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下述方法等得到的、在各种基材采用所述方法设置了以具有多个硅烷醇基的有机硅化合物作为主成分的特定厚度的底漆层后在该底漆层上设置了以含氟化合物的固化物作为主成分的特定厚度的防水防油层的防水防油构件能够稳定地、简便地对各种基材赋予耐磨损性优异的防水防油被膜,进而底漆层和防水防油层即使采用室温(25℃)工艺也能够涂布,所述方法具有:在基材表面将包含具有多个硅烷醇基的有机硅化合物和溶剂的溶液进行湿法涂布的工序;使该溶剂干燥以形成底漆层的工序;在该底漆层上将包含含氟化合物和溶剂的溶液湿法涂布后使该溶剂干燥或者将从该溶液使溶剂蒸发了的含氟化合物进行干法涂布的工序;和使含氟化合物固化以形成防水防油层的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防水防油构件和防水防油构件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水防油构件和防水防油构件的制造方法,详细地说,涉及在基材与防水防油层之间使用具有多个硅烷醇基的有机硅化合物形成有底漆层的防水防油构件和该防水防油构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为了改善外观、可视性,使污垢难以附着的技术、使污垢容易脱落的技术的要求逐年提高,特别是眼镜镜片、智能电话、可穿戴终端、汽车导航、电子设备的壳体、厨房灶台、输送设备的机身的表面由于皮脂、油污垢容易附着,因此希望设置防水防油层。但是,用作防水防油剂的具有氟基的化合物由于其表面自由能非常小,具有对于各种基材的非粘着性、非密合性,因此难以使防水防油剂与基材直接密合。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作为能够对玻璃等基材表面进行防水防油处理的处理剂,例如在日本特开2011-11694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由下述平均组成式表示的含有氟代氧亚烷基的聚合物组合物。[化1]A-Rf1-B(式中Rf1为包含-CdF2dO-(d为1~6的整数,在每个重复单元中可不同)的重复单元5~100个的2价的直链型氟代氧亚烷基,A和B相互独立地为选自Rf2基或由下述式[化2]表示的基团中的基团,Rf2为F、H、末端是-CF3基或-CF2H基的1价的含氟基团,Q为2价的有机基团,Z为具有硅氧烷键的2~7价的有机聚硅氧烷残基,R为碳原子数1~4的烷基或苯基,X为水解性基团,a为2或3,b为1~6的整数,c为1~5的整数,β为0或1的整数)但是,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处理剂在以玻璃等为代表的硅烷醇基大量存在的基板上显示出较为优异的耐久性,但对于金属、金属氧化物、树脂等难以获得优异的密合性。作为提高密合性的方法,公开了采用干法(蒸镀法、溅射法)设置SiO2层作为底漆层的方法(国际公开第2014/097388号:专利文献2)。其记载了如果使用该方法,能够形成耐久性优异的防水防油层,但由于必须在真空中进行处理,在涂布大型基板时需要大型的装置,因此在生产率、生产成本的方面限制了应用范围。另一方面,公开了能够采用湿法设置底漆层的聚硅氮烷溶液(国际公开第2010/038648号:专利文献3)。在将聚硅氮烷溶液涂布后,利用了与水分反应而转化为二氧化硅玻璃。该方法在没有使用真空工艺这方面比干法优异,但在使防水防油层的密合性稳定时需要长时间的高温加热、加湿,因此在生产率、成本的方面存在问题,具有从耐热性的观点出发能够应用的基材受到限制的问题。再有,作为与本专利技术关联的现有技术,与上述的文献一起可列举出下述文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16947号公报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4/097388号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0/038648号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197425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7-297589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7-297543号公报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8-088412号公报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8-144144号公报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10-031184号公报专利文献10:日本特开2010-047516号公报专利文献11:日本特开2011-178835号公报专利文献12:日本特开2014-084405号公报专利文献13:日本特开2014-105235号公报专利文献14:日本特开2013-253228号公报专利文献15:日本特开2014-218639号公报专利文献16:国际公开第2013/121984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耐磨损性优异的防水防油构件以及采用湿法或干法在各种基材形成耐磨损性优异的防水防油层的防水防油构件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反复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采用下述方法等得到的、在各种基材采用所述方法设置了以具有多个硅烷醇基的有机硅化合物作为主成分的特定厚度的底漆层后在该底漆层上设置有以含氟化合物的固化物作为主成分的特定厚度的防水防油层的防水防油构件能够稳定地、简便地对各种基材赋予耐磨损性优异的防水防油被膜,并且,底漆层和防水防油层即使采用室温(25℃)工艺也能够涂布,所述方法具有:在基材表面将包含具有多个硅烷醇基的有机硅化合物和溶剂的溶液进行湿法涂布的工序;使该溶剂干燥以形成底漆层的工序;在该底漆层上将包含含氟化合物和溶剂的溶液湿法涂布后使该溶剂干燥或者将从该溶液使溶剂蒸发了的含氟化合物进行干法涂布的工序;和使含氟化合物固化以形成防水防油层的工序,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的防水防油构件和防水防油构件的制造方法。[1]防水防油构件,是在基材的至少单面层叠底漆层作为第1层、进而在其上依次层叠防水防油层作为第2层而成的防水防油构件,底漆层由以具有多个硅烷醇基的有机硅化合物作为主成分的膜厚0.5~500nm的层构成,并且防水防油层由以含氟化合物的固化物作为主成分的膜厚0.5~30nm的层构成。[2][1]所述的防水防油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硅烷醇基的有机硅化合物为四乙氧基硅烷的水解-脱水缩合化合物。[3][1]或[2]所述的防水防油构件,其中,含氟化合物在至少一个末端具有至少一个水解性基团,该水解性基团为选自碳原子数1~12的烷氧基、碳原子数1~12的烷氧基烷氧基、碳原子数1~10的酰氧基、碳原子数2~10的烯氧基、卤素基、氨基和硅氮烷基中的基团。[4][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防油构件,其中,含氟化合物是在分子中具有-(CF2)d-O-(CF2O)p(CF2CF2O)q(CF2CF2CF2O)r(CF2CF2CF2CF2O)s(CF(CF3)CF2O)t-(CF2)d-(式中,p、q、r、s、t各自独立地为0~200的整数,并且为p+q+r+s+t=3~500,括弧内所示的各单元可无规地结合,d为0~8的整数,该单元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分支状。)并且在至少一个末端具有至少一个水解性基团的含有氟代氧亚烷基的有机硅化合物。[5][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防油构件,其中,含氟化合物为选自由下述通式(1)、(2)、(3)、(4)和(5)表示的含有氟的水解性有机硅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A-Rf)α-ZWβ(1)Rf-(ZWβ)2(2)Z'-(Rf-ZWβ)γ(3)[式中,Rf为-(CF2)d-O-(CF2O)p(CF2CF2O)q(CF2CF2CF2O)r(CF2CF2CF2CF2O)s(CF(CF3)CF2O)t-(CF2)d-,p、q、r、s、t各自独立地为0~200的整数,并且为p+q+r+s+t=3~500,括弧内所示的各单元可无规地结合,d为0~8的整数,该单元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分支状。A为氟原子、氢原子、或末端是-CF3基、-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水防油构件,是在基材的至少单面层叠底漆层作为第1层、进而在其上依次层叠防水防油层作为第2层而成的防水防油构件,底漆层由以具有多个硅烷醇基的有机硅化合物作为主成分的膜厚0.5~500nm的层构成,并且防水防油层由以含氟化合物的固化物作为主成分的膜厚0.5~30nm的层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03 JP 2017-1932401.防水防油构件,是在基材的至少单面层叠底漆层作为第1层、进而在其上依次层叠防水防油层作为第2层而成的防水防油构件,底漆层由以具有多个硅烷醇基的有机硅化合物作为主成分的膜厚0.5~500nm的层构成,并且防水防油层由以含氟化合物的固化物作为主成分的膜厚0.5~30nm的层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防油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硅烷醇基的有机硅化合物为四乙氧基硅烷的水解-脱水缩合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水防油构件,其中,含氟化合物在至少一个末端具有至少一个水解性基团,该水解性基团为选自碳原子数1~12的烷氧基、碳原子数1~12的烷氧基烷氧基、碳原子数1~10的酰氧基、碳原子数2~10的烯氧基、卤素基、氨基和硅氮烷基中的基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防油构件,其中,含氟化合物是在分子中具有-(CF2)d-O-(CF2O)p(CF2CF2O)q(CF2CF2CF2O)r(CF2CF2CF2CF2O)s(CF(CF3)CF2O)t-(CF2)d-并且在至少一个末端具有至少一个水解性基团的含有氟代氧亚烷基的有机硅化合物,式中,p、q、r、s、t各自独立地为0~200的整数,并且为p+q+r+s+t=3~500,括弧内所示的各单元可无规地结合,d为0~8的整数,该单元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分支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防油构件,其中,含氟化合物为选自由下述通式(1)、(2)、(3)、(4)和(5)表示的含有氟的水解性有机硅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A-Rf)α-ZWβ(1)
Rf-(ZWβ)2(2)
Z'-(Rf-ZWβ)γ(3)
式中,Rf为-(CF2)d-O-(CF2O)p(CF2CF2O)q(CF2CF2CF2O)r(CF2CF2CF2CF2O)s(CF(CF3)CF2O)t-(CF2)d-,p、q、r、s、t各自独立地为0~200的整数,并且为p+q+r+s+t=3~500,括弧内所示的各单元可无规地结合,d为0~8的整数,该单元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分支状,A为氟原子、氢原子、或末端是-CF3基、-CF2H基或-CH2F基的1价的含氟基团,Z、Z’独立地为单键、或者可包含氮原子、氧原子、硅原子、磷原子或硫原子、可被氟取代的2~8价的有机基团,W为在末端具有水解性基团的1价的有机基团,α、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根祐治,片山理佐,酒匈隆介,松田高至,
申请(专利权)人: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