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储能应急供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53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储能应急供电箱,包括底座,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箱体内设有两组蓄电池,箱体内设有双向逆变器,箱体内设有高温控制组件,箱体上开有散热孔,箱体内设有散热扇,高温控制组件控制连接散热扇,箱体顶部铰接有太阳能板,箱体外壁上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有螺栓穿过,太阳能板上开有第一螺纹槽,箱体外壁上部开有第二螺纹槽,底座顶部设有可调节推手,底座底部设有减震移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太阳能板能够吸收太阳能,对蓄电池内的电量进行补充,箱体内设有高温控制组件,能够在箱体内温度较高时启动散热扇,对箱体内进行散热,同时设有减震移动组件,能够在装置移动时起到减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储能应急供电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应急供电箱
,具体为一种移动储能应急供电箱。
技术介绍
应急供电箱是一种在断电情况下作为应急储备电源的设备。常用的生活用电主要为由固定的电站或供电部门提供的220V交流电或由蓄电池提供的直流电,但在偏远地区、游牧地区却很难将电能传送过去,另外,当停电或是在户外无法使用220V交流电时,虽然可以使用应急供电箱作为备用的应急电源。现有的应急供电箱一般都是在供电箱底部安装滚轮或者万向轮来方便应急供电箱的移动,但是应急供电箱在移动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震动,特别是在室外灯不平整的地方,供电箱的震动较大,可能会对内部的电器元件造成损伤,导致电线连接处发生松动,影响使用,供电箱在使用时,供电箱内的温度会逐渐升高,现有的供电箱散热效果一般使用起来较为不便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移动储能应急供电箱,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储能应急供电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储能应急供电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两组蓄电池,所述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双向逆变器,所述箱体内设有高温控制组件,所述箱体上开有散热孔,所述箱体内设有散热扇,所述高温控制组件控制连接散热扇,所述箱体顶部铰接有太阳能板,所述箱体外壁上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有螺栓穿过,所述太阳能板上开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箱体外壁上部开有第二螺纹槽,所述螺栓与第一螺纹槽和第二螺纹槽相配合,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可调节推手,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减震移动组件。优选的,所述高温控制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有筒体穿过,所述筒体内设有活塞套,所述筒体和活塞套之间装填有水银,所述活塞套上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穿过筒体固定连接有第一绝缘板,所述第一绝缘板上安装有第一电接触块,所述第一绝缘板通过第一弹簧与外壳内壁相连接,所述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绝缘板,所述第二绝缘板上设有第二电接触块,所述第一电接触块与第二电接触块相对应,所述外壳内设有控制器。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第一电接触块、第二电接触块、控制器和散热扇之间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所述太阳能板、蓄电池和双向逆变器之间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可调节推手包括倾斜设置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端部固定连接有推杆。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上设有调节旋钮。优选的,所述支撑板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板分别位于箱体的两侧。优选的,所述减震移动组件包括外杆,所述外杆底部开有腔室,所述腔室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底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内杆,所述内杆底部安装有滚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在不使用时,可通过太阳能板能够吸收太阳能,对蓄电池内的电量进行补充,箱体内设有高温控制组件,能够在箱体内温度较高时启动散热扇,对箱体内进行散热,同时设有减震移动组件,能够在装置移动时起到减震的效果,使用起来极为方便。2、本专利技术中,当装置不使用时,可将太阳能板转起,通过螺栓将支撑板与太阳能板之间相连接,对太阳能板进行支撑,便于吸收太阳能,通过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对蓄电池内的电量进行补充,充电完成后,可通过螺栓将支撑板与箱体之间相连接,太阳能板置于箱体顶部。3、本专利技术中,当箱体内温度较高时,水银受热膨胀,水银通过活塞套推动连杆运动,连杆带动第一绝缘板运动,第一电接触块和第二电接触块相接触,控制器控制散热扇启动,对箱体内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4、本专利技术中,使用时,可通过调节旋钮对伸缩杆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对推杆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装置的移动,装置移动时,第二弹簧和减震板可以起到双重减震的作用,防止箱体内的电器元件因震动而发生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高温控制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减震移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储能应急供电箱技术方案:括底座1,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2,箱体2内设有两组蓄电池3,箱体2内壁固定连接有双向逆变器13,箱体2内设有高温控制组件4,箱体2上开有散热孔6,便于进行散热,箱体2内设有散热扇5,高温控制组件4控制连接散热扇5,箱体2顶部铰接有太阳能板7,箱体2外壁上部通过销轴12转动连接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上有螺栓9穿过,太阳能板7上开有第一螺纹槽8,箱体2外壁上部开有第二螺纹槽11,螺栓9与第一螺纹槽8和第二螺纹槽11相配合,当装置不使用时,可将太阳能板7转起,通过螺栓9将支撑板10与太阳能板7之间相连接,对太阳能板7进行支撑,便于吸收太阳能,通过太阳能板7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对蓄电池3内的电量进行补充,充电完成后,可通过螺栓9将支撑板10与箱体2之间相连接,太阳能板7置于箱体2顶部,底座1顶部设有可调节推手15,便于装置的移动,底座1底部设有减震移动组件14,能够在装置移动时起到减震的效果。实施例2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储能应急供电箱技术方案:括底座1,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2,箱体2内设有两组蓄电池3,箱体2内壁固定连接有双向逆变器13,箱体2内设有高温控制组件4,箱体2上开有散热孔6,便于进行散热,箱体2内设有散热扇5,高温控制组件4控制连接散热扇5,箱体2顶部铰接有太阳能板7,箱体2外壁上部通过销轴12转动连接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上有螺栓9穿过,太阳能板7上开有第一螺纹槽8,箱体2外壁上部开有第二螺纹槽11,螺栓9与第一螺纹槽8和第二螺纹槽11相配合,当装置不使用时,可将太阳能板7转起,通过螺栓9将支撑板10与太阳能板7之间相连接,对太阳能板7进行支撑,便于吸收太阳能,通过太阳能板7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对蓄电池3内的电量进行补充,充电完成后,可通过螺栓9将支撑板10与箱体2之间相连接,太阳能板7置于箱体2顶部,底座1顶部设有可调节推手15,便于装置的移动,底座1底部设有减震移动组件14,能够在装置移动时起到减震的效果。其中,温控制组件4包括外壳41,外壳41上有筒体43穿过,筒体43内设有活塞套45,筒体43和活塞套45之间装填有水银44,活塞套45上固定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储能应急供电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内设有两组蓄电池(3),所述箱体(2)内壁固定连接有双向逆变器(13),所述箱体(2)内设有高温控制组件(4),所述箱体(2)上开有散热孔(6),所述箱体(2)内设有散热扇(5),所述高温控制组件(4)控制连接散热扇(5),所述箱体(2)顶部铰接有太阳能板(7),所述箱体(2)外壁上部通过销轴(12)转动连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上有螺栓(9)穿过,所述太阳能板(7)上开有第一螺纹槽(8),所述箱体(2)外壁上部开有第二螺纹槽(11),所述螺栓(9)与第一螺纹槽(8)和第二螺纹槽(11)相配合,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可调节推手(15),所述底座(1)底部设有减震移动组件(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储能应急供电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内设有两组蓄电池(3),所述箱体(2)内壁固定连接有双向逆变器(13),所述箱体(2)内设有高温控制组件(4),所述箱体(2)上开有散热孔(6),所述箱体(2)内设有散热扇(5),所述高温控制组件(4)控制连接散热扇(5),所述箱体(2)顶部铰接有太阳能板(7),所述箱体(2)外壁上部通过销轴(12)转动连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上有螺栓(9)穿过,所述太阳能板(7)上开有第一螺纹槽(8),所述箱体(2)外壁上部开有第二螺纹槽(11),所述螺栓(9)与第一螺纹槽(8)和第二螺纹槽(11)相配合,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可调节推手(15),所述底座(1)底部设有减震移动组件(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储能应急供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控制组件(4)包括外壳(41),所述外壳(41)上有筒体(43)穿过,所述筒体(43)内设有活塞套(45),所述筒体(43)和活塞套(45)之间装填有水银(44),所述活塞套(45)上固定连接有连杆(46),所述连杆(46)穿过筒体(43)固定连接有第一绝缘板(47),所述第一绝缘板(47)上安装有第一电接触块(49),所述第一绝缘板(47)通过第一弹簧(48)与外壳(41)内壁相连接,所述外壳(41)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绝缘板(411),所述第二绝缘板(411)上设有第二电接触块(410),所述第一电接触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坤洋杨钧晗曹蕃邱桂芝张丽赵柄殷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