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埋入于或悬吊方式安装在空调室的天花板上的的空调装置(1、101),包括: 具有从空调室外取入空气的取入口(23)和使从所述取入口导入的空气流动的连接流路(13)的壳体(2); 具有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侧、将空调室内的空气吸入所述壳体内用的吸入口(31)和从所述壳体内向空调室内吹出空气用的吹出口(32)的装饰面板(3); 配置在所述壳体内、从所述吸入口将空调室内的空气吸入所述壳体内并将吸入的空气从所述吹出口向空调室内吹出的送风机(4), 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面板还具有使流过所述连接流路的空气与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合流的取入流路(35)。(*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埋入或悬吊方式安装在空调室的天花板上的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以埋入或悬吊方式安装在空调室的天花板上的空调装置中,有一种可取入空调室外的新鲜空气的装置。这种天花板埋入型的空调装置内部具有收纳各种构件的壳体以及配置在壳体下侧的装饰面板。该空调装置的壳体被插入配置在空调室的天花板上形成的开口中。又,装饰面板被嵌入配置在天花板的开口中。壳体具有由长边和短边交替形成的大致八角形的顶板以及从顶板的周缘部向下方延伸的侧板。该侧板由与顶板的长边对应的第1侧板和与顶板的短边对应的第2侧板构成。装饰面板是大致四角形,在其大致中央具有将空调室内的空气吸入用的吸入口以及与方形的各边对应状设置的的吹出口。并且,装饰面板的各边配置成与壳体的各长边对应的状态。壳体在其内部配置有从装饰面板的吸入口吸入空调室内的空气、朝外周方向吹出的送风机以及安装成围住送风机外周形状的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的下侧配置有被固定在壳体下部的排水盘。排水盘具有与装饰面板的吸入口对应形成的吸入孔、以及与装饰面板的吹出口对应形成的吹出孔。又,壳体隔热材料配置成夹在热交换器的上端部与壳体的顶板之间。壳体隔热材料从热交换器的上端部与壳体的顶板之间向外侧延伸,配置成将壳体的侧板的内面覆盖。并且,壳体的第2侧板的1个与设置有取入口、从空调室外取入新鲜空气用的取入通道连接。壳体具有采用上下方向贯通壳体隔热材料等方式设置的连接流路,可使从取入口导入的空气流到壳体的下部。又,在排水盘与装饰面板的上下方向之间形成有可使流过连接流路的空气与从装饰面板的吸入口吸入的空调室内的空气合流的取入流路。这样,空调室外的新鲜空气通过取入通道、取入口、连接流路和取入流路并与空调室内的空气合流而吸入送风机中(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登录实用新案2535588号公报(第2页、图1~图2))。在上述传统的空调装置中,取入流路是通过在排水盘的下面形成与连接流路及吸入孔连通的槽(取入流路)等方式而形成的。因此,在想要增加从空调室外取入的新鲜空气量时,即使加大取入通道、取入口和连接流路的流路面积,也会出现不能确保与这些流路面积相称的取入流路的流路面积的场合。具体来讲,如果想要加大连接流路与吸入孔连通的槽的深度来增加取入流路的流路面积,则必须加大排水盘上下方向的尺寸,但在天花板埋入型和天花板悬吊型的空调装置中,因受到天花板里的空隙所决定的高度方向尺寸的限制,有时不能确保充分的流路面积。又,如果想要加大连接流路与吸入孔连通的槽的宽度来增加取入流路的流路面积,则排水盘的吹出口与槽发生干扰。为了避免这一现象,若减小排水盘的吹出孔的尺寸,则会发生增大从壳体内向空调室内吹出空气的通风阻力的问题。这样,在传统的空调装置中,不能加大取入流路的流路面积,即使增大了取入通道、取入口和连接流路的流路面积,也难以增加可从空调室外取入的新鲜空气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在以埋入或悬吊方式安装在空调室的天花板上的空调装置中增加可从空调室外取入的空气量。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调装置是一种以埋入或悬吊方式安装在空调室的天花板上的空调装置,包括壳体、装饰面板和送风机。壳体具有从空调室外取入空气的取入口以及使从取入口导入的空气流动的连接流路。装饰面板具有设置在壳体的下侧、将空调室内的空气吸入壳体内用的吸入口;以及从壳体内向空调室内吹出空气用的吹出口。送风机被配置在壳体内,从吸入口将空调室内的空气吸入壳体内,再将吸入的空气从吹出口向空调室内吹出。并且,装饰面板还具有使流过连接流路的空气合流到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中的取入流路。在这种空调装置中,空调室内的空气随着送风机的运转而从装饰面板的吸入口被吸入壳体内,经过空气调和后,从装饰面板的吹出口向空调室内吹出。又,空调室外的空气从壳体的取入口通过连接流路和取入流路合流到与从装饰面板的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中,并被吸入送风机中。此时,与传统的取入流路被设置在排水盘与装饰面板的上下方向之间的狭小空隙中的场合相比,由于取入流路被设置在上下方向的空隙充足的装饰面板上,因此可以加大流路面积。由此,在本空调装置中,能增加可从空调室外取入的空气量。技术方案2所述的空调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在壳体与装饰面板的上下方向之间还设置具有贯通孔的隔热材料。连接流路和取入流路通过贯通孔而连通。技术方案3所述的空调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装饰面板还具有安装于吸入口的过滤器。取入流路被设置成在过滤器的上侧能使流过连接流路的空气合流到从吸入口吸入的空调室内的空气中。在本空调装置中,空调室内的空气从吸入口吸入,再通过过滤器之后被吸入送风机中。另一方面,从空调室外取入的空气只能以空调室外的压力与空调室内的与空气的合流部分的压力之差相对应的流量进行流动。这样,与未通过过滤器之前的空调室内的空气合流的场合相比,则是与通过过滤器后使压力下降的空调室内的空气合流的场合从空调室外取入的空气量更大。这样,在本空调装置中,可进一步增加空调室外的空气取入量。技术方案4所述的空调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在空调室的天花板上形成有各边的长度为600mm以下的大致四角形的开口。壳体具有配置成能插入空调室的天花板上形成的开口中的尺寸。例如,若加大可插入配置壳体的空调室的天花板的开口尺寸,则与其相应地可增大壳体的俯视看的尺寸,故可在壳体内容易设置连接流路,但这样也会相应地地产生空调装置的大型化造成的制造成本的增加、现地施工性的下降以及在更新已配置好的空调装置时需要加大天花板的开口尺寸等的问题。然而,在本空调装置的壳体中是在维持插入配置在所定长度以下的开口尺寸的状态下进行连接流路的设置。这样,在本空调装置中,可在不会发生制造成本的增加、现地施工性的下降以及加大天花板的开口尺寸等问题的情况下在壳体内设置与取入流路连接的连接流路。技术方案5所述的空调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装饰面板从俯视看是大致四角形。吹出口设置成与装饰面板的各边对应状。取入流路设置在装饰面板的角部。在本空调装置中,由于取入流路设置在装饰面板的角部,因此可有效利用吹出口间的空隙,可进一步增加空调室外的空气取入量。技术方案6所述的空调装置是在技术方案5的基础上,在装饰面板的角部与壳体的上下方向之间配置有将装饰面板支持在壳体上的支持构件。从壳体的俯视看,支持构件与连接流路重合的部分被切成缺口。在本空调装置中,由于支持构件与连接流路重合的部分被切成缺口,因此,可在不减小连接流路与取入流路连接部分的流路面积的情况下使连接流路与取入流路连通。这样,例如即使具有大的吹出口而不得不减小壳体的角部空隙的场合下也可确保从连接流路向取入流路的空气流动。技术方案7所述的空调装置是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壳体从俯视看是由长边和短边交替形成的大致八角形。取入口与壳体的长边对应状地进行设置。在本空调装置中,取入口与壳体的长边对应状地进行设置,与传统的将取入口与壳体的短边对应状地进行设置的场合相比,可加大取入口的流路面积,故可减小从空调室外取入空气的通风阻力,可进一步增加取入量。综上所述,采用本技术,可获得如下的效果。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专利技术中,与传统的取入流路被设置在排水盘与装饰面板的上下方向之间的狭小空隙中的场合相比,由于取入流路被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下朗彦,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