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苏北地区雨养稻茬小麦绿色优质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耕种
,具体涉及苏北地区雨养稻茬小麦绿色优质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小麦实现高产出的技术途径,普遍依赖于化学农药、化学肥料等化学物质的大量投入,但也带来了突出的副作用——环境污染问题、小麦原粮质量与安全性问题。小麦是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口粮之一,小麦原粮质量与安全性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绿色优质化是我国小麦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苏北地区土壤以潮土、砂姜黑土为主,基础地力较低,实行中熟粳稻与半冬性小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季节矛盾大、茬口衔接紧张,稻茬小麦全是晚播小麦、绝大多数是雨养栽培。苏北地区农田普遍符合《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规定,当前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创建工作深受各级领导的重视,但是我们从生产实践中发现:随着苏北地区绿色优质小麦基地创建面积越来越大,稻秸全量还田、减少化学农药和化学氮肥投入、有机肥替代化学肥料等等绿色优质栽培措施,常常引起小麦产量大幅下降,即现有技术使原粮高质量和高安全性、绿色环保与高产量产生尖锐矛盾。因此,研制并推广 ...
【技术保护点】
1.苏北地区雨养稻茬小麦绿色优质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1)用包衣抗病良种;/n(2)稻秸全量还田;/n(3)扩行增幅稀播:播种机随耕随播,浅耕深播,耕深减小至6~8cm、播种深度3~5cm;行距增大至22~30cm,幅宽6~10cm;/n(4)秋冬镇压与补肥:播种后立即开展强力镇压,镇压质量达到人行麦田无脚印的程度,秋冬两季当麦田表土发白、人行又有脚印时,再次镇压至人行麦田无脚印的程度;三叶期至越冬期趁雨趁雪普施尿素2.5~7.5kg/亩,若遇到秋旱、冬旱或秋冬连旱且总茎蘖苗数明显不足时则趁雨趁雪追施尿素10~12.5kg/亩;秋冬苗肥用量施足的检验标准是“秋冬 ...
【技术特征摘要】
1.苏北地区雨养稻茬小麦绿色优质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用包衣抗病良种;
(2)稻秸全量还田;
(3)扩行增幅稀播:播种机随耕随播,浅耕深播,耕深减小至6~8cm、播种深度3~5cm;行距增大至22~30cm,幅宽6~10cm;
(4)秋冬镇压与补肥:播种后立即开展强力镇压,镇压质量达到人行麦田无脚印的程度,秋冬两季当麦田表土发白、人行又有脚印时,再次镇压至人行麦田无脚印的程度;三叶期至越冬期趁雨趁雪普施尿素2.5~7.5kg/亩,若遇到秋旱、冬旱或秋冬连旱且总茎蘖苗数明显不足时则趁雨趁雪追施尿素10~12.5kg/亩;秋冬苗肥用量施足的检验标准是“秋冬两季麦苗保持叶蘖同伸”,即4叶期普发分蘖、5叶期单株带蘖2个以上、6叶期单株带蘖3个以上、7叶期单株带蘖5个以上;
(5)挖通内外沟系;
(6)严控返青起身肥: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播种的小麦,春季时若总茎蘖苗量适宜或偏多,则不施返青起身肥,但可以“捉黄塘”;11月下旬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乃森,石广跃,黄韫宇,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师范学院,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