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713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5:05
一种风刀,包括风腔主体和刀体,所述风腔主体包括进风口和与该进风口相通的进风腔,所述进风口内设置有涡轮和集流器,所述刀体包括水平刀体和渐窄刀体,所述水平刀体两侧壁向内倾斜形成渐窄刀体,所述渐窄刀体靠近风腔主体一端通过导流部封闭,水平刀体内形成与进风腔相连通的出风腔,渐窄刀体内形成与出风腔相连通的出风通道,最窄所述出风通道处形成出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提供稳定、持续、高速、大流量空气。

A kind of wind kn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刀
本技术属于吹风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风刀。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风刀是最常用的吹风设备之一。风刀适用于超声波清洗、玻璃清洗机、电路板、电镀件、涂膜、涂装、有色金属板/线材生产等不同行业多种工序中的除水干燥,以及传送带清理等。现有的风刀通常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难以控制,主要因为风刀的出风方向垂直于进风方向,由此导致风刀腔体内部高压气流不稳定,风力损耗较多,出风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制造稳定、持续、高速、大流量空气的风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风刀,包括风腔主体和刀体,所述风腔主体包括进风口和与该进风口相通的进风腔,所述进风口内设置有涡轮和集流器,所述刀体包括水平刀体和渐窄刀体,所述水平刀体两侧壁向内倾斜形成渐窄刀体,所述渐窄刀体靠近风腔主体一端通过导流部封闭,水平刀体内形成与进风腔相连通的出风腔,渐窄刀体内形成与出风腔相连通的出风通道,最窄所述出风通道处形成出风口。优选地,所述水平刀体顶壁与风腔主体相切设置。优选地,所述水平刀体与渐窄刀体相接侧壁的夹角为150-160度。优选地,所述渐窄刀体上沿出风口位置设置有平板法兰。优选地,所述风腔主体朝刀体反方向凸伸出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螺钉孔。优选地,所述导流部与凸台顶壁的夹角为30度。优选地,所述风腔主体与刀体表面均设置有固定孔。优选地,所述风腔主体与刀体一体成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气体从进风口经过进风腔、出风腔进入出风通道,由于出风通道本身具有渐窄的结构,因此,当气体从较宽的风腔主体进入到越来越窄的出风通道时,气压增加,在科恩达效应(沿物体表面的高速气流在拐弯处能附于表面的现象)的作用下,空气被引导到出风口的表面,这样,风的整体性一直维持到气流的下游,使得气体以直线流的形式喷出来,使得气流更加可控。而且本技术的风刀还创造了周围空气夹带放大的环境,因此可以提高空气在风刀内壁的夹带,由于科恩达效应和空气夹带的共同作用,最终提高了总风量,从而提供稳定、持续、高速、大流量的空气,从而提高干燥和除尘效率,可以满足快速干燥和快速除尘的要求,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风腔主体,11、进风口,12、进风腔,13、凸台,14、固定孔,2、刀体,21、水平刀体,22、渐窄刀体,3、涡轮,4、集流器,5、导流部,6、出风口,7、平板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风刀,包括风腔主体1和刀体2,所述风腔主体1包括进风口11和与该进风口11相通的进风腔12,所述进风口11内设置有涡轮3和集流器4,所述刀体2包括水平刀体21和渐窄刀体22,所述水平刀体21两侧壁向内倾斜形成渐窄刀体22,所述渐窄刀体22靠近风腔主体1一端通过导流部5封闭,水平刀体21内形成与进风腔12相连通的出风腔,渐窄刀体22内形成与出风腔相连通的出风通道,最窄所述出风通道处形成出风口6。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刀体21顶壁与风腔主体1相切设置,从而使风腔主体1与刀体2相切设置,保证风腔主体1和刀体2光滑过渡,没有棱角,从而可以提高出风均匀性。所述水平刀体21与渐窄刀体22相接侧壁的夹角为150-160度,从而形成渐窄刀体22内部的渐窄的出风通道,从而使得气体的气压逐步增加。所述渐窄刀体22上沿出风口6位置设置有平板法兰7,用于将本技术固定到其他设备上。所述风腔主体1朝刀体2反方向凸伸出凸台13,所述凸台13上设置有螺钉孔,所述风腔主体1与刀体2表面均设置有固定孔14,方便用螺丝将本技术固定到其他设备上,增强安装的稳定性。所述导流部5与凸台13顶壁的夹角为30度,具有一定的导流作用,所述出风口6为矩形结构,可以设计为长960mm,宽20mm,空气经渐窄的出风通道压缩最后以直线流的形式喷出来,使得气流更加可控,同时可形成高强度、大气流的冲击风幕。所述风腔主体1与刀体2一体成型,提高了本技术整体结构的强度。本技术工作过程:气体通过涡轮3、集流器4,从进风口1经进风腔12、出风腔最后进入出风通道内,由于出风通道的渐窄结构,因此,当气体进入到越来越窄的出风通道时,气压增加,在科恩达效应(沿物体表面的高速气流在拐弯处能附于表面的现象)的作用下,空气被引导到出风口6,这样,风的整体性一直维持到气流的下游,使得气体以直线流的形式喷出来,使得气流更加可控。由于科恩达效应和空气夹带的共同作用,形成大的总气流,最终提高了总风量,从而提供稳定、持续、高速、大流量的空气,从而提高吹干效率,可以满足快速干燥和快速除尘的要求,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刀,其特征在于:包括风腔主体(1)和刀体(2),所述风腔主体(1)包括进风口(11)和与该进风口(11)相通的进风腔(12),所述进风口(11)内设置有涡轮(3)和集流器(4),所述刀体(2)包括水平刀体(21)和渐窄刀体(22),所述水平刀体(21)两侧壁向内倾斜形成渐窄刀体(22),所述渐窄刀体(22)靠近风腔主体(1)一端通过导流部(5)封闭,水平刀体(21)内形成与进风腔(12)相连通的出风腔,渐窄刀体(22)内形成与出风腔相连通的出风通道,最窄所述出风通道处形成出风口(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刀,其特征在于:包括风腔主体(1)和刀体(2),所述风腔主体(1)包括进风口(11)和与该进风口(11)相通的进风腔(12),所述进风口(11)内设置有涡轮(3)和集流器(4),所述刀体(2)包括水平刀体(21)和渐窄刀体(22),所述水平刀体(21)两侧壁向内倾斜形成渐窄刀体(22),所述渐窄刀体(22)靠近风腔主体(1)一端通过导流部(5)封闭,水平刀体(21)内形成与进风腔(12)相连通的出风腔,渐窄刀体(22)内形成与出风腔相连通的出风通道,最窄所述出风通道处形成出风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刀体(21)顶壁与风腔主体(1)相切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峰张立宁温正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太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