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压直流电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226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7:53
一种可调压直流电源电路,包括DC/DC转换器、输入共模电感、第一高频电容、第二高频电容和可调电阻;第一高频电容一端与DC/DC转换器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端电连接,输入共模电感第一线圈的输出端与第一高频电容一端电连接,输入共模电感第二线圈的输出端与第一高频电容另一端电连接;第二高频电容一端与DC/DC转换器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端电连接,可调电阻一端与DC/DC转换器电压调节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个结构简洁,大幅降低了降低电源设备成本,有利于大范围推广,解决现有可调压的二次电源模块价格高昂的问题;另外通过可调电阻可以调节DC/DC转换器的输出电压,提高了适用范围。

A adjustable voltage DC power supply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压直流电源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源
,具体涉及了一种可调压直流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发展而来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给电力电子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给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调压直流电源模块广泛用于电力电子、军工、科研、工控设备、通讯设备、仪器仪表、交换设备、接入设备、移动通讯、路由器等通信领域和工业控制、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由于采用模块组建电源系统具有设计周期短、可靠性高、系统升级容易等特点,电源模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近几年由于数据业务的飞速发展和分布式供电系统的不断推广,二次电源模块的增幅已经超出了一次电源。随着半导体工艺、封装技术和高频软开关的大量使用,二次电源模块功率密度越来越大,转换效率越来越高,因此二次电源模块对可调压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但是目前可调压的二次电源模块大多价格较为高昂,而且结构较为复杂而使得安装和维修成本高,也因此导致设备及项目成本高,不利于推广和大范围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了一种可调压直流电源电路,解决现有可调压的二次电源模块价格高昂的问题,有利于降低电源设备成本和大范围推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调压直流电源电路,包括DC/DC转换器、输入共模电感、第一高频电容、第二高频电容和可调电阻;第一高频电容一端与DC/DC转换器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端电连接,输入共模电感第一线圈的输出端与第一高频电容一端电连接,输入共模电感第二线圈的输出端与第一高频电容另一端电连接;第二高频电容一端与DC/DC转换器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端电连接,可调电阻一端与DC/DC转换器电压调节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端电连接。由上可知,在使用时,输入共模电感第一线圈的输入端和输入共模电感第二线圈的输入端分别与输入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接,本技术先利用输入共模电感对输入电源滤除纹波,再用第一高频电容对输入电源滤除杂波后,进入到DC/DC转换器进行电压转换,可以避免输入电源的纹波直接进入DC/DC转换器产生电磁干扰,从而起到整流和滤波的功效;DC/DC转换器将输入电源进行降压转换后再经过第二高频电容滤除杂波后再输出,能够抑制DC/DC转换器电压转换后产生的杂质,另外通过可调电阻可以调节DC/DC转换器的输出电压。综上所述,本技术在输入端先利用输入共模电感进行滤除纹波,再用第一高频电容对进行滤除杂波,可以避免输入电源的纹波直接进入DC/DC转换器产生电磁干扰,从而起到整流和滤波的功效;然后在输出端利用第二高频电容滤除杂波后再输出,能够抑制DC/DC转换器电压转换后产生的杂质,整个结构简洁,大幅降低了降低电源设备成本,有利于大范围推广,解决现有可调压的二次电源模块价格高昂的问题;另外通过可调电阻可以调节DC/DC转换器的输出电压,提高了适用范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还包括输出共模电感,输出共模电感第一线圈的输入端与第二高频电容一端电连接,输出共模电感第二线圈的输入端与第二高频电容另一端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还包括第三高频电容、第四高频电容和第五高频电容,第三高频电容、第四高频电容和第五高频电容分别并联连接在输出共模电感第一线圈的输出端和输出共模电感第二线圈的输出端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高频电容两端之间并联连接有第一耦合电容、第二耦合电容和第三耦合电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高频电容两端之间并联连接有第四耦合电容和第五耦合电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高频电容两端之间并联连接有第六耦合电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创新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输入端先利用输入共模电感进行滤除纹波,再用第一高频电容对进行滤除杂波,可以避免输入电源的纹波直接进入DC/DC转换器产生电磁干扰,从而起到整流和滤波的功效,然后在输出端利用第二高频电容滤除杂波后再输出,能够抑制DC/DC转换器电压转换后产生的杂质,整个结构简洁,大幅降低了降低电源设备成本,有利于大范围推广;另外通过可调电阻可以调节DC/DC转换器的输出电压,提高了适用范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可调压直流电源电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请参考图1,一种可调压直流电源电路,包括DC/DC转换器U、输入共模电感L1、第一高频电容CE1、第二高频电容CE2和可调电阻R1;第一高频电容CE1一端与DC/DC转换器U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端电连接,输入共模电感L1第一线圈的输出端与第一高频电容CE1一端电连接,输入共模电感L1第二线圈的输出端与第一高频电容CE1另一端电连接;第二高频电容CE2一端与DC/DC转换器U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端电连接,可调电阻R1一端与DC/DC转换器U电压调节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端电连接。由上可知,在使用时,输入共模电感第一线圈的输入端和输入共模电感第二线圈的输入端分别与输入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接,本技术先利用输入共模电感对输入电源滤除纹波,再用第一高频电容对输入电源滤除杂波后,进入到DC/DC转换器进行电压转换,可以避免输入电源的纹波直接进入DC/DC转换器产生电磁干扰,从而起到整流和滤波的功效;DC/DC转换器将输入电源进行降压转换后再经过第二高频电容滤除杂波后再输出,能够抑制DC/DC转换器电压转换后产生的杂质,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压直流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DC/DC转换器、输入共模电感、第一高频电容、第二高频电容和可调电阻;第一高频电容一端与DC/DC转换器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端电连接,输入共模电感第一线圈的输出端与第一高频电容一端电连接,输入共模电感第二线圈的输出端与第一高频电容另一端电连接;第二高频电容一端与DC/DC转换器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端电连接,可调电阻一端与DC/DC转换器电压调节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压直流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DC/DC转换器、输入共模电感、第一高频电容、第二高频电容和可调电阻;第一高频电容一端与DC/DC转换器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端电连接,输入共模电感第一线圈的输出端与第一高频电容一端电连接,输入共模电感第二线圈的输出端与第一高频电容另一端电连接;第二高频电容一端与DC/DC转换器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端电连接,可调电阻一端与DC/DC转换器电压调节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压直流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共模电感,输出共模电感第一线圈的输入端与第二高频电容一端电连接,输出共模电感第二线圈的输入端与第二高频电容另一端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伟林高继明唐崇岂张立春
申请(专利权)人:强伟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