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是一种高精度隧道裂缝宽度及斜率检测装置,解决了隧道裂缝宽度及斜率检测时存在检测精度差、危险系数高且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一种高精度隧道裂缝宽度及斜率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右端面上部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的右端部设置有第一分支杆,第一分支杆的右端部设置有上下方向转动的第二分支杆,第二分支杆的右端部设置有前后方向转动的第三分支杆,第三分支杆的右端部设置有球铰,球铰的右端部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右端面设置有相机和两个激光光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实现了隧道裂缝宽度及斜率精确测量的目的,而且操作方便快捷,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提升了安全性能,具有拆卸后体积小,方便携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隧道裂缝宽度及斜率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隧道维护用检测装置,具体是一种高精度隧道裂缝宽度及斜率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公路隧道里程的不断增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衬砌裂缝、剥落、渗水等病害,严重威胁行车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对隧道病害进行检测与评估成为隧道维护的重点工作之一。然而实践表明,采用人工作业或相机直接采集的方式对隧道裂缝宽度及斜率进行检测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工作业检测精度低,作业时间长,人工成本高,危险系数高;二是相机直接采集的照片通常需要进行人工辅助识别,检测数据无法精准获得,加之无法复核,导致检测效率低、精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隧道裂缝宽度及斜率检测时存在检测精度差、危险系数高且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精度隧道裂缝宽度及斜率检测装置。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精度隧道裂缝宽度及斜率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右端面上部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的右端部设置有左端部与其套接且左右方向放置的第一分支杆,第一分支杆的右端部设置有左端部与其铰接且上下方向转动的第二分支杆,第二分支杆的右端部设置有左端部与其铰接且前后方向转动的第三分支杆,第三分支杆的右端部设置有球铰,球铰的右端部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右端面设置有位于安装板中部的相机和位于相机上下两侧的激光光源。本技术通过第一分支杆、第二分支杆、第三分支杆的组合设计,实现了检测相机在Y轴、Z轴和X轴方向上初步调整位置的目的,再进一步通过球铰作用转动安装板完成相机位置的精确调整。工作时,首先向右拉出第一分支杆使相机在Y轴方向上接近待测隧道裂缝,接着调整第二分支杆与第一分支杆的角度使相机在Z轴方向上接近待测隧道裂缝,调整第三分支杆与第二分支杆的角度使相机在X轴方向上接近待测隧道裂缝,最后,根据隧道裂缝形状转动安装板到最佳拍摄角度,进行拍摄,完成隧道裂缝宽度和斜率的检测。克服了检测精度差、危险系数高且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安装板的右端面开有三个上下平行分布的横向燕尾槽,横向燕尾槽的前端面与安装板的前端面均齐平,相机和激光光源的左端面均设置有与其一体且与位置对应的燕尾槽配合的燕尾插条;机架的内部下方设置有机箱,机箱的左端面上设置有两个对开的箱门。在检测结束后将激光光源和相机直接拆除放置在机箱内,避免了精密设备的损坏。机架的顶端面设置有操作面板。对操作面板直接操作即可实现相机位置粗调与精调的目的,增加了该检测装置的可操作性。第一分支杆的右端面设置有与其一体、竖向放置且前后平行分布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中部均开有前后贯通且位于同一轴线上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两个安装孔内穿有第一固定螺栓,第二分支杆的左端面中部设置有与其一体且竖向放置的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的中部开有前后贯通的第三安装孔,第三连接板套于第一固定螺栓上,且位于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第一固定螺栓的后端部旋拧有第一锁紧螺母。第二分支杆的右端面设置有与其一体且水平放置的第四连接板,第四连接板的中部开有上下贯通的第四安装孔;第三分支杆的左端面设置有与其一体、水平放置且上下平行分布的第五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第五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的中部均开有上下贯通且位于同一轴线上的第五安装孔和第六安装孔,两个安装孔内穿有第二固定螺栓;第四连接板套于第二固定螺栓上,且位于第五连接板与第六连接板之间;第二固定螺栓的下端部旋拧有第二锁紧螺母。球铰包括固定于第三分支杆的右端面的球轴承,球轴承右端部设置有嵌入其内的转动球,转动球的右端部设置有与其一体的连接杆,连接杆的右端部穿入安装板的左端面,且与安装板螺纹连接。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实现了隧道裂缝宽度及斜率精确测量的目的,而且操作方便快捷,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提升了安全性能,具有拆卸后体积小,方便携带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安装座,3-第一分支杆,4-第二分支杆,5-第三分支杆,6-安装板,7-相机,8-激光光源,9-机箱,10-操作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高精度隧道裂缝宽度及斜率检测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的右端面上部设置有安装座2,安装座2的右端部设置有左端部与其套接且左右方向放置的第一分支杆3,第一分支杆3的右端部设置有左端部与其铰接且上下方向转动的第二分支杆4,第二分支杆4的右端部设置有左端部与其铰接且前后方向转动的第三分支杆5,第三分支杆5的右端部设置有球铰,球铰的右端部连接有安装板6,安装板6的右端面设置有位于安装板6中部的相机7和位于相机7上下两侧的激光光源8。安装板6的右端面开有三个上下平行分布的横向燕尾槽,横向燕尾槽的前端面与安装板6的前端面均齐平,相机7和激光光源8的左端面均设置有与其一体且与位置对应的燕尾槽配合的燕尾插条;机架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机箱9,机箱9的左端面上设置有两个对开的箱门。机架1的顶端面设置有操作面板10。第一分支杆3的右端面设置有与其一体、竖向放置且前后平行分布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中部均开有前后贯通且位于同一轴线上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两个安装孔内穿有第一固定螺栓,第二分支杆4的左端面中部设置有与其一体且竖向放置的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的中部开有前后贯通的第三安装孔,第三连接板套于第一固定螺栓上,且位于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第一固定螺栓的后端部旋拧有第一锁紧螺母。第二分支杆4的右端面设置有与其一体且水平放置的第四连接板,第四连接板的中部开有上下贯通的第四安装孔;第三分支杆5的左端面设置有与其一体、水平放置且上下平行分布的第五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第五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的中部均开有上下贯通且位于同一轴线上的第五安装孔和第六安装孔,两个安装孔内穿有第二固定螺栓;第四连接板套于第二固定螺栓上,且位于第五连接板与第六连接板之间;第二固定螺栓的下端部旋拧有第二锁紧螺母。球铰包括固定于第三分支杆5的右端面的球轴承,球轴承右端部设置有嵌入其内的转动球,转动球的右端部设置有与其一体的连接杆,连接杆的右端部穿入安装板6的左端面,且与安装板6螺纹连接。具体实施过程中,球铰采用杭州国辰正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精密球铰;第二分支杆4的转动角度为±45°,第三分支杆5的转动角度为±30°,且两个分支杆转动角度控制精度为0.01°;两台激光光源8的照亮区域相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隧道裂缝宽度及斜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架(1)的右端面上部设置有安装座(2),安装座(2)的右端部设置有左端部与其套接且左右方向放置的第一分支杆(3),第一分支杆(3)的右端部设置有左端部与其铰接且上下方向转动的第二分支杆(4),第二分支杆(4)的右端部设置有左端部与其铰接且前后方向转动的第三分支杆(5),第三分支杆(5)的右端部设置有球铰,球铰的右端部连接有安装板(6),安装板(6)的右端面设置有位于安装板(6)中部的相机(7)和位于相机(7)上下两侧的激光光源(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隧道裂缝宽度及斜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架(1)的右端面上部设置有安装座(2),安装座(2)的右端部设置有左端部与其套接且左右方向放置的第一分支杆(3),第一分支杆(3)的右端部设置有左端部与其铰接且上下方向转动的第二分支杆(4),第二分支杆(4)的右端部设置有左端部与其铰接且前后方向转动的第三分支杆(5),第三分支杆(5)的右端部设置有球铰,球铰的右端部连接有安装板(6),安装板(6)的右端面设置有位于安装板(6)中部的相机(7)和位于相机(7)上下两侧的激光光源(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隧道裂缝宽度及斜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板(6)的右端面开有三个上下平行分布的横向燕尾槽,横向燕尾槽的前端面与安装板(6)的前端面均齐平,相机(7)和激光光源(8)的左端面均设置有与其一体且与位置对应的燕尾槽配合的燕尾插条;机架(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机箱(9),机箱(9)的左端面上设置有两个对开的箱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隧道裂缝宽度及斜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1)的顶端面设置有操作面板(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隧道裂缝宽度及斜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分支杆(3)的右端面设置有与其一体、竖向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慧敏,游晓英,王磊,田静,孙科,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