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十六烷值测定机电控喷油泵,包括安装在发动机机箱外壳上的电控泵的安装固定座,所述的安装固定座上固定设置有电控泵底座,所述的电控泵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电控泵泵体,所述的电控泵泵体的上端通过单体泵安装接口固定连接有单体泵,所述的电控泵泵体内部中央设置有电控泵凸轮轴,所述的电控泵凸轮轴通过连轴器与所述发动机机箱内的发动机凸轮轴连接,燃烧更适合工况的需要,因而燃烧更充分,效率更高,降低了排气污染和燃油消耗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十六烷值测定机电控喷油泵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喷油泵
,尤其是一种十六烷值测定机电控喷油泵。
技术介绍
传统的六缸柴油机的机械式喷油泵是布置在整机缸体的外侧,通过外部托架固定在发动机缸体上,在喷油泵泵体内,有一根凸轮轴,专门驱动六套柱塞,通常称作一台喷油泵,传统的机械式喷油泵是位置控制,通过控制齿条的位置来控制油量,无法控制提前角的柔性,燃烧不充分,效率很低。电控单体泵供油系统,顾名思义,它的供油系统的核心部件喷油泵是单体的,单个的。与传统的机械式喷油泵相比,在结构形式上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每个油泵都是独立的,分别安装在发动机气缸体上,对应每一气缸在气缸体上有安装单体泵的孔,六缸柴油机就有六个单体泵,(四缸柴油机就有四个单体泵),这六个单体泵是由整个发动机的凸轮轴来驱动,也就是说单体泵一般作为整体部件装在柴油机的气缸体上,由配气凸轮轴上的喷射凸轮驱动。第二点不同是电控单体泵的上部有电磁阀,电磁阀能够按照特性图谱的数据精确地控制喷射正时及喷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十六烷值测定机电控喷油泵。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十六烷值测定机电控喷油泵,包括安装在发动机机箱外壳上的电控泵的安装固定座,所述的安装固定座上固定设置有电控泵底座,所述的电控泵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电控泵泵体,所述的电控泵泵体的上端通过单体泵安装接口固定连接有单体泵,所述的电控泵泵体内部中央设置有电控泵凸轮轴,所述的电控泵凸轮轴通过连轴器与所述发动机机箱内的发动机凸轮轴连接。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单体泵包括单体泵外壳,所述的单体泵外壳内从上到下包括高压接头、燃油进口、电磁阀装置和柱塞,所述的柱塞下端通过弹簧与挺柱滚轮装置连接,所述的挺柱滚轮装置与所述发动机凸轮轴连接并在工作时推动所述柱塞做直线往复运动,在发动机各种工况下,按照整机要求定时、定量供给高压燃油,使各缸能够正常工作,发出要求的功率,扭矩,同时满足排放标准。它对发动机的性能、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燃油供给系统的核心部件;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十六烷值测定机电控喷油泵,所述的单体泵的上端还通过高压油管连接有喷油器。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十六烷值测定机电控喷油泵,所述的电磁阀装置由设置在所述单体泵外壳内部的电磁阀针行程止动座、液力控制阀和衔铁组成,所述的衔铁外侧在所述单体泵外壳的外部还设置有定子。1.在不通电的情况下,电磁阀是打开的,凸轮在基圆位置时,柱塞位于下止点,高压腔与低压腔中的燃油压力相等,2.压缩供油:凸轮轴旋转,凸轮通过挺柱压缩柱塞向上运动,只有在ECU使电磁阀通电并关闭以后,高压区才能形成压力。高压腔中的燃油在柱塞压缩下产生高压。泵端燃油压力可达1600bar,3.喷射:高压燃油在高压油管中传递,并在到达喷油嘴时压力继续提升在约220bar的压力时,喷嘴打开,燃油喷入到燃烧室中,喷射压力达到1800bar。4.喷射结束:在ECU使电磁阀断电并打开以后,高压油腔与低压油腔相通,高压油腔及喷嘴压力也大大下降,喷嘴落座,喷射过程结束。在柱塞的下一次运动中,重新开始新的过程。当电磁阀打开时,允许在进油行程把燃油吸入油泵的油缸,在供油行程再经原路排回去。电控单体泵的控制方式是时间控制,无需在喷油正时与曲轴位置之间有直接的连接。喷油起始点必须与精确规定的活塞或曲轴位置相对应。它是靠在曲轴上装一个信号转子,同时在凸轮轴上装有与各缸喷射同步的脉冲信号发生器来完成的。喷射过程的闭环控制是根据按严格规定的相互关系存贮于电子控制单元中的程序进行的。装在发动机上的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着单体泵的电磁阀。电子控制单元应用数字技术来监测并处理各种输入的传感器信号。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十六烷值测定机电控喷油泵,所述的电控泵本体上还安装有进油观察罩。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十六烷值测定机电控喷油泵,所述的电磁阀的动作受控于发动机机箱上的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包括输入电源、传感器、电磁阀驱动电路、单片机和串口通信电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十六烷值测定机电控喷油泵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机械式喷油泵存在的问题,它使燃烧更适合工况的需要,因而燃烧更充分,效率更高,降低了排气污染和燃油消耗率。相对目前我们机械喷油泵它还有以下优点:①由凸轮轴通过挺柱驱动,结构紧凑,刚度好。②喷油压力可以高达1600bar。③较小的安装空间。④高压油管短,且标准化。⑤调速性能好,适用不同用途发动机,任意设定调速特性。⑥具有自排气功能。⑦换泵容易。⑧进油量,喷油角度可控,可调节。⑨喷油时间可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单体泵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单体泵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电控泵泵体外壳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电源输入电路图;图7是本技术中传感器接口电路图;图8是本技术中升压及单体阀驱动电路图;图9是本技术中单片机系统电路图;图10是本技术中串口通信电路图。图中:1.发动机机箱,2.安装固定座,3.电控泵底座,4.电控泵泵体,5.单体泵,6.单体泵安装接口,7.单体泵外壳,8.高压接头,9.燃油进口,10.电磁阀装置,11.柱塞,12.弹簧,13.挺柱滚轮装置,14.高压油管,15.喷油器,16.电磁阀针行程止动座,17.液力控制阀,18.衔铁,19.定子,20.进油观察罩。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本技术一种十六烷值测定机电控喷油泵的实施例,包括安装在发动机机箱1外壳上的电控泵的安装固定座2,所述的安装固定座2上固定设置有电控泵底座3,所述的电控泵底座3上固定设置有电控泵泵体4,所述的电控泵泵体4的上端通过单体泵安装接口6固定连接有单体泵5,所述的电控泵泵体4内部中央设置有电控泵凸轮轴,所述的电控泵凸轮轴通过连轴器与所述发动机机箱内的发动机凸轮轴连接。所述的单体泵5包括单体泵外壳7,所述的单体泵外壳内从上到下包括高压接头8、燃油进口9、电磁阀装置10和柱塞11,所述的柱塞11下端通过弹簧12与挺柱滚轮装置13连接,所述的挺柱滚轮装置与所述发动机凸轮轴连接并在工作时推动所述柱塞11做直线往复运动,在发动机各种工况下,按照整机要求定时、定量供给高压燃油,使各缸能够正常工作,发出要求的功率,扭矩,同时满足排放标准。它对发动机的性能、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燃油供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十六烷值测定机电控喷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发动机机箱(1)外壳上的电控泵的安装固定座(2),所述的安装固定座(2)上固定设置有电控泵底座(3),所述的电控泵底座(3)上固定设置有电控泵泵体(4),所述的电控泵泵体(4)的上端通过单体泵安装接口(6)固定连接有单体泵(5),所述的电控泵泵体(4)内部中央设置有电控泵凸轮轴,所述的电控泵凸轮轴通过连轴器与所述发动机机箱(1)内的发动机凸轮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十六烷值测定机电控喷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发动机机箱(1)外壳上的电控泵的安装固定座(2),所述的安装固定座(2)上固定设置有电控泵底座(3),所述的电控泵底座(3)上固定设置有电控泵泵体(4),所述的电控泵泵体(4)的上端通过单体泵安装接口(6)固定连接有单体泵(5),所述的电控泵泵体(4)内部中央设置有电控泵凸轮轴,所述的电控泵凸轮轴通过连轴器与所述发动机机箱(1)内的发动机凸轮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六烷值测定机电控喷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体泵(5)包括单体泵外壳(7),所述的单体泵外壳(7)内从上到下包括高压接头(8)、燃油进口(9)、电磁阀装置(10)和柱塞(11),所述的柱塞(11)下端通过弹簧(12)与挺柱滚轮装置(13)连接,所述的挺柱滚轮装置(13)与所述发动机凸轮轴连接并在工作时推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华,谌爱文,刘向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石博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