定球管(30)与活动球管(40)之间夹角α范围在50°~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打开式双源CT设备O型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支架(100)由左侧板(101)、右侧板(102)、外侧支撑板(103)和内侧支撑板(104)拼接组成,左侧板(101)和右侧板(102)内侧设有支撑滚轮(110),用于支撑C型转子(200),外侧支撑板(103)设有驱动齿轮(120),用于驱动C型转子(200)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打开式双源CT设备O型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200)包括转子框架(210),转子框架(210)由转子左骨架(211)、转子右骨架(212)和转子横梁(216)拼接组成,转子左骨架(211)和转子右骨架(212)外侧设有与支撑滚轮(110)相匹配的转子外轨(213),转子内轨(214)设置在转子左骨架(211)和转子右骨架(212)内侧,在转子左骨架(211)的转子内轨(214)靠近圆心的一侧设有半圆齿条(215),转子右骨架(212)外圆上设有与驱动齿轮(120)相互啮合的外齿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打开式双源CT设备O型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架(220)包括弧形导板(221)、齿盘(222)、副支撑(223)、辅助导轨(224)、直线导轨(225)、导轨连板(226)、丝杠电机(227)、滚动齿轮(229)、导靴(230),弧形导板(221)左右两侧设有导靴(230),导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在东,郭炜,冯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安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