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配肉制品质改良剂,包括按重量按百分比称取:一种复配肉制品质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按百分比称取:谷氨酰氨转氨酶1‑30份、胶原蛋白1‑30份、三聚磷酸钠5‑50份、焦磷酸钠5‑50份、六偏磷酸钠5‑35份。利用谷氨酰氨转氨酶蛋白交联的独特作用,天然胶原蛋白做为谷氨酰氨转氨酶反应的底物,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有效提取肉制品中的肌动、肌球蛋白的功能,根据以上几款添加不同功能复合而成一款肉制品品质改良剂。另外还可以包括海藻糖,用于提供独特的保水锁鲜功能。
A compound meat quality impr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配肉制品质改良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添加剂
,具体为一种复配肉制品质改良剂,还包括该品质改良剂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改良剂是指能够改良产品品质及性能的物质,食品改良剂是由食品级的原料在食品配料中通过添加少量即可改善面团的性能及食品品质及风味。目前主要存在三种复配肉制品质改良剂:第一、肉制品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肉制品的风味与口感、组织质构,生产厂家大部份以添加磷酸盐保水为首选,这样会导致肉制品中的磷酸根离子超标,使得人们身体中的钙磷比严重失衡,不利于身体健康。第二、为了保证肉制品的风味与口感、组织质构,大部分的厂家会在肉制品中添加胶体如卡拉胶、魔芋胶、黄原胶等这样会导致肉制品产品品质下降,口感变差。第三、为了保证肉制品的风味与口感、组织质构,大部份的厂家会在肉制品中添加碳酸氢钠、碳酸钠等碱性添加剂这样会导致肉制品碱味偏重,口感变差。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一种复配肉制品质改良剂能提供一种更好的食物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配肉制品质改良剂,利用谷氨酰氨转氨酶蛋白交联的独特作用,天然胶原蛋白做为谷氨酰氨转氨酶反应的底物,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有效提取肉制品中的肌动、肌球蛋白的功能,根据以上几款添加不同功能复合而成一款肉制品品质改良剂。另外还可以包括海藻糖,用于提供独特的保水锁鲜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配肉制品质改良剂,包括按重量按百分比称取:谷氨酰氨转氨酶1-30份、胶原蛋白1-30份、三聚磷酸钠5-50份、焦磷酸钠5-50份、六偏磷酸钠5-35份。优选的,包括按重量按百分比称取:谷氨酰氨转氨酶10-20份、胶原蛋白10-20份、三聚磷酸钠35-50份、焦磷酸钠35-50份、六偏磷酸钠20-35份。优选的,包括按重量按百分比称取:谷氨酰氨转氨酶20-30份、胶原蛋白20-30份、三聚磷酸钠5-25份、焦磷酸钠5-25份、六偏磷酸钠5-25份。优选的,还包括按重量按百分比的海藻糖30-50份。优选的,包括按重量按百分比称取:谷氨酰氨转氨酶1-10份,胶原蛋白1-10份,海藻糖30-50份,三聚磷酸钠10-30份,焦磷酸钠20-35份,六偏磷酸钠5-10份。优选的,包括按重量按百分比称取:谷氨酰氨转氨酶5份,胶原蛋白5份,海藻糖40份,三聚磷酸钠10份,焦磷酸钠35份,六偏磷酸钠5份。优选的,包括按重量按百分比称取:谷氨酰氨转氨酶1份,胶原蛋白1份,海藻糖50份,三聚磷酸钠10份,焦磷酸钠28份,六偏磷酸钠10份。优选的,包括按重量按百分比称取:谷氨酰氨转氨酶10份,胶原蛋白10份,海藻糖30份,三聚磷酸钠20份,焦磷酸钠20份,六偏磷酸钠10份。优选的,包括按重量按百分比称取:谷氨酰氨转氨酶5份,胶原蛋白5份,海藻糖35份,三聚磷酸钠15份,焦磷酸钠20份,六偏磷酸钠20份。优选的,包括按重量按百分比称取:谷氨酰氨转氨酶2.5份,胶原蛋白2.5份,海藻糖30份,三聚磷酸钠30份,焦磷酸钠20份,六偏磷酸钠5份。与现有的产品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创新效果是:用谷氨酰氨转氨酶、胶原蛋白、海藻糖、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几个产品有效复配,实现肉制品磷酸根离子超标、肉制品中碱味偏重口感差、添加胶体口味失真的缺陷,使肉制品的品质有进一步的提升,做出色、香、味俱佳的肉制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复配肉制品质改良剂,包括按重量按百分比称取:谷氨酰氨转氨酶1-30份、胶原蛋白1-30份、三聚磷酸钠5-50份、焦磷酸钠5-50份、六偏磷酸钠5-35份。实施例1:一种复配肉制品质改良剂,:包括按重量按百分比称取:谷氨酰氨转氨酶10-20份、胶原蛋白10-20份、三聚磷酸钠35-50份、焦磷酸钠35-50份、六偏磷酸钠20-35份。实施例2:一种复配肉制品质改良剂,包括按重量按百分比称取:谷氨酰氨转氨酶20-30份、胶原蛋白20-30份、三聚磷酸钠5-25份、焦磷酸钠5-25份、六偏磷酸钠5-25份。实施例3:一种复配肉制品质改良剂,还包括按重量按百分比的海藻糖30-50份。实施例4:一种复配肉制品质改良剂,包括按重量按百分比称取:谷氨酰氨转氨酶1-10份,胶原蛋白1-10份、海藻糖30-50份、三聚磷酸钠10-30份、焦磷酸钠20-35份、六偏磷酸钠5-10份。实施例5:一种复配肉制品质改良剂,包括按重量按百分比称取:谷氨酰氨转氨酶5份,胶原蛋白5份、海藻糖40份、三聚磷酸钠10份、焦磷酸钠35份、六偏磷酸钠5份。实施例6:一种复配肉制品质改良剂,包括按重量按百分比称取:谷氨酰氨转氨酶1份,胶原蛋白1份、海藻糖50份、三聚磷酸钠10份、焦磷酸钠28份、六偏磷酸钠10份。实施例7:一种复配肉制品质改良剂,包括按重量按百分比称取:谷氨酰氨转氨酶10份,胶原蛋白10份、海藻糖30份、三聚磷酸钠20份、焦磷酸钠20份、六偏磷酸钠10份。实施例8:一种复配肉制品质改良剂,包括按重量按百分比称取:谷氨酰氨转氨酶5份,胶原蛋白5份、海藻糖35份、三聚磷酸钠15份、焦磷酸钠20份、六偏磷酸钠20份。实施例9:一种复配肉制品质改良剂,包括按重量按百分比称取:谷氨酰氨转氨酶2.5份,胶原蛋白2.5份、海藻糖30份、三聚磷酸钠30份、焦磷酸钠20份、六偏磷酸钠5份。通过以上复配的产品用于肉制品中的生产,产品的风味、口感极佳,肉制品产品的出品提高在20%以上。另外,谷氨酰氨转氨酶属于蛋白酶类,混合过程产生的粉尘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整个混合过程是在负压环境中进行生产与混合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专利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配肉制品质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按百分比称取:谷氨酰氨转氨酶1-30份、胶原蛋白1-30份、三聚磷酸钠5-50份、焦磷酸钠5-50份、六偏磷酸钠5-3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配肉制品质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按百分比称取:谷氨酰氨转氨酶1-30份、胶原蛋白1-30份、三聚磷酸钠5-50份、焦磷酸钠5-50份、六偏磷酸钠5-3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配肉制品质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按百分比称取:谷氨酰氨转氨酶10-20份、胶原蛋白10-20份、三聚磷酸钠35-50份、焦磷酸钠35-50份、六偏磷酸钠20-35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配肉制品质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按百分比称取:谷氨酰氨转氨酶20-30份、胶原蛋白20-30份、三聚磷酸钠5-25份、焦磷酸钠5-25份、六偏磷酸钠5-25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配肉制品质改良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重量按百分比的海藻糖30-50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配肉制品质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按百分比称取:谷氨酰氨转氨酶1-10份,胶原蛋白1-10份、海藻糖30-50份、三聚磷酸钠10-30份、焦磷酸钠20-35份、六偏磷酸钠5-10份。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光,刘玉钗,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正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