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生物降解性化合物、脂质粒子、含有脂质粒子的组合物、及试剂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在细胞内降解的结构的生物降解性化合物、和含有其的脂质粒子。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含有该脂质粒子的、用于递送核酸之类的活性剂的组合物及试剂盒。
技术介绍
正在研究各种用于疾病治疗的脂质体。脂质体为由脂质构成的具有纳米级粒径的微胶囊,其内部可以内包各种化合物等,另外生物适合性等也优异,因此对于将治疗药、活性剂选择性递送到生物体内的目标部位而言为理想的材料。在这种目的之下,通常使用平均粒径为100nm以上的大单室脂质体(LUV),关于构成其膜的材料,已开发出各种材料。这种脂质体可由单一脂质构成。这种情况下,例如脂质使用的是具有头部和键合于头部的疏水部的磷脂,该脂质缔合而形成膜,构成可以内包活性剂等的微胶囊。但是,为了对脂质体赋予优异特性,通常使用脂质混合物来构成脂质体。并且,该脂质混合物含有生物降解性优异的脂质、抑制所形成的脂质体的聚集的脂质、具有抑制内包物漏出的效果的脂质、具有膜融合效果的脂质等的组合。并且,为了进一步提高脂质体的特性,对各脂质进行了研究。例如,对于专门用于基因导入的面向医疗的脂质体而言,优选满足高生物降解性、高生物适合性、高活性剂导入性及低细胞毒性,期望可以构成这种脂质体的脂质。作为这种脂质,已开发了各种化合物,所适用的生物体的状态、想要治疗的疾病也多种多样。希望根据这些条件增加可选择的脂质种类。另外,寻求可以构成具有超过以往脂质体的特性的脂质体的脂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用下述式(1)表示,/nQ-CHR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821 JP 2018-1549551.一种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用下述式(1)表示,
Q-CHR2(1)
式中,Q为含有2个以上叔氮、不含氧的含氮脂肪族基团,
R分别独立地为C12~C24的脂肪族基团,至少一个R在其主链中或侧链中含有选自由-C(=O)-O-、-OC(=O)-、-O-C(=O)-O-、-S-C(=O)-、-C(=O)-S-、-C(=O)-NH-及-NH-C(=O)-组成的组中的连接基团LR。
2.根据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化合物,其中,所述Q用下述式(1-Q)表示,
RQ12N-(CRQ22)q1-NRQ1-(CRQ22)q2-*(1-Q)
式中,RQ1分别独立地为烷基,
RQ2分别独立地为氢或烷基,
RQ1及RQ2中的任意两个可以键合而形成含氮脂环,q1为1~4的数,
q2为0~4的数,
*表示与-CHR2的键合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Q为下述所示的结构中的任一者,
式中,*表示与-CHR2的键合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R用下述式(1-R)表示,
-LR1-C(=O)-O-LR2(1-R)
式中,LR1为亚烷基,LR2为烯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LR1及所述LR2分别用下述式(1-R1)及(1-R2)表示,
-(CH2)r1-(1-R1)
-CH2-CH=CH-(CH2)r2-H(1-R2)
式中,r1为1~10的数,r2为1~10的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r1为4~8的数。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R中所含的、最长的分子链为8个原子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用下述式(1-01)~(1-21)表示,
9.一种脂质粒子,其含有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脂质粒子,其还含有下述化合物,
所述化合物用下述式(2)表示,并且在结构中含有至少一个选自由羧酸酯键、硫代羧酸酯键、二硫代羧酸键、酰胺键、氨基甲酸酯键、羧基二氧键及脲键组成的组中的生物降解性基团,
P-[X-W-Y-W’-Z]2(2)
式中,P为在主链中含有1个以上醚键的亚烷基氧基,
X分别独立地为含有叔胺结构的2价连接基,
W分别独立地为C1~C6亚烷基,
Y分别独立地为选自由单键、醚键、羧酸酯键、硫代羧酸酯键、硫代酯键、酰胺键、氨基甲酸酯键及脲键组成的组中的2价连接基,W’分别独立为单键或C1~C6亚烷基,
Z分别独立地为脂溶性维生素残基、甾醇残基或C12~C22脂肪族烃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脂质粒子,其中,所述P含有3~8个碳及1~2个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脂质粒子,其中,所述X分别独立地选自由甲基亚氨基、1,2-吡咯烷二基及1,3-吡咯烷二基组成的组。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质粒子,其中,所述Z为脂溶性维生素残基或甾醇残基。
14.根据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质粒子,其还含有形成膜的脂质和能减少聚集的脂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脂质粒子,其中,所述形成膜的脂质选自由1,2-二油酰基-sn-丙三醇-3-磷脂酰乙醇胺(DOPE)、1,2-硬脂酰基-sn-丙三醇-3-磷脂酰乙醇胺(DSPE)、1,2-二棕榈酰基-sn-丙三醇-3-磷脂酰胆碱(DPPC)、1-棕榈酰基-2-油酰基-sn-丙三醇-3-磷脂酰胆碱(POPC)、1,2-二-O-十八烷基-3-三甲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原美津子,赤星英一,内藤胜之,野崎绘美,猿渡冴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