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通信基站电源的削峰填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75265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电源管理领域的一种应用于通信基站电源的削峰填谷方法,包括:步骤S1、停电时向电池管理器发送停电命令;步骤S2、检测继电器是否吸合,若是,则提示故障;若否,则进入步骤S3;步骤S3、判断锂电池电量是否小于15%,若是,则提示故障;若否,则发送吸合继电器命令,进入步骤S4;步骤S4、判断继电器是否吸合,若是,则进入步骤S5;若否,则提示故障,并进入步骤S3;步骤S5、锂电池给直流负载供电,判断是否来电,若否,则进入步骤S6;若是,则依据当下时段进行削峰填谷;步骤S6、判断锂电池电量是否小于所述15%,若是,则提示故障;若否,则进入步骤S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实现充分利用锂电池性能,并极大的提升了通信基站电源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通信基站电源的削峰填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管理领域,特别指一种应用于通信基站电源的削峰填谷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保障通信不间断,除了需要通过电网对通信基站进行供电以外,在通信基站机房里还需配置应急储能电源,以便停电时基站能够连续工作。基站的应急储能电源主要采用铅酸电池或者锂电池,由于锂电池具有低污染、寿命长等优良性能,随着锂电池成本不断下降,其经济性开始凸显,新增基站越来越多的采用锂电池,并逐步替代已建基站的铅酸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全生命周期可以充放电3000次左右,但现有基站在单纯备电的模式下,年平均只用到4至6次,对于锂电池的性能而言是极大的浪费。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应用于通信基站电源的削峰填谷方法,实现充分利用锂电池性能,并提升通信基站电源可靠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通信基站电源的削峰填谷方法,实现充分利用锂电池性能,并提升通信基站电源可靠性。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于通信基站电源的削峰填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通信基站电源的削峰填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S10、设定一充电时段、一放电时段以及一第一阈值,储能变流器判断电网是否停电,若是,则储能变流器向电池管理器发送停电命令,并进入步骤S20;若否,则进入步骤S70;/n步骤S20、电池管理器接收到所述停电命令后,锂电池通过二极管给直流负载供电,并检测继电器是否吸合,若是,则提示继电器已吸合故障,并结束流程;若否,则进入步骤S30;/n步骤S30、判断锂电池电量的百分比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若是,则提示锂电池过放故障,并结束流程;若否,则向电池分路器发送吸合继电器的命令,并进入步骤S40;/n步骤S40、判断继电器是否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通信基站电源的削峰填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设定一充电时段、一放电时段以及一第一阈值,储能变流器判断电网是否停电,若是,则储能变流器向电池管理器发送停电命令,并进入步骤S20;若否,则进入步骤S70;
步骤S20、电池管理器接收到所述停电命令后,锂电池通过二极管给直流负载供电,并检测继电器是否吸合,若是,则提示继电器已吸合故障,并结束流程;若否,则进入步骤S30;
步骤S30、判断锂电池电量的百分比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若是,则提示锂电池过放故障,并结束流程;若否,则向电池分路器发送吸合继电器的命令,并进入步骤S40;
步骤S40、判断继电器是否吸合,若是,则进入步骤S50;若否,则提示继电器未吸合故障,并进入步骤S30;
步骤S50、锂电池通过继电器给直流负载供电,储能变流器判断电网是否来电,若否,则进入步骤S60;若是,则进入步骤S70;
步骤S60、判断锂电池电量的百分比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若是,则提示锂电池过放故障,并结束流程;若否,则进入步骤S50;
步骤S70、判断当下的时间属于充电时段还是放电时段,若属于充电时段,则进入步骤S80;若属于放电时段,则进入步骤S90;
步骤S80、储能变流器将电网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给锂电池充电;
步骤S90、储能变流器将锂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后,将电能输送至电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通信基站电源的削峰填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时段为电费低于平均价的时段;所述放电时段为电费高于平均价的时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通信基站电源的削峰填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0具体包括:
步骤S81、设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正平曹金远李国栋李国伟沈高松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