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光显微光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016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光显微光路结构,包括第一物镜、第二物镜、反光镜、分光镜和光路成像系统,光路成像系统位于第一物镜上方,分光镜位于第一物镜和光路成像系统之间,反光镜位于分光镜一侧,第二物镜位于反光镜下方,第一物镜的光线经过分光镜透射传输至光路成像系统,第二物镜的光线经过反光镜反射至分光镜,再由分光镜反射至光路成像系统。通过反光镜+分光镜的方式实现在不移动物镜的前提下进行不同倍率物镜的切换,省略了物镜切换机构,节约了空间和成本,提高了可扩展性;同时结构简单,避免了物镜切换机构在长期的反复切换过程中造成的磨损;并且物镜可以直接安装在Z轴驱动模组上进行对焦,降低了Z轴驱动模组的载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光显微光路结构
本技术涉及显微镜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分光显微光路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病理切片扫描仪的应用中,都需要一个显微光路结构来对病理切片进行观察或者数字化。由于不同的病理切片放大的倍率要求有所不同,所以显微镜光路系统需要同时满足几种放大倍率,这样就涉及到不同的显微镜物镜之间的切换问题。常规显微镜如图1所示,采用的方式是将多个物镜安装在物镜切换机构(10)上,通过移动物镜的方式来实现不同倍率物镜之间的切换。这类结构设计必须在物镜和显微镜的其他部件之间增加一套物镜切换机构,切换机构可以有很多种,如物镜平移切换的切换机构、物镜旋转切换的切换机构等,实现切换的方式有自动的,也有手动的。不管采用何种类型的切换装置都存在下列问题:1、无论何种切换机构必须安装在物镜和显微镜光路的其他部件之间,占用一定的空间,这样可能导致显微镜的光路扩展性降低,影响后面在光路中增加其他的光路元件实现光路的一些其他功能。2、增加的物镜切换机构一方面会增加实现功能的成本,另外一方面物镜的切换机构在长期的反复切换过程中可能造成机构的磨损,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光显微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物镜(1)、第二物镜(2)、反光镜(3)、分光镜(4)和光路成像系统,所述光路成像系统位于第一物镜(1)上方,所述分光镜(4)位于第一物镜(1)和光路成像系统之间,所述反光镜(3)位于分光镜(4)一侧,所述第二物镜(2)位于反光镜(3)下方,所述反光镜(3)的反射面朝向分光镜(4),所述分光镜(4)的反射面和透射面皆朝向光路成像系统,所述第一物镜(1)的光线经过分光镜(4)透射传输至光路成像系统,所述第二物镜(2)的光线经过反光镜(3)反射至分光镜(4),再由分光镜(4)反射至光路成像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光显微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物镜(1)、第二物镜(2)、反光镜(3)、分光镜(4)和光路成像系统,所述光路成像系统位于第一物镜(1)上方,所述分光镜(4)位于第一物镜(1)和光路成像系统之间,所述反光镜(3)位于分光镜(4)一侧,所述第二物镜(2)位于反光镜(3)下方,所述反光镜(3)的反射面朝向分光镜(4),所述分光镜(4)的反射面和透射面皆朝向光路成像系统,所述第一物镜(1)的光线经过分光镜(4)透射传输至光路成像系统,所述第二物镜(2)的光线经过反光镜(3)反射至分光镜(4),再由分光镜(4)反射至光路成像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显微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镜(4)的反射比/透视比为5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显微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成像系统包括相机(5)和镜筒透镜(6),所述相机(5)位于第一光路(91)末端,所述镜筒透镜(6)位于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姝王军华曹毓盛剑明张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国科智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