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重矿渣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7733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重矿渣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集渣斗、传送带、传送电机、水槽、集渣槽;所述传送带为链条式传送带,若干矿渣桶均匀悬吊在所述传送带中部,所述矿渣桶在所述传送带上可绕轴翻转;所述矿渣桶的侧壁和底部均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水槽为夹层结构,所述水槽的头部和尾部的侧壁上方分别通过管道与换热管道连接,所述换热管道里填充有换热介质;本装置能够利用换热管道和热风换热器,有效完整一级余热回收或二级余热回收,重矿渣余热回收率高;通过将重矿渣用水浸泡,完成了重矿渣的冷却,沥干后能够直接投入其他领域使用,例如作为混凝土的粗骨料等;通过对矿渣桶侧壁和水槽尾部侧壁的优化,使冷却后的重矿渣更容易倾倒出。

A waste heat recovery device of blast furnace heavy sl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重矿渣余热回收装置
本技术属于矿渣余热回收
,特别是一种高炉重矿渣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高炉重矿渣,是指高炉炼铁时产生的熔融渣,经空气自然冷却或经热泼淋水处理后得到的矿渣。这些熔渣从高炉中排出时,其温度高达800~950℃。这些熔渣如果直接空气自然冷却或用水泼淋冷却,其热量将无法重新利用,造成能源的严重浪费。同时,经水泼淋,也会产生大量的冶炼废水,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因此,越来越多的冶铁企业开始重视重矿渣的余热重复、充分回收利用的技术。现有技术中,例如专利号为201220026044.8的专利“高温矿渣余热回收系统”,该专利技术的原理为:矿渣从上之下落如进料连接箱中,冷风从下至上输至进料连接箱,两者在进料连接箱里接触进行一次换热,进料连接箱外部设有换热管,实现第二次换热。这一装置的缺陷在于,虽然能起到热能利用的作用,但是矿渣下落和冷风上输的速度难以把控,矿渣在进料连接箱内不一定与换热管直接接触换热,大多数情况是有热风为中间媒介,换热管的换热效率非常低,热能利用不彻底。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炉重矿渣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渣斗、传送带、传送电机、水槽、集渣槽;所述传送带为链条式传送带,若干矿渣桶均匀悬吊在所述传送带中部,所述矿渣桶在所述传送带上可绕轴翻转;所述矿渣桶的侧壁和底部均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水槽为夹层结构,所述水槽的头部和尾部的侧壁上方分别通过管道与换热管道连接,所述换热管道里填充有换热介质;/n所述集渣斗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方,所述水槽位于所述传送带下方,所述集渣槽紧挨着所述水槽的尾部侧壁;所述矿渣桶从所述水槽头部进入水槽后,所述矿渣桶的边沿高于水槽的侧壁,所述矿渣桶顶面半径大于所述水槽和传送带之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重矿渣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渣斗、传送带、传送电机、水槽、集渣槽;所述传送带为链条式传送带,若干矿渣桶均匀悬吊在所述传送带中部,所述矿渣桶在所述传送带上可绕轴翻转;所述矿渣桶的侧壁和底部均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水槽为夹层结构,所述水槽的头部和尾部的侧壁上方分别通过管道与换热管道连接,所述换热管道里填充有换热介质;
所述集渣斗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方,所述水槽位于所述传送带下方,所述集渣槽紧挨着所述水槽的尾部侧壁;所述矿渣桶从所述水槽头部进入水槽后,所述矿渣桶的边沿高于水槽的侧壁,所述矿渣桶顶面半径大于所述水槽和传送带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炉重矿渣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上沿着所述传送带运动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排抽气带,所述抽气带的长度不小于所述传送带的长度,所述抽气带通过管道依次与抽气泵和热风换热器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永鹏梅飞徐杰石鑫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源锦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