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结构及柜体,所述的连接结构,通过凹槽、凹槽内的固定扣件以及侧滑轨道,即可实现板材之间的连接与固定,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即使经过多次拆装,其滑动卡接的结构也不会导致板材出现损坏,有利于延长使用时间;而采用上述连接结构的柜体,该柜体由多块板材之间相互拼装而成,相邻的板材之间采用了上述的连接结构,既简化了安装结构,又能满足柜体的使用需求,同时可以满足柜体的多次拆装以用于移动、搬家等场合的使用,很好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A connecting structure and cabinet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结构及柜体
本技术属于家具
,具体涉及一种连接结构以及采用该连接结构的柜体。
技术介绍
现有板式家具的板件的组合拼装多采用螺栓或者螺钉来进行固定,在经过多次拆装或者长时间使用后,其连接部位容易出现破损,使得连接效果变差甚至于无法固定的情况;此外,还有采用其他连接件进行安装的连接方式,均存在安装的零部件较多,且安装方式复杂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结构以及采用该连接结构的柜体。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结构,设置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包括凹槽和侧滑轨道,所述凹槽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一侧,所述侧滑轨道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所述侧滑轨道与所述凹槽适配,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固定扣件,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所述侧滑轨道插入所述凹槽后抵接所述固定扣件而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截面为倒梯形,所述凹槽底部的宽度大于凹槽开口处的宽度。优选的,所述固定扣件包括卡接块和锯齿形的卡板,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凹槽适配,所述卡板设置在所述卡接块的底部,并沿凹槽的长度方向伸出卡接块的底部,所述凹槽的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并通过所述卡板的锯齿与所述凹槽表面贴合而提高摩擦力。优选的,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卡板均粘合在所述凹槽中。优选的,所述凹槽内设置一层用于增大摩擦力的耐磨布。优选的,所述侧滑轨道与所述固定扣件均通过过盈配合卡接于所述凹槽内。优选的,所述侧滑轨道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一体成型。<br>优选的,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侧滑轨道通过过盈配合卡接于所述滑槽内。优选的,所述侧滑轨道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滑轮。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柜体,采用多种块板材拼装而成,相邻的板材之间采用上述的连接结构进行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板材之间的连接结构,通过凹槽、凹槽内的固定扣件以及侧滑轨道,即可实现板材之间的连接与固定,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即使经过多次拆装,其滑动卡接的结构也不会导致板材出现损坏,有利于延长使用时间。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连接结构的柜体,该柜体由多块板材之间相互拼装而成,相邻的板材之间采用了上述的连接结构,既简化了安装结构,又能满足柜体的使用需求,同时可以满足柜体的多次拆装以用于移动、搬家等场合的使用,很好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连接结构的拼装示意图;图2-竖直板结构示意图;图3-卡头结构示意图;图4-卡头安装示意图;图5-安装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01-第一连接板,102-固定进口件,103-第二连接板,201-卡接块,202-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参照图1~5,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接结构,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01和第二连接板103之间,包括凹槽和侧滑轨道,凹槽设置在第二连接板103一侧,侧滑轨道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侧滑轨道与凹槽适配,凹槽内设置有固定扣件102,第一连接板101通过侧滑轨道插入所述凹槽后抵接固定扣件102而与第二连接板103连接,这样的连接结构,仅通过凹槽、凹槽内的固定扣件102以及侧滑轨道,即可实现板材之间的连接与固定,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即使经过多次拆装,其滑动卡接的结构也不会导致板材出现损坏,有利于延长使用时间。作为上述连接结构的优选方式,固定扣件102设置在凹槽的一端,且侧滑轨道与固定扣件102抵接后的整体长度与凹槽适配,而不会突出于板材,有利于美观和使用。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在这里将凹槽的截面设置为倒梯形,凹槽底部的宽度大于凹槽开口处的宽度,进而形成一个内宽外窄的凹槽,使得与凹槽适配的侧滑轨道仅能从凹槽一端插入,而不能从侧面拉出。考虑到固定扣件102自身的的固定,故而对固定扣件102进行额外的设计,在这里,固定扣件102包括卡接块201和锯齿形的卡板202,卡接块201与凹槽适配,卡板202设置在卡接块201的底部,并沿凹槽的长度方向伸出卡接块201的底部,所述凹槽的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并通过卡板202的锯齿与凹槽表面贴合而提高摩擦力。进一步的,卡接块201与卡板202均粘合在凹槽中,还可以将卡接块201通过螺钉固定在凹槽内,以进一步提高固定扣件102的固定能力。此外,凹槽内还可以设置一层用于增大摩擦力的耐磨布,设置耐磨布的实质是提高凹槽表面的摩擦力,以提高将侧滑轨道和固定扣件102拉出而需要的作用力,从而提高固定能力。进一步的,提高固定能力的方法还包括,将侧滑轨道与固定扣件102均通过过盈配合卡接于凹槽内,也就是采用胀紧的方式来提高稳定性。而为了便于拆装,侧滑轨道与第一连接板101一体成型,这样可以减少零部件的数量而简化拆装方式。特别的,还可以在第一连接板101上设置滑槽,侧滑轨道通过过盈配合卡接于滑槽内,进一步的降低拆装难度。考虑到侧滑轨道相对于凹槽的移动方式为滑动,故而可以在侧滑轨道上设置有与凹槽相适配的滑轮,以便于侧滑轨道的插入和抽出。在这里,本实施例进一步公开一种柜体,采用多种块板材拼装而成,相邻的板材之间采用上述的连接结构进行连接,在这里,侧滑轨道的固定还可以通过配合将侧滑轨道抽出的出口抵接设置在竖直板上,以进一步提高稳定性。上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本技术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结构,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01)和第二连接板(103)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凹槽和侧滑轨道,所述凹槽设置在第二连接板(103)一侧,所述侧滑轨道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所述侧滑轨道与所述凹槽适配,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固定扣件(102),所述第一连接板(101)通过所述侧滑轨道插入所述凹槽后抵接所述固定扣件(102)而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0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结构,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01)和第二连接板(103)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凹槽和侧滑轨道,所述凹槽设置在第二连接板(103)一侧,所述侧滑轨道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所述侧滑轨道与所述凹槽适配,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固定扣件(102),所述第一连接板(101)通过所述侧滑轨道插入所述凹槽后抵接所述固定扣件(102)而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0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截面为倒梯形,所述凹槽底部的宽度大于凹槽开口处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扣件(102)包括卡接块(201)和锯齿形的卡板(202),所述卡接块(201)与所述凹槽适配,所述卡板(202)设置在所述卡接块(201)的底部,并沿凹槽的长度方向伸出卡接块(201)的底部,所述凹槽的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并通过所述卡板(202)的锯齿与所述凹槽表面贴合而提高摩擦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接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朱凯,张仲凤,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