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H响应性海洋防污药物控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H响应性海洋防污药物控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微/纳米抗菌材料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对海洋资源的探索开发不断深入,生物污损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如何防治海洋生物污损正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研究表明,污损早期细菌等微生物在海洋设施表面形成微生物膜是产生海洋生物污损的先决条件,即材料表面不存在微生物膜就不能发生生物污损。在海洋生物污损防治研究领域,在涂层中添加防污剂对海洋细菌等微生物及其它污损生物进行毒杀、阻止其在材料表面附着是最常用的防污方法。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发现,直接加入到涂层中的防污剂其释放速度和释放时机往往具有非选择性:前期存在“突释”现象,释药速率过快,药物浓度远大于防污所需浓度;而到后期释放稳定后,涂层中药物含量降低,药物浓度又无法满足趋避污损生物的需要。目前人们常采用的微/纳米容器包埋防污药物的措施仅在减缓前期药物释放速度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海洋设施并非所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H响应性海洋防污药物控释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高长径比的Ti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H响应性海洋防污药物控释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高长径比的TiO2纳米管,包埋于所述TiO2纳米管中的防污剂,以及包封载药TiO2纳米管的聚苯胺/聚丙烯酸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防污药物控释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污剂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4,5-二氯代-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或2-(对氯苯基)-3-氰基-4-溴基-5-三氟甲基吡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防污药物控释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TiO2纳米管的管长在100-200nm之间,直径约10nm,壁厚约1.5nm,长径比为10-20,管两端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防污药物控释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胺/聚丙烯酸复合材料呈互穿网络结构,所述聚苯胺为短直棒结构,直径在0.1μm左右,长度在0.5-1μm,均匀穿插于聚丙烯酸颗粒间。
5.一种pH响应性海洋防污药物控释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制备锐钛矿型TiO2粉体;
步骤:以步骤中得到的锐钛矿型TiO2粉体为反应底物,采用碱-水热法一步制备得到具有锐钛矿晶型结构的TNTs;
步骤:将防污剂溶解于无水乙醇中,而...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