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位正负公共端固态继电器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235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继电器,公开了一种多位正负公共端固态继电器模组,包括输入排,输入排包括排公共端以及多个排输入端,排输入端连有全桥整流电路,全桥整流电路电连接有滤波电路、隔离电路、驱动电路以及输出电路;全桥整流电路具有两个出入端、输入端以及输出端,一出入端与排输入端电连接,另一出入端与排公共端电连接;滤波电路包括与全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的电阻R2,电阻R2的一端通过电容C1与全桥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电容C1的两端并联有电阻R4;利用全桥整流电路可以让仅支持直流固定电平控制信号的固态继电器能够支持差分控制信号,具有能够兼容与识别差分控制信号的优点。

A multi bit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mmon terminal solid state relay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位正负公共端固态继电器模组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多位正负公共端固态继电器模组。
技术介绍
固态继电器是一种全部由固态电子元件组成的新型无触点开关器件,它利用电子元件(如开关三极管、双向可控硅等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可达到无触点无火花地接通和断开电路的目的,因此又被称为“无触点开关”。固态继电器是一种四端有源器件,其中两个端子为输入控制端,另外两端为输出受控端.它既有放大驱动作用,又有隔离作用,很适合驱动大功率开关式执行机构,较之电磁继电器可靠性更高,且无触点、寿命长、速度快,对外界的干扰也小,已被得到广泛应用。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固态继电器存在以下缺陷:固态继电器只能实现对直流固定电平控制信号的识别,而无法识别差分控制信号,而且差分控制信号误接入现有的固态继电器后可能损坏固态继电器内部适应直流固定电平的电路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多位正负公共端固态继电器模组,其具有能够兼容与识别差分控制信号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位正负公共端固态继电器模组,包括输入排(1),输入排(1)包括排公共端以及多个排输入端,其特征在于,排输入端连接有全桥整流电路(2),全桥整流电路(2)依次电连接有滤波电路(3)、用于隔离传输电信号的隔离电路(4)、用于提高输出功率的驱动电路(5)以及用于与受控器件电连接的输出电路(6);/n全桥整流电路(2)具有两个出入端、输入端以及输出端,一出入端与排输入端电连接,另一出入端与排公共端电连接;/n滤波电路(3)包括与全桥整流电路(2)的输出端电连接的电阻R2,电阻R2远离全桥整流电路(2)的一端通过电容C1与全桥整流电路(2)的输入端电连接,电容C1的两端并联有电阻R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位正负公共端固态继电器模组,包括输入排(1),输入排(1)包括排公共端以及多个排输入端,其特征在于,排输入端连接有全桥整流电路(2),全桥整流电路(2)依次电连接有滤波电路(3)、用于隔离传输电信号的隔离电路(4)、用于提高输出功率的驱动电路(5)以及用于与受控器件电连接的输出电路(6);
全桥整流电路(2)具有两个出入端、输入端以及输出端,一出入端与排输入端电连接,另一出入端与排公共端电连接;
滤波电路(3)包括与全桥整流电路(2)的输出端电连接的电阻R2,电阻R2远离全桥整流电路(2)的一端通过电容C1与全桥整流电路(2)的输入端电连接,电容C1的两端并联有电阻R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位正负公共端固态继电器模组,其特征在于,隔离电路(4)采用光耦隔离芯片U1,光耦隔离芯片包括发光二极管U1D1以及光敏三极管U1Q1,发光二极管U1D1的正极电连接在电阻R2与电阻R4之间,发光二极管U1D1的负极与电阻R4的另一端电连接,光敏三极管U1D1的发射极接地电位,其集电极与驱动电路(5)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位正负公共端固态继电器模组,其特征在于,驱动电路(5)包括电阻R1、电阻R3、场效应管Q1以及二极管D2,光敏三极管U1D1的集电极一次电连接电阻R3、电阻R1与驱动电源的正极电连接,电阻R3与电阻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卫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滨捷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