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荷开关的触头缓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128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荷开关的触头缓冲结构,通过在静触头的一端侧边上一体成型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向静触头的两侧侧面延伸长度,在动触头组件与静触头接合时,通过限位凸起可以限制动触头组件与静触头之间的合闸接触范围,保证动触头组件在接合时不超出静触头的接触面积,以避免二者发生接触不良现象,并通过在限位凸起上包裹一层缓冲层结构可减缓动触头组件与限位凸起碰撞所产生的作用力,起到受力缓冲作用,避免动触头受损,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一体式结构的限位凸起替代传统限位螺栓的限位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成型制造方便,结构稳定性好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并对动触头组件的合闸运动起到限位缓冲作用,使用安全可靠。

Contact buffer structure of load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荷开关的触头缓冲结构
本技术涉及充气柜负荷开关
,具体涉及一种负荷开关的触头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充气柜是新一代开关设备,主开关既可以用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也可以用弹簧机构的真空断路器,整柜采用空气绝缘与六氟化硫气体隔室相结合,既紧凑又可扩充,适用于配电自动化。现有的负荷开关,开关的动触头由平行设置的两片导电片构成,两片导电片之间具有缝隙,动触头通过旋转,使所述接地触头插入动触头的缝隙当中,从而完成合闸。但是,一旦所述动触头转动距离过大,则容易造成动触头进入缝隙后,从缝隙中再次脱出,导致接地无法顺利完成。为此,中国专利文献CN205863074U公开了一种负荷开关,包括:机架总装;安装于所述机架总装上的旋转轴;经所述旋转轴带动后,可发生转动的动触头;安装在所述动触头上方的灭弧装置;以及,能够与所述动触头相配合的接地触头;所述接地触头的底端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尺寸大于所述动触头的宽度,根据负荷开关具有接通合闸、隔离分闸以及接地合闸三个工作工位,使动触头会在接地触头和静触头之间切换转动,即使在静触头上也设置限位螺栓,现有的负荷开关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的以下问题:1.动触头与静触头或接地触头合闸时,由于转动合闸力很大,使动触头和限位螺栓发生强烈碰撞,长期使用会导致动触头及限位螺栓受损,严重时会发生变形,以及对这种限位螺栓的安装及拆装维护都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通过限位螺栓限制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合闸接触距离时,使动触头与限位螺栓发生强烈碰撞而导致动触头及限位螺栓受损,以及对该限位螺栓的安装及拆装维护都较为麻烦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既能限制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合闸接触距离,又能对动触头起到受力缓冲效果的负荷开关的触头缓冲结构。本技术提供一种负荷开关的触头缓冲结构,包括:机架;触头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呈板状的静触头,和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动触头组件,以及驱动所述动触头组件与所述静触头分断接合的驱动主轴;限位凸起,一体成型在所述静触头背向所述动触头组件的一端侧边上,并向所述静触头的两侧侧面方向延伸长度,所述限位凸起上设置有包裹住所述限位凸起的至少一层缓冲层结构。在上述的负荷开关的触头缓冲结构中,所述限位凸起为半球形结构,其包括延伸位于所述静触头两侧侧面的两个限位部。在上述的负荷开关的触头缓冲结构中,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静触头侧面相连的一面为限位平面。在上述的负荷开关的触头缓冲结构中,所述缓冲层结构为相适配包覆成型在所述限位凸起上的橡胶层。在上述的负荷开关的触头缓冲结构中,所述触头机构还包括相对于所述静触头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接地触头,所述接地触头背向所述动触头组件的一端侧边上一体成型有所述限位凸起,以及设有包覆住所述限位凸起的所述缓冲层结构。在上述的负荷开关的触头缓冲结构中,所述静触头或所述接地触头的另一端侧边上设有与所述动触头组件配合接触的斜面结构。在上述的负荷开关的触头缓冲结构中,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两个动触片,以及连接所述动触片和所述驱动主轴的传动臂,两所述动触片在转动过程可分别夹持接触所述静触头和所述接地触头。在上述的负荷开关的触头缓冲结构中,所述动触片之间设有弹性组件。在上述的负荷开关的触头缓冲结构中,还包括设有灭弧栅片,所述灭弧栅片通过螺栓组件与所述静触头连接固定。本技术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负荷开关的触头缓冲结构,通过在静触头的一端侧边上一体成型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向静触头的两侧侧面延伸长度,在所述动触头组件与所述静触头接合时,通过限位凸起可以限制所述动触头组件与静触头之间的合闸接触范围,保证动触头组件在接合时不超出静触头的接触面积,以避免二者发生接触不良现象,并通过在限位凸起上包裹一层缓冲层结构可减缓所述动触头组件与所述限位凸起碰撞所产生的作用力,起到受力缓冲作用,避免动触头受损,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一体式结构的限位凸起替代传统限位螺栓的限位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成型制造方便,结构稳定性好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并对动触头组件的合闸运动起到限位缓冲作用,使用安全可靠。2.本技术提供的负荷开关的触头缓冲结构,所述限位凸起为半球形结构,其包括延伸位于所述静触头两侧侧面的两个限位部,这种结构设置,通过两个限位部与所述动触头组件配合抵接以起到限位作用,同时这种半球形结构设计的限位凸起能够将所述动触头组件与所述限位部碰撞时的作用力分散至整个限位凸起中,避免所述限位部因作用力过大而导致变形,结构稳定性更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的负荷开关的触头缓冲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负荷开关的触头缓冲结构的立体图;图3为图2所示的接地触头的结构示意图和A-A剖面图;图4为图2所示的静触头的结构示意图和B-B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静触头;12-驱动主轴;13-接地触头;14-斜面结构;2-动触头组件;21-动触片;22-传动臂;23-弹性组件;3-限位凸起;31-缓冲层结构;32-限位平面;4-灭弧栅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负荷开关的触头缓冲结构,包括:机架1;触头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1呈板状的静触头11,和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的动触头组件2,以及驱动所述动触头组件2与所述静触头11分断接合的驱动主轴12;限位凸起3,一体成型在所述静触头11背向所述动触头组件2的一端侧边上,并向所述静触头11的两侧侧面方向延伸长度,所述限位凸起3上设置有包裹住所述限位凸起3的至少一层缓冲层结构31。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实施例的核心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静触头11的一端侧边上一体成型的限位凸起3,所述限位凸起3向所述静触头11的两侧侧面延伸长度,在所述动触头组件2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荷开关的触头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1);/n触头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1)呈板状的静触头(11),和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的动触头组件(2),以及驱动所述动触头组件(2)与所述静触头(11)分断接合的驱动主轴(12);/n限位凸起(3),一体成型在所述静触头(11)背向所述动触头组件(2)的一端侧边上,并向所述静触头(11)的两侧侧面方向延伸长度,所述限位凸起(3)上设置有包裹住所述限位凸起(3)的至少一层缓冲层结构(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荷开关的触头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
触头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1)呈板状的静触头(11),和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的动触头组件(2),以及驱动所述动触头组件(2)与所述静触头(11)分断接合的驱动主轴(12);
限位凸起(3),一体成型在所述静触头(11)背向所述动触头组件(2)的一端侧边上,并向所述静触头(11)的两侧侧面方向延伸长度,所述限位凸起(3)上设置有包裹住所述限位凸起(3)的至少一层缓冲层结构(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的触头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3)为半球形结构,其包括延伸位于所述静触头(11)两侧侧面的两个限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荷开关的触头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静触头(11)侧面相连的一面为限位平面(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的触头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结构(31)为相适配包覆成型在所述限位凸起(3)上的橡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负荷开关的触头缓冲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勤飞齐庆建张贺
申请(专利权)人:瓯越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