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洞柱法与中洞法的正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281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3:32
一种洞柱法与中洞法的正交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建筑技术领域,顶部横梁设于底部横梁的上方,且顶部横梁的下表面设有数个支墩,每个支墩与底部横梁之间连接有型钢连杆,顶部横梁、底部横梁、支墩以及型钢连杆均设置于侧墙开洞范围外围;侧墙开洞范围内侧设有若干个立柱,每个立柱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洞口内加强梁,位于上端的洞口内加强梁与出入口顶梁连为一体,位于下端的洞口内加强梁与出入口底梁连为一体,位于左右两侧边的立柱与车站侧墙连为一体。解决了城市地下开发空间与暗挖地铁车站主体连接通道宽度小、连接洞口狭隘、整体空间局促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洞柱法与中洞法的正交结构
本技术涉及地下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洞柱法与中洞法的正交结构。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迅猛发展,日益密集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轨道站点与周边城市开发项目联系越发紧密,促进轨道交通车站与周边城市功能的衔接与一体化结合,实现城市空间一体化融合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此类轨道交通施工工法为暗挖的车站与周边地块开发项目一体化结合的地下城市综合空间建设项目,目前在受施工工法影响城市开发空间与暗挖地铁车站连接通道狭隘、整体空间效果较差、不同城市功能间联系紧密程度低的情势下,开发地块项目经窄通道与暗挖车站主体连接形式,已影响城市整体功能布局、各类设施规划、交通接驳形式的合理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与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洞柱法与中洞法的正交结构,解决了城市地下开发空间与暗挖地铁车站主体连接通道宽度小、连接洞口狭隘、整体空间局促的问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地下轨道交通与城市开发项目无缝衔接,车站功能与各种城市功能的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洞柱法与中洞法的正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顶部横梁(1)、底部横梁(2)、支墩(3)、型钢连杆(4)、洞口内加强梁(5)、立柱(6)、出入口顶梁(7)、出入口底梁(8);顶部横梁(1)设于底部横梁(2)的上方,且顶部横梁(1)的下表面设有数个支墩(3),每个支墩(3)与底部横梁(2)之间连接有型钢连杆(4),顶部横梁(1)、底部横梁(2)、支墩(3)以及型钢连杆(4)均设置于侧墙开洞范围外围;侧墙开洞范围内侧设有若干个立柱(6),每个立柱(6)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洞口内加强梁(5),位于上端的洞口内加强梁(5)与出入口顶梁(7)连为一体,位于下端的洞口内加强梁(5)与出入口底梁(8)连为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洞柱法与中洞法的正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顶部横梁(1)、底部横梁(2)、支墩(3)、型钢连杆(4)、洞口内加强梁(5)、立柱(6)、出入口顶梁(7)、出入口底梁(8);顶部横梁(1)设于底部横梁(2)的上方,且顶部横梁(1)的下表面设有数个支墩(3),每个支墩(3)与底部横梁(2)之间连接有型钢连杆(4),顶部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伟徐骞刘志广杨斌斌唐云沙李立贺维国张美琴柏林孙俊利王胜涛程科李晓英陈红广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