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域化近距离偏光黑板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7552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区域化近距离偏光黑板照明系统,涉及教室照明系统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位于黑板斜上方的若干条反射透镜,反射透镜上均设置有若干反射凹面,每个反射凹面均对应配置有光源,光源位于黑板与反射凹面之间,从反射凹面顶端出射的光线与竖直平面夹角为α,光线照射到黑板底端时与黑板夹角为β,α=β,光源到反射凹面顶端距离为P,光源到其在黑板对应照射区域的竖直平分线距离为M,光源到黑板顶端的垂直距离为h,黑板高度为H,每个反射凹面对光线的出射角度满足如下关系式:tanα=M/(H+h+P),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置光源与反射凹面及黑板的位置关系,在减少炫光的同时,又保证了光照度均匀性和光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区域化近距离偏光黑板照明系统
本技术涉及教室照明系统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区域化近距离偏光黑板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一般要求黑板灯的平均照度大于500lx,均匀性大于0.7,整体教室照明情况下均匀性大于0.8。目前配光方式主要是长条形透镜或者长条形反射器,或者多个透镜组合,透镜方式不容易实现均匀性的要求,而且容易出现黄斑,C型或者矩形等反射器容易均匀性也不容易达到,主要是黑板的四个角照度不容易提高,整体的均匀性提不高。目前黑板照明一般是对称配光照明,黑板斜上方悬挂的两盏或是三盏灯具都是相同的配光,我们知道,黑板长度一般为4米x1.2米,相同的配光进行照明,为了能避免黑板四个角的照度低问题,需要将黑板长方向的配光角度做的较大,才能将黑板暗角照亮,另外,由于灯具之间光能的叠加,叠加部分照度非常高,相对的,四个角上的照度就低,那么均匀性也难以提高,整体照明效果也不舒适,所以很多为了提高均匀性,牺牲了很大一部分光,照射在黑板以外,那么照度均匀性也就能相应提高,这是以牺牲光能、牺牲利用率为代价实现的,不利于节能环保。根据国家标准,黑板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区域化近距离偏光黑板照明系统,包括位于黑板(1)斜上方的若干条反射透镜(2),其特征在于,反射透镜(2)上均设置有若干反射凹面(3),每个反射凹面(3)均对应配置有光源(4),光源(4)位于黑板(1)与反射凹面(3)之间,从反射凹面(3)顶端出射的光线与竖直平面夹角为α,光线照射到黑板(1)底端时与黑板(1)夹角为β,α=β,光源(4)到反射凹面(3)顶端距离为P,光源(4)到其在黑板(1)对应照射区域的竖直平分线距离为M,光源(4)到黑板(1)顶端的垂直距离为h,黑板(1)高度为H,每个反射凹面(3)对光线的出射角度满足如下关系式:tanα=M/(H+h+P)。/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域化近距离偏光黑板照明系统,包括位于黑板(1)斜上方的若干条反射透镜(2),其特征在于,反射透镜(2)上均设置有若干反射凹面(3),每个反射凹面(3)均对应配置有光源(4),光源(4)位于黑板(1)与反射凹面(3)之间,从反射凹面(3)顶端出射的光线与竖直平面夹角为α,光线照射到黑板(1)底端时与黑板(1)夹角为β,α=β,光源(4)到反射凹面(3)顶端距离为P,光源(4)到其在黑板(1)对应照射区域的竖直平分线距离为M,光源(4)到黑板(1)顶端的垂直距离为h,黑板(1)高度为H,每个反射凹面(3)对光线的出射角度满足如下关系式:tanα=M/(H+h+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金苹郑鹏飞柯真伟杨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瀚德胜邦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