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味子全光大田有机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栽培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五味子全光大田有机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五味子分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北五味子质比南五味子优良。北五味子主要产地为东北地区及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古医书称它荎蕏、玄及、会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能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有强身健体之效,与琼珍灵芝合用治疗失眠。由于野生资源逐年减少而社会需求逐年增加,五味子种植业悄然兴起。可靠的繁殖方法是许多种植物得以推广的先决条件。目前,五味子的人工栽培以扦插、压条和种子繁殖为主,不过扦插压条虽然也能生根发育成植株,但生根困难,处理时要求条件不易掌握,效果均不如种子繁殖。五味子育苗移栽,采用种子育苗后进行移栽,方法简单易行,并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幼苗,实行全日光条件下人工栽培,其产量、质量和效益均好于野生五味子。然而,五味子是浅根系作物,且是一种喜湿润,喜光耐阴植物,幼苗期间在生长前期需对光照和湿润环境要求较高,此外,后期的修枝管理、施肥管理以及水分管理对五味子的年产量以及质量均有着重要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五味子全光大田有机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nS1:园地选择/n在海拔为650-1300m、年平均气温9.3-23.5℃、最低气温不超过-30℃的地区,选取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地下水位在1m以下、田地坡度不大于15°、周边15m内无遮挡的土地作为栽种园地;/nS2:栽培前整地/n秋季保耕平整地,将土壤深翻熟化,深度为40-45cm,并以1000-1100kg/亩施入不含重金属、完全腐熟的生物有机肥,施入肥耕地后再合成大垄,春起垄时再将垄背搂平,即可栽植;/nS3:牵引架搭建/n栽苗前通过水泥柱搭建牵引架,埋柱前以横平竖直进行放线打窝,窝深大于60cm;水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味子全光大田有机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园地选择
在海拔为650-1300m、年平均气温9.3-23.5℃、最低气温不超过-30℃的地区,选取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地下水位在1m以下、田地坡度不大于15°、周边15m内无遮挡的土地作为栽种园地;
S2:栽培前整地
秋季保耕平整地,将土壤深翻熟化,深度为40-45cm,并以1000-1100kg/亩施入不含重金属、完全腐熟的生物有机肥,施入肥耕地后再合成大垄,春起垄时再将垄背搂平,即可栽植;
S3:牵引架搭建
栽苗前通过水泥柱搭建牵引架,埋柱前以横平竖直进行放线打窝,窝深大于60cm;水泥柱顶部采用横竖拉铁丝的方式进行固定,铁丝完全拉直,每亩用铁丝45-55kg;在地边的水泥柱埋设锚柱,锚柱深度不低于60cm;用引线拉两道架线,两道架线呈上窄下宽;
S4:幼苗栽植
在3-4月,选取茎粗在0.25cm以上、茎长10-25cm、芽眼饱满、有主根和4-5条侧根、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幼苗;若苗木经过运输,在栽植前用清水将全株浸泡6-12h;
栽植方法:株行距0.8m,每亩栽植数为400-450株,栽植穴宽为30cm×30cm,深20cm,且位于垄面正中;
栽苗时,将苗木直立放于穴内,选用细土覆土;苗覆好后,在苗周围15cm施入0.18-0.2kg生物有机肥,再将栽植穴全面覆土,然后施入足量定根水;
S5:施肥管理
每年11月五味子叶掉光后,在厢面一侧距离定植点30cm-40cm处开深30cm的施肥沟,亩用生物有机肥200-250kg与腐熟的农家肥2000kg,施入后覆土、培垄、覆回除草布;下一年施肥侧轮换,在垄面的另一侧进行施肥操作;在每年6月施用水溶性有机肥一次,确保挂果植株产量;
S6:水分管理
在7-8月雨季来临前,地内每隔15-20m挖1条宽0.5-0.8m、深0.7m、1/1000比降的顺水明沟排水,并以不低于15立方水/亩为栽种园地配以蓄水池;若植株在催芽期、开花前、开花后以及果实膨大期遇干旱,均需灌水;
S7:修枝管理
0.2cm粗度以下的弱枝,剪留2-3个芽;0.2cm-0.3cm的中梢剪留5-7个芽;0.3cm粗以上的强枝剪留8-10个芽;若结果母枝少,可剪留15个芽;各枝间距保留15-20cm;距地面30cm以下不留枝,对病弱枝可疏除;
S8:采收
栽后3年丰产,在每年7-8月果实呈紫红色时摘下,并以烘干温度不超过65℃、干后杂质不超过0.5%的标准进行烘干或阴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味子全光大田有机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在S2中,以2m开垄、垄高40cm、净垄面1.6m进行合成大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味子全光大田有机栽培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琳文,欧成明,李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麦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