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散余弦变换测量基排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7265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散余弦变换测量基排序方法,(1)根据期望的图像分辨率初始化参数,设置正方形图像M×M个像素,M=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散余弦变换测量基排序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图像处理、计算成像
,涉及一种离散余弦变换测量基排序方法。
技术介绍
在计算成像、关联成像、计算鬼成像、计算量子成像,单像素相机,结构光照明成像或三维单像素激光雷达成像等技术中,测量基的选择与优化决定着图像重建速度和图像信噪比,是上述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测量基的选择直接影响重建算法的执行效率和图像重建效果,并且算法的优化也需要考虑测量基的特征。现有技术通常利用全部的测量基进行测量后才进行重建,或者采用“之”字形路径在二维DCT谱上对测量基进行排序。然而,实际目标物体可能存在某些特征,或者观察者期望在少数次测量后就能优先捕捉某些方向上的特征,现有的测量基排序方法就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离散余弦变换测量基排序方法,实现压缩采样下,优先捕捉目标物体某些方向的特征,兼顾成像速度和高信噪比。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的方案是:一种离散余弦变换测量基排序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1)根据期望的图像分辨率初始化参数,设置正方形图像M×M个像素,M=2n,n=1,2,...;(2)通过逆离散余弦变换,生成完备的DCT测量基组;(3)选取合适的实数值d,构造函数fd(i,j)由上式可得,当d=+∞时,f+∞=max(i,j),当d=-∞时,f-∞=min(i,j);(4)分别对i=1,2,...,M,j=1,2,...,M取值,依次得到M2个fd的值,作为排序的依据;(5)根据M2个fd(i,j)中i,j的值,对PM(i,j)进行索引,即可生成测量时PM(i,j)的顺序,按M2个fd(i,j)的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序。优选的,步骤(2)中,逆离散余弦变换为二维逆离散余弦变换或一维逆离散余弦变换。优选的,通过二维逆离散余弦变换生成完备的DCT测量基组,步骤如下:(2.1.1)基于步骤(1)中设定的参数M,构建M行M列的零矩阵,记为OM;(2.1.2)将矩阵OM的第i行第j列元素置为1,得到矩阵EM(i,j);i为测量基在竖直方向上的变化次数,j为测量基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次数;(2.1.3)对矩阵EM(i,j)进行二维逆离散余弦变换,生成的矩阵即为测量基PM(i,j);对有序整数对(i,j),i,j=1,2,3….M重复以上步骤,即可获得完备的DCT测量基组,共计M2个测量基。优选的,通过一维逆离散余弦变换生成完备的DCT测量基组,步骤如下:(2.2.1)基于步骤(1)中设定的参数M,分别构建行向量Vi(Vj),其长度均为M,1≤i,j≤M,第i(j)个分量置1,其余为0;i为测量基在竖直方向上的变化次数,j为测量基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次数;(2.2.2)分别对步骤(2.2.1)中获得的行向量Vi和Vj进行逆离散余弦变换,得到新的行向量vi和vj;(2.2.3)构建测量基(2.2.4)对有序整数对(i,j),i,j=1,2,3….M重复以上步骤,即可获得完备的DCT测量基组,共计M2个测量基。优选的,步骤(5)中,对于M2个fd(i,j)值中相同的值,PM(i,j)的顺序有三种方法实现排列:按i值从小到大排序,再按j值从小到大排序;或者先按j值从小到大排列,再按i值从小到大排列;或者按任意顺序排列。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在对物体成像过程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生成的测量基排序,可获得分辨率从低到高的图像,在实际应用中获得满足分辨率要求的图像后即可随时终止测量;(2)本专利技术编码在应用于计算成像、关联成像、计算鬼成像、计算量子成像、单像素相机成像、结构光照明成像或三维单像素激光雷达成像等技术时,无需存储测量基,可通过快速变换、关联迭代或压缩感知算法实现快速成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类离散余弦变换(DCT)测量基排序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两种方法生成的离散余弦变换(DCT)测量基P16(2,3)的图案;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生成的待排序的离散余弦变换(DCT)测量基组;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当d=2时各测量基的fd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类离散余弦变换(DCT)测量基的排序方法,可以生成调制测量基,用于计算成像、关联成像、计算鬼成像、计算量子成像,单像素相机,结构光照明成像或三维单像素激光雷达成像等技术,提升上述计算成像系统的图像重建速度和成像信噪比。参照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类离散余弦变换(DCT)测量基排序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离散余弦变换(DCT)测量基的排序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期望的图像分辨率初始化参数,设置正方形图像M×M个像素,M=2n,n=1,2,...;步骤S2,生成完备的DCT测量基组,可通过两种等效的方法获得,第一种生成方法:通过二维逆离散余弦变换(iDCT2)生成,步骤如下:i)基于步骤S1中设定的参数M,构建M行M列的零矩阵,记为OM;ii)将矩阵OM的第i行第j列元素置为1,得到矩阵EM(i,j);iii)对矩阵EM(i,j)进行二维逆离散余弦变换(iDCT2),生成的矩阵即为测量基PM(i,j);iv)对有序整数对(i,j),i,j=1,2,3….M重复以上i-iii步骤,即可获得完备的DCT测量基组,共计M2个测量基。第二种生成方法,通过一维逆离散余弦变换(iDCT)生成,步骤如下:i)基于步骤S1中设定的参数M,分别构建行向量Vi(Vj),其长度均为M,1≤i,j≤M,第i(j)个分量置1,其余为0;ii)分别对步骤i中获得的行向量Vi和Vj进行逆离散余弦变换(iDCT),得到新的行向量vi和vj;iii)构建测量基iv)对有序整数对(i,j),i,j=1,2,3….M重复以上i-iii步骤,即可获得完备的DCT测量基组,共计M2个测量基。v)上述两种方法是等效的,都可以获得M2个测量基,可用于对尺寸M×M像素图像的完整测量。i代表了测量基在竖直方向上的变化次数,j代表了测量基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次数。步骤S3,选取合适的实数值d,构造函数fd(i,j)如公式(1)由上式可得,当d=+∞时,f+∞=max(i,j),当d=-∞时,f-∞=min(i,j);当优先关注目标物体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特征时,选取较小的d值,当优先关注目标物体斜方向上的特征时,选取较大的d值,优选以2为分界,比2小的,为较小;比2大的,为较大;步骤S4,分别对i=1,2,...,M,j=1,2,...,M取值,依次得到M2个fd的值,作为排序的依据;步骤S5,根据M2个fd(i,j)中i,j的值,对PM(i,j)进行索引,即可生成测量时P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散余弦变换测量基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包括:/n(1)根据期望的图像分辨率初始化参数,设置正方形图像M×M个像素,M=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散余弦变换测量基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1)根据期望的图像分辨率初始化参数,设置正方形图像M×M个像素,M=2n,n=1,2,...;
(2)通过逆离散余弦变换,生成完备的DCT测量基组;
(3)选取合适的实数值d,构造函数fd(i,j)



由上式可得,当d=+∞时,f+∞=max(i,j),当d=-∞时,f-∞=min(i,j);
(4)分别对i=1,2,...,M,j=1,2,...,M取值,依次得到M2个fd的值,作为排序的依据;
(5)根据M2个fd(i,j)中i,j的值,对PM(i,j)进行索引,即可生成测量时PM(i,j)的顺序,按M2个fd(i,j)的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散余弦变换测量基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逆离散余弦变换为二维逆离散余弦变换或一维逆离散余弦变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散余弦变换测量基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二维逆离散余弦变换生成完备的DCT测量基组,步骤如下:
(2.1.1)基于步骤(1)中设定的参数M,构建M行M列的零矩阵,记为OM;
(2.1.2)将矩阵OM的第i行第j列元素置为1,得到矩阵EM(i,j);i为测量基在竖直方向上的变化次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琳琳袁梓豪李明飞孙晓洁刘院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